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环卫工作,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穿着反光背心忙碌在大街小巷环卫工人,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我们周围干净整洁的环境。其实,垃圾清扫只是环卫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每天清扫的垃圾经过转运、无害化处理、填埋,才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垃圾处理过程。51岁的赵金初,就是我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一名普通却又有故事的员工。
2013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成试运行之后,因为工作环境恶劣,人员招聘受阻,特别是急缺经验丰富的锅炉操作工。在广东裕元鞋厂从事锅炉焚烧工作的赵金初是木塘垸乡人,从事锅炉焚烧工作已十余载,具有锅炉焚烧与压力容器操作资格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是锅炉操作员的合适人选。经过联系,赵金初没有迟疑,辞掉了6000元高薪的工作,回到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成为了一名正式的锅炉操作工,月薪仅3300元。顶住了家人的不理解,赵金初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干就是三年多。从普通的锅炉操作工到机修工,勤勤恳恳,扎实工作,从未有过半点怨言,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锅炉车间的许多工作都是伴随着高空、高温环境完成。他从不畏惧,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别人不愿意去干的工作,他总会带头去做。他始终告诫自己,锅炉设备从零米到炉顶,从炉外到炉内,点多面广危险点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所以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开展检修工作,他的身影总是活跃在危险的地方,脏累差的地方。
赵金初入职后,很快掌握了锅炉的检修和运行的技术,在工作中十分善于开动脑筋,为锅炉的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出谋划策,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作为厂里资格最老、技术最好、能独当一面的员工,赵金初从不以老资格自居,时时处处言传身教,全力带好徒弟,用他的话说,“这么大的厂子,我一个人成不了事。”在厂子试运行期,为了保证锅炉运转正常,他不分日夜的带徒弟,从锅炉的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等环节入手,言传身教。稍有空闲,就组织全班人员学习专业技能知识,还不定期抽查与技能考核。仅仅三个月,全班人员都熟练地掌握了锅炉的操作技能。大家都以为,赵班长可以松口气了,可他还是经常顶着高温往锅炉上跑,摸摸阀门,注意安全的话天天挂在嘴上。赵金初有这样一个想法:要比他们多想一点,要比他们多学一点,要比他们多做一点,正是有了这样的工作信条,他才进步得更快,才会在操作实践中少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2014年6月,垃圾处理厂各种设备运转正常后,设备方驻厂人员逐步撤离,全厂设施设备保养交由垃圾场负责。在挑选机修人员时,工作勤奋,技术全面的“老赵”接受了厂里的安排,成为了机修班的一名机修工。他迅速适应了新的岗位,对各式各样复杂状况或故障维修,他不会推诿,冲在最前,带领着机修班人员,排查故障,尽快修复。2014年9月7日,二号行车因抓料超负荷导致钢丝滚筒基座破裂,原生产厂家早已倒闭,市场上无其他配件供应。“停产1个月?垃圾还不堆成山啊?绝对不行,没有配件就自己想办法!”。赵金初顶住厂子停产的压力,连续几天几夜待在37℃高温的车间,吃透了基座制造安装数据,悄悄找到相关机械加工厂,求人家特别制作了破裂的异型零件,10天就恢复了生产。两年来,赵金初通过大修,系统检修,技术改造等具体工作,处理问题的技能和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一个技术过硬、擅长组织和实施的技术能手。2014年、2015年,赵金初先后获得县优秀城市美容师、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