第十章
第二节 调整国民经济
一、开展新“三反”运动
1960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的指示》,中共津市市委按照地委的部署,在全市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要求克服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蹲机关多、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组织工作少的“五多五少”现象,达到转变作风,提高觉悟,促进工作,纯洁队伍的目的。主要打击大贪污分子、严重违法分子、严重官僚主义分子,对广大的干部群众,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 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层层发动,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掀起大鸣、大放、大字报高潮,揭发领导作风上和工作上的官僚主义问题。各单位召开会议,领导带头检查自身的官僚主义和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字报揭发问题。第二阶段,针对群众所提问题,揭发批判,围绕工作和生产,边整边改。第三阶段,全面开展反贪污、反浪费斗争。对揭发出有贪污行为、浪费行为的干部,核实定案并作出处理。 同年5月,正当新“三反”运动如火如荼之际,省、地委指示,增加反挪用、反强迫命令、反弄虚作假内容。中共津市市委成立双“三反”整风领导小组,王启功、刘勤华为正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张茂文、周清晨任正副主任,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 6月,按照地委部署,学习澧县经验,联系津市实际,中共津市市委在全市开展双“三反”运动。一是召开市委扩大会议,着重解决市委领导的官僚主义问题。二是召开五级干部会议,重点解决各局和公社负责人的官僚主义、强迫命令和弄虚作假的问题。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字报,充分揭露问题,然后对重点对象进行批判斗争,最后进行思想组织建设。 工交、财贸、教育等各系统的双“三反”运动随农村双“三反” 运动一同展开。全市双“三反”于1960年9月结束。重点批斗对象 194人,受到纪律处分的有134人。双“三反”运动,对克服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作风,制止干部违法乱纪和贪污多占行为,密切干群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运动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把部分干部中的问题看作普遍现象,错批错斗了一些干部,造成了一部分冤假错案,带来了消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