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蒋新建 于 2024-6-12 18:53 编辑
黄瓜爱水,丝瓜爱藤 ——湖南省津市市特殊教育学校在残疾学生中开展蔬菜种植劳动教育小记
“今天食堂做的我们班栽的豆角炒肉,真好吃!”“哼!明天凉拌我们班栽的秋葵更好吃!”这是6月12日中午,湖南省津市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食堂,启智9班徐某莉与启聪44班张某轩颇感骄傲、又互不服气的争执。——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该校为了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养成学生劳动习惯……在校园内、在残疾学生中开展的蔬菜种植劳动教育。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2023年9月,津市市教育局原教育股长李冬祥同志,调任该校负责人(支部书记)。李冬祥在教育局时,就不遗余力地敦促各学校落实国家劳动教育精神;但因种种原因,一些学校总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来特校后,李书记看到学校东面有一大块空地,决定将其开辟出来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教残疾学生种菜。首先,学校请来旋耕机,将空地刨松;然后整成一垄一垄,每垄周围用红砖围好,防止“不听话”的土四处散逸;垄与垄之间,用水泥铺就,以免师生种菜时,鞋子粘太多泥巴;菜园中间,修好了下水道,防止内渍;菜园四周,用楠竹制成“X”形的篱笆。去年下期,每垄都埋好了底肥。 蔬菜基地一角 好饭不怕晚:今年春季开学,学生的蔬菜种植课才正式开课;将共41垄菜地分到10个班,48名教师下到各班。起初,“点”下去的豆角、四季豆、玉米……种子,被野鸟及附近市民养的鸽子“叼”去了不少,学校又在菜园上空设置了丝网。48名教师中,城市出生、没有种菜经验的有19名;29名出生在农村的教师中,30岁以下、基本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占11名(而这11名基本上是班主任)。恰好,学校保育员中的何定兰、金先菊是种菜好手。学生进了课堂,何、金两位保育员忙完学生的事,就手把手的教老师们种菜;爱岗敬业的教师们,一有机会,就“缠”着何姐、金姐,学习种菜技术。 教师们在学艺 根据需要,学校添置了草耙、铁锹、儿童铲、大铲、叉、钉耙、小剪钳、竹竿、小草耙、小铁铲、苔藓耙、小毛刷、小剪刀……等种菜工具。或播种子、或在菜市场买菜苗,共种下了辣椒、茄子、西红柿、秋葵、豆角、四季豆、洋姜、甜瓜、西瓜、扁豆、刀豆、玉米、黄瓜、芋头、空心菜、紫苏、木耳菜、红薯、分葱、韭菜、火葱、芦瓜、冬瓜、丝瓜、南瓜、西葫芦、洋葱近30种应季蔬菜和水果。 由于智障学生智力受损、聋生大多也是“开茅荒”,刚开始,出现了把刀豆浇死、把辣椒当草扯了、阴雨天烂种……等啼笑皆非的情况。 拜了师、聪明的教师们,把种菜编成了顺口溜:“深栽葱、浅栽蒜;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黄瓜爱水、丝瓜爱藤;萝卜是根、种植要深;秋分种、立冬盖,来年清明吃菠菜;要种四季豆、不在清明后;番茄要结五六层、打去顶尖心莫疼;淹不死的芹菜、旱不死的葱……”朗朗上口、学生易记;大大提高了种菜效果。 师生在侍弄秋葵 学生周某添,寄宿在校,周末才回家;原来比较“懒”,“头去腰不来”。自从学校开展种菜劳动教育以来,一天要去菜园好几次。他说:“……看到自己种的黄瓜,今天又比昨天长粗了、长长了;很有一种成就感!……”不仅是他,其他同学在业余时间,总爱去本班的垄子里,松松土、扯扯草、捉捉虫、搭搭棚…… 在大人们的带领下,同学们学会了哪些菜要搭棚(架)、哪些菜需要铺地膜、哪些菜要培土、哪些菜要移苗、哪些菜埋好深、哪些菜好久要浇水、哪些菜要间苗、哪些菜要打尖…… 师生在侍弄西红柿 6月11日,津市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机关及学校主要干部会,该校的劳动教育,得到了教育局“一把手”的表扬。 “学校90%以上是智障生,培养他们考大学不太现实;我当初选择教他们种菜,一来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二来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三来可源源不断的为学生食堂提供放心的原材料……”该校负责人李冬祥深有感触地说。 (通讯员 廖传杰 张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