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记•游览黄果树景区 2017.3.16
早晨6:30起床,完成洗漱,7:00在酒店吃自助餐,7:30出发,前往黄果树景区。该景区位于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距贵阳140多公里,走沪昆高速约2小时。
我们出发时,正是早高峰时段,市区道路比较拥堵。车辆一边前行,一边听导游的讲解,一边观看车外的景象。几句形容贵州的老话浮现在脑海“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贵州多雨,全年有200多天是下雨天;多山地,路不平,在贵阳几乎见不到骑自行车的人;十几岁在生产队当农民时读过《金陵春梦》,书中描述蒋介石飞抵贵阳时,伪贵州省政府能拿出的资金不到百元,可见当年的贵州穷到了何种程度。
但是,现在的景象与过去相比,已经完全不同了。除了天气无法改变外,公路已经四通八达,去黄果树就有三条线路可供选择。贵州人似乎也很有钱了,高楼大厦到处皆是,建设工地遍布城乡,农民的房子也很漂亮。
车行两个多小时,我们到了第一个景点——陡坡塘瀑布。陡坡塘瀑布在黄果树瀑布上游一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据说,1983年版的《西游记》片尾曲那段戏,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因此,在景区就有了几组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雕塑,还有一面很长的石墙,上面镌刻着数十幅《西游记》中的故事图画。游客们争相与唐僧师徒合影留念,过一把去西天取经的瘾。
陡坡塘瀑布又名“吼瀑”,据说每当洪水到来,瀑布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十分壮观。可是,现在是枯水季节,水量不大,但水流清澈,显得十分清秀妩媚,有如“新娘面纱”。
陡坡塘瀑布游览路线犹如一个“马蹄形”,逆时针30分钟足可以游完。接着,我们驱车前往第二个景点——天星桥。
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瀑布下游六七公里处,由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水上石林区三个区块组成。在这里,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最吸引人的是,在山涧蜿蜒的小路上,每前进一步,都要踩着一块跳蹬。跳蹬的周围本来是应该有水的,但现在是枯水季节,池子里完全没有水,当然也就不用担心调到水里去,也不用担心打湿鞋子,只是少了很多玩水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很多跳蹬上面都镌刻着时间,从1月1日到12月31日,365天一天不少。如果在历史上的某一天出生了一位伟人,或者名人,这个人的名字和出生年代也会镌刻在跳蹬上。游客们沿着跳蹬往前走,美其名曰“数生步”。大家都会注意脚下的跳蹬,每当踩到自己出生时间的生命之石,有的就会大声叫道:“我与某某是同一天的生日”,高兴得不得了。并闭上眼睛,许个愿,留个影。然后眺望四周,细细品味,顿悟人生处处皆美景,只要自己付出艰辛与努力,美好的前景就在途中,就在周围,抬头是景,低头是景,仿佛到了人间仙境。
游完天星桥景区,便到了中午,吃过中饭,我们上车返回黄果树瀑布景区。
黄果树瀑布是世界著名瀑布之一,高77.8米,宽101米,按高度与宽度排名,据说是世界第三。说实话,与我曾经去过的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比,还是略逊一筹。
黄果树瀑布的出名,得益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笔下,黄果树瀑布“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沐反涌,如烟腾空,势甚雄厉”。后经历代名人游历、传播而成为知名瀑布。因此,景区特为徐霞客树立了两尊雕像,供游客瞻仰。
我们一行13人在导游的带领下,先观赏盆景园,再下到白水河边,一边观赏一边照相,一边向瀑布进发。因为是淡季,游人不是特别多,除了几处观景台人满为患外,一路上还可以加快脚步行走,即使到了瀑布后面长达134米的水帘洞,也能够比较顺利通过。据说到了旺季,人如蚁行,要通过水帘洞,需要一两个小时。
虽然不是旺季,水量不是很大,但瀑布上游有个水库,可以人工调节水量,每秒可保证5~8立方米流量,使瀑布始终不失“阔而大”的气势。
从水帘洞下来,一路都是下坡。俗话说“下坡更比上坡难”,加上多数地段都是阶梯,我那受过伤的腿确有点疼痛。还好,景区比较人性化,沿途都有条凳、条椅,随处都可以坐下来休息。
跨过一座吊桥,回到出发时的这一岸,走不远就是上山的野外大扶梯,花40元钱,就可以免去爬山的辛苦,还可以一边上山,一边观光,何乐而不为。
下午3:45,我们结束了景区游览,乘车返回贵阳,吃完晚饭,回到昨晚下榻的酒店。
一路上,搜索枯肠,吟成小诗两首。
贵州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瀑布阔百米, 坠落深潭不见底; 巨浪卷起漫天雾, 随风飘扬三五里; 水帘洞穿瀑布内, 游人如织齐赞美; 景中留影拍不停, 美妙瞬间储存起。
黄果树野外大扶梯 服务真到位, 野外装扶梯; 世界数第一, 总长四百米; 斜卧景区内, 上山不费力; 方便又快捷, 游客得休息。
(未完,待续。请看下篇《贵州旅游记•荔波小七孔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