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86|回复: 17

【捶边鼓 广阔天地3 】 分管棉花生产十个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7 0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忆录《捶边鼓》第一部分《书山有路》点击标题链接可阅读      读三级党校

        回忆录《捶边鼓》第二部分《广阔天地》点击标题可阅读:
       民办教师两年  两级会计十六个月


u=1848123609,1154243936&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1974年底大队班子调整,公社安排杨翠云书记领办中武煤矿,由四队指导员龚德文同志负责支部工作,七队指导员毛先舫同志任支部副书记,协助龚德文同志工作,我也任支部副书记,负责棉花生产,兼民兵营长,工作至当年10月中旬。手头没有任何资料,仅凭记忆想起这四件事。

      全公社棉花培管现场会在石公大队召开,当年棉花增产19%
      全大队种的650亩棉花,旱田极少,91%的山地,差不多都在小麦、蚕豆地里间作,主要品种是岱红岱。虽然农谚说“立夏前,好种棉”,但那时把抢抓四月苗作为棉花生产的关键措施,四月中旬就完成了大面积点播,四月下旬五月初突击营养钵移栽。在没有作物的田地里实行宽窄行三组六行种植。提倡重施底肥和花铃肥。棉花病虫害多,有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炭疽病等10多种病害;有棉蚜、红蜘蛛、棉铃虫、红铃虫等20多种虫害。大多用“1605”水剂农药,也有用“666”粉农药的。必须及时整枝叶、打赘牙,这个活儿技术性很强。
      由于我们棉花培管工作抓得扎实,公社在我们大队召开了有各生产队棉花队长参加的棉花培管现场会议,我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当时公社管棉花的是王书记。
      在所有农作物中,棉花收获时间最长。社员白天从地里把棉花连壳摘回来,晚上一家人在灯下剥棉花,然后加工成皮棉交给供销社。扯棉梗非常吃力,但棉梗却是难得的好燃料。那年风调雨顺,棉花大丰收,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9%

      武装基干民兵训练,俺也真枪实弹过了几把隐
      那年春夏交替时节,中武公社武装民兵连组织三个排在公社拖拉机站以北一带山坡上训练半个月,集中教学,分散训练,每人一支半自动步枪。训练射击、刺杀、队列、投掷等项目,每天训练结束要擦枪入库。匍匐前进非常累,半个月下来脱了一层皮。第一次实弹射击在“303”基地后湾进行,一人3发子弹,我用左眼瞄准竟然打出了24环,我右眼视力天生不到零点一。
      当时,我国的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入基干民兵组织。其余1835岁任命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为普通民兵组织。大队设民兵营长。民兵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参加重点工程建设、抢险救灾。
      澧县建有武装民兵团,区建营、公社建连、大队建排,全县8个武装民兵营、41个武装民兵连,中武公社建武装民兵连,连长由公社武装部长马部长兼任,有石公大队、斑竹大队和中武大队三个武装民兵排。斑竹大队排长是丁仁福同志,中武大队排长是谭绍龙同志。石公大队武装民兵排排长我兼任,1队退役军人段传忠同志负责军事训练。各排都有女青年参加,我们排只记得罗光珍和陈章元两位同志了。

       参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班,发言掌声四起,今天看来是错的
      大约在双抢前夕,中共梦溪区委在彭家公社(中武公社学员住几户农家开地铺)举办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班,全体公社干部、大队书记和理论辅导员参加,我是后者。区委领导做动员报告、五七干校老师上辅导课,分组学习中央文件、人民日报社论和张春桥文章的原文,讨论非常热烈。我写了详细的学习体会提纲,根据公社安排大会发言,受到小组和大会的充分肯定。
      在批林批孔运动高潮中,毛主席于1974年下半年多次谈到有关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问题,力图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本身寻找产生“资产阶级”的根源,避免出现修正主义。老人家的谈话,被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19752月,人民日报发表《学好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学习毛泽东对理论问题的指示的通知》,另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语录33条。姚文元、张春桥发表大块重磅文章。省、地、乡镇各级召开动员大会,党的书记逐级做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迅速掀起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高潮的动员报告。各级各地纷纷举办学习班学习班,培训领导骨干和理论辅导员。
      这次学习运动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因而进一步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

      带队参加石公桥水库电灌干渠会战,夺冠军抢红旗。
      1972年大旱后,澧县掀起水利建设高潮。我们公社的石公桥水库就在我们大队,1958年开工,1961年竣工,是全县18座小一型水库最大的,集雨面积8.06平方公里,占14.4%,总库用652立方米,占16.1%,灌溉1.2万亩占12.1%1972年遇百日大旱,库底露出了石公桥。
      石公桥水库除了自流灌溉外,1966年建起电排站并修建干渠,东干渠修至中武6队。为了扩大灌溉面积,19759月,公社组织劳动力续建从中武6队至亘山3队那段干渠,石公大队120多名劳力参加,我任营长,毛业右任技术员,在主战场六方洼那段段干渠日夜奋战27天,提前高标准完成任务,夺得该工程的第一面红旗。
      10月中旬,即将竣工时,公社党委书记李传英同志在工地与我谈话,党委决定我担任党支部书记。支部负责人龚德文同志上五七干校学习,毛先舫同志协管全面工作,我的工作由刘传元同志接任。

        回忆录《捶边鼓》第一部分《书山有路》点击标题链接可阅读      读三级党校

        回忆录《捶边鼓》第二部分《广阔天地》点击标题可阅读:
       民办教师两年  两级会计十六个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05: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主抓粮棉猪,公社、大队有一名副书记专门负责棉花生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05:5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毛秘书长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06: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08: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8557FF22-B71F-4D66-952E-191483C65D15.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7 10:02: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叙旧事,充满了往日的诸多乡情乡愁,很是接地气!也很有才气!
    为毛会长点赞!我和你曾经聊过,我们有惊人的相似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0: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梓 发表于 2024-5-7 10:02
该文叙旧事,充满了往日的诸多乡情乡愁,很是接地气!也很有才气!
    为毛会长点赞!我和你曾经聊过,我 ...

谢谢鼓励!相似的经历共同回忆也蛮有味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涔澧月 发表于 2024-5-7 05:34
那时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主抓粮棉猪,公社、大队有一名副书记专门负责棉花生产。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仕先 发表于 2024-5-7 05:53
拜读毛秘书长佳作,为您点赞!

与老乡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7 1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运 发表于 2024-5-7 06:58
拜读老师佳作,欣赏学习,为您点赞!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4:09 , Processed in 0.0393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