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十个“十佳”典型事迹宣传】鲁胡子:写在乡村农民心里的精彩 桃源县西北与永定、慈利交界处有个三龙村,2010年初由三个村名带有“龙”字的自然村寨合并而成。村支书鲁胡子1987年就担任原真龙桥村的支部书记,20多年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事,深得父老乡亲的信赖。2010年4月,邻近的龙凤山、龟龙山两个村老百姓迫切要求三村合并,后改名为三龙村,希望能搭上鲁胡子的“顺风车”,过上好日子。 鲁胡子文化程度不高,长篇大论说不上来,老百姓却敬慕他的实干精神。三龙村盛产七星椒,但是,几百年来,山村农民零星种植,晒成干椒做小本生意,不成气候。1996年鲁胡子尝试将七星椒深加工成辣酱,推向市场,获得成功。2004年,他将自己加工鲜椒的小作坊改成“鲁胡子辣酱有限公司”,扩大生产加工规模和产品种类,让本村一些空余劳力来厂打工赚钱。2010年,村支部决定全村以七星椒生产作为支柱产业,鲁胡子从自己的公司拿出8万元奖励种植大户,并每斤以高于市场0.5元的价格,收购全村农民生产的辣椒。当年全村七星椒种植面积达到500亩,鲜椒产量突破150万斤。种辣椒的农民增收了30万元,辣酱公司上门收购,现采现卖,方便群众。公司有股东认为:价格高于市场,开车上门收购,这不成了亏本买卖?鲁胡子则认为:“我亏了不算什么,群众亏了我心里不安。” 七星椒成了三龙村的支柱产业,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并村三年,公路边上的新房有如雨后春笋,接二连三拔地而起,群众脸上笑意荡漾,如同秋天田野里的红辣椒。 鲁胡子办事相信脚踏实地,不讲空白话。有承诺,就应当兑现,老百姓敬重的正是这一点。说到鲁胡子扶贫帮困的事,来到三龙村随便拉住一个人都能给你讲出一大串。鲁登红打工致残,无家无室,生活无靠;鲁伊铃,父母双亡,辍学在家;鲁周尧重病緾身,缺医少药;朱法海、鲁玉珍……这些乡亲的衣食病痛,鲁胡子一一牵挂在心,2011年村支部将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带到常德、桃源观光一番,让他们感知外面的世界和祖国的变化。当年,他自己拿2万块,给全村21个困难户解燃眉之急。2012年前村里筹资6万元,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一床棉被,打500元钱的红包压岁,以表村支部的孝心。 二十多年,鲁胡子和他的父老乡亲踏着坎坷一路走到今天。他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他们的前面,是小康生活的美丽乡村。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实干精神,他的平凡平易,在他生活奋斗的那片土地上和那片土地上生活的乡民心中,写下重彩浓墨的一笔又一笔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