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记•游览小七孔景区 2017.3.17
早晨仍然是6:30起床,7:00早餐,7:30带上所有行李出发,因为今晚不住贵阳了。
今天要游览的是荔波县小七孔景区,位于贵阳市东南方向,路程约270公里。虽然行走的是都织高速、厦蓉高速、兰海高速等路段,但贵州山高路险、多雨多雾,车速不能太快,必须确保安全。途中只停留了两个休息区,到达荔波县城时已近12点。我坐在车上一边观赏窗外的风景,一边吟成一首小诗:
坐车行走贵州高速路 贵州高速路难修, 喀斯特地遍贵州; 崇山峻岭形势险, 溪川溶洞藏暗流; 筑路大军技艺高, 半空隧桥变通途; 天无百里晴朗时, 车辆常在雾中游。 吃完中饭,南下30多公里,便到了小七孔景区。该景区得名,源自于响水河上的“小七孔桥”。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古代,是黔南通往广西的交通要道,至今保存完好,仍可照常通行。
小七孔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百多个景点。还好,景区内有很多倒驳车,一进大门就上车,到小七孔桥便下车观景,大家在小七孔桥上渡步、留影,欣赏那泛着绿光的粼粼微波的河水,还有五彩斑斓的水中倒影。
紧接着是68级跌水瀑布,现在显然看不到雨水多时那种层层叠叠、哗哗倾斜的瀑布群,只是偶尔能够看到几级,且水量较小,很多游客可以下到河中石头上照相。
说来也怪,路边宽10米,落差30米的拉雅瀑布却能腾空喷泻,势如山倒,吼声如雷,人们纷纷在此摄影留念。
看完这一段,游客排队上车,前往 “水上森林”。这个水上森林对于我俩从小在山区长大,经常上山砍柴的人来说,确实一点新奇感都没有。在一条极普通的小溪旁铺了一条小路,让大家沿着小路往上走,手上打着伞,还要注意脚下安全。我俩行走到一处接近公路的地段,立即上了公路,走公路比走小路舒服多了。当然,对那些很少进山的城里人,可能会感到很有趣。
除了我俩,公路上很少行人。我想,公路与山间小溪一定是平行的。果然不出所料,走了不到1公里,就到了下一个候车点。我们排队上车,到了一处记不起名字的景点下车,此处又是一个从半山腰流淌下来的瀑布,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是一部外国影片的取景地。除了在这里照照相,别的没有什么看点。接着,又是排队上车前往下一个景点。
这次坐的是一辆敞篷观光车,下着蒙蒙细雨,本来不足10摄氏度的气温,沿途被风一兜,全身冰凉。还好,路程不是很远,十多分钟便到了卧龙谷。这个地方很不错,葱茸秀丽的原始植被,幽静的河水,秀美的岛屿,五彩缤纷的深潭,从坝堤上滚落的瀑布,精美的亭榭,确实非常养眼,使人心旷神怡。我和老伴都拿出手机,拍个不停,实在是太美了,随便怎么拍,镜头里都很美。这里不仅美,而且富有诗意,因此也吟成了一首小诗。
贵州小七孔景区卧龙潭 卧龙坝堤谷里横, 漫潭碧水映倒影; 洞中暗流不显形, 幽静河水似平镜; 秀岛几座浮水面, 瀑布一匹如雪滚; 谁持妙笔绘美景, 五彩斑斓自然成。 这里的河谷还是漂流的好处出,艳丽的橡皮舟在小河边摞成几大堆,静静地等待着夏天的到来。
在这里碰到了我们的导游,我老伴向他所说了坐敞篷车挨冻得事情,问他有什么办法?他说大巴车和敞篷车是随机的,多等等就可以遇上大巴车。到了景区,团队都会分成三三两两的走,我俩走在了前面,与导游打个招呼,我们到下一站去。
这次运气不错,轮到我们排队上车时,正好是大巴车,车上开着空调,上车就感到一阵温暖。十来分钟,我们到了最后一个景点“鸳鸯湖”。
鸳鸯湖景色迷人,湖水碧绿,湖面两头宽敞,中间狭长,湖中有两棵参天的鸳鸯树,鸳鸯湖因此而得名,水中还有森林迷宫,想象都很好玩。可惜一直下着小雨,不管船老板们怎么吆喝,没有一个游客愿意下湖划船的。鸳鸯湖游船每人40元,每船6个人,上船必须穿上救生衣,雨天还要穿上雨衣,遇上这样的天气,谁还愿意划船。往湖面望去,码头旁的整个湖边都停满了游船。
鸳鸯湖除了下湖划船游水、观景,在湖一头的码头也看不到什么,转一转,看看文字说明,就只好打道回府了。很多旅游团都把鸳鸯湖当作最后一个景点,因此,在此排队候车的人特别多,我们这个团的13个人也陆续抵达,导游也来了。但大家排队不在一块,前后都有。只见导游在上车的口子边,与负责上车验票的工作人员说了几句话,就站在最前面的栏杆外了。
只见敞篷车一辆接一辆的来,我心里盘算着千万不要遇上敞篷车,不然会吹感冒的。排着排着,我们团队一对老年夫妇上了敞篷车,导游赶紧让他们下来,叫他们站在口子边,让别人先上,我俩也到了口子边,导游示意要我们靠边,并说:“我们团一起走”,排在我们后面本团的人也靠边了,我们靠边,让后面的人先走,其他旅游团的游客当然愿意。
好不容易,远远看见来了一辆大巴车,我们赶紧站到栏杆中间,等大巴停稳,全团上了车,运气真好,不仅暖和,而且直达景区大门。路途几个站点虽有上有下,但我们一直坐到终点。
小七孔景区游览结束后,我们返回荔波县城,吃完晚饭,入住荔波三力酒店,结束了一天的奔波劳累,该好好休息了。
上一篇《贵州旅游记•游览黄果树景区》 下一篇《贵州旅游记•游览西江千户苗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