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17-3-15 13:34 编辑
原标题:老有所乐度年华——记汉寿县政协原主席周世盈先生 汉寿县老干部网宣协会 周运曙
在美丽的西洞庭湖畔,诗祖屈原故里——汉寿县,有一位慈眉善目、笑口常开、身板硬朗的耄耋老人,名叫周世盈,是位退休老干。别看他这把年纪了,看上去好像才70出头,周围的粉丝可有一大群呢。
粉丝们为何钟情于他?并不是因为他曾官至县政协主席,而是迷上他的养身之道,迷上他的多才多艺,迷上他的高尚人格。
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就像一团火,把所带的团队烧得旺旺的,把身边的人烧得暖烘烘的,都乐于与他交朋友,拜其为师。有人称之为“周主席”、“周会长”、“周顾问”,还有人称之为“周老”。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担任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长达14年,为发展县老年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有口皆碑。在他的引领下,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于2011年12月被省老龄委、省委老干局和省老年体协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中,汉寿县被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评为“全国亿万老年人健步走向北京奥运会活动先进地区”。这可是含金量颇高的国家级奖牌,县级获此殊荣,实属不易。他自己也因为工作出色而被评为湖南省老干部先进个人。
他与诗结缘,受聘于县诗词学会担任顾问,这缘于他一是热心,二是内行。为提升诗乡内涵,给力县诗词学会,他宏观把脉,不负众望,引领诗词“八进“工作抓铁有痕。他找县委、县政府理顺关系,争取领导重视,拨出专款,为县诗词协会争得应有的位置。为助推汉寿诗乡建设发展,他把“顾问”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求发展,精心策划;出诗书,细心审稿;开会议,邀之即来;筹经费,亲力亲为。2016年,他与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周国华一起,指导学会以诗为媒,搭建平台,先是让诗词进天济城房地产企业,继而推动香港铜锣湾广场城市综合体落户汉寿。由于成绩卓然,他当之无愧地被评为诗乡建设功臣,在诗乡建设30周年庆典会上受到表彰。
他是县老干部门球队的高手,悟性高,勤于练习,毅力顽强,曾多次出县参赛并担任主力队员,一次次捧奖而归。因为他的带头,打门球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他因门球而收获健康和快乐。
他还会玩电脑,能运用五笔字根打字,“触电”资历已有近20年光景。一本近30万字的专著居然是自己在键盘上一字一字敲出来的,这在老者中并不多见。
他玩桥牌也不在话下,第一次到市里参赛就拿到了名次。桥牌是一门智力游戏,规矩复杂又不兴钱。可是,他却一学就会,并且发展桥牌队员20多名,为县文体活动增加亮点。
他是一位很地道的“票友”。他时不时地会来几句字正腔圆的京腔:“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让人一饱耳福。还拉得一手像模像样的京胡,琴师忙不过来时,常请他为其伴奏。拉京胡是他在退休后学会的。
他常以爬格子为乐。他曾当过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主任,写作是小菜一碟,常有作品见诸报刊,退休后伏案挥笔成为业余生活中的“家常饭”。他的一本带着故乡沧浪文化的灵气,以汉寿历史文化为背景的专著《往事烟云》,文情并茂,亲切感人,出版后好评如潮。湖南省文理学院教授、著名历史学家韩隆福先生称其为“篇篇如歌,章章精彩,正是故乡激动人心的交响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正史中读不到的珍贵资料。”有趣的是,他这本凝聚了心血的书居然只送人,不卖钱。
他待人诚恳,低调谦和,多才多艺,老有所为,夕阳如朝阳,这愈发赢得大家的尊重。他说,他也要像在职干部一样,回归到入党的初心,略尽绵薄之力。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周老,在大家心中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一位可学可仿的老师,一位可信可靠的参谋、顾问和战友。作为一名退休干部,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的正能量可是满满的。这正是:真情撑得夕阳红,老有所乐度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