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蔡明星 于 2025-4-29 08:49 编辑
【德老话常德】烟火长街照安乡 蔡明星 撰写
我工作在安乡,那里有条远近闻名的“烟火街”,目前主要以各种蔬菜贩卖为主,无论风雨每天傍晚开始自主经营。 话说安乡烟火街,位于安乡大道中段西侧人行道上,三年前,这里还只是零星的小菜贩卖点。由附近孟家洲社区、子龙村村民在黄昏时段提着篮子来卖自产自销的蔬菜、特色小吃食品扩展而来。 原先这里并没有形成烟火街,但随着安乡城区城建升级且附近高中档小区陆续建成,入住人口明显增多、人气也随之兴旺起来。许多在外创业打工的子女回家购买了商品房,把父母从乡下接到城区居住,这些搬离农村的老人对城区街道又不熟悉,买个菜也找不到地方,并且要跑较远的路程;另外,一些上班族的年轻人早上赶班又没空闲时间去菜市场买菜。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被居住孟家洲哑河(现双洲路)的老村民发现,他们自发地把自家自留地里栽种的时令蔬菜肩挑手提的在香格里拉小区这边的人行道上摆摊叫卖,正好满足了上班族下班回家购买,还迎合了晚饭后安乡大道散步的市民顺便选购一点。 人间烟火处,最抚凡人心。后来有些小贩看见了商机,蜂踊而来,各类摊贩集聚在此,贩卖的品种和数量也随之增多,他们以灵活的经营交易方式、以及方便上下班人员等优势,让市民们享受着家门口购买的方便,由此产生了一个临时夜市蔬菜经营点。安乡县委县政府顺应民生、因势利导制定政策、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服务管理,并把破损不堪大理石铺就的人行道进行了提质改造、功能划分...... 逐渐形成了远近有名的“烟火街。 每天下午4--5点左右,正是市民们休闲散步或下班时的高峰时段,而此时长约600米的烟火街地摊菜市场已有序地开始了买卖,自北向南依次为酱卤系列摊位、传统手工面食和特色腌制菜、蔬菜地摊、鲜鱼肉类和各类水果摊位等。 暮色渐浓时,烟火街迎来它的高光时刻。你瞧,那来往人流络绎不绝,各类蔬菜、瓜果、酱卤小摊、各类美食小推车密密麻麻挤满在整个街道。那升腾的包子蒸汽、秘制的酱卤香气,以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油锅里的滋滋响动、顾客们询问讲价声以及扫码支付的提示音,混合成独特的市井交响,构成了安乡独特的民生夜市一道风景。而休闲散步的市民缓步其中,陶醉在暮色夜幕下的安乡现代版“清明上河图”繁荣景象中。 现在的安乡烟火街,更是一个市井风情网红打卡地,在此拍抖音、小视频者不计其数,摄影爱好者蹲守捕捉、穿汉服的姑娘举着云台穿梭,夜幕中晃动的手机直播屏幕随处可见。年初,我去参加常德市组织的摄影学术讲座,许多摄影大咖谈及民生摄影创作题材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安乡烟火街是一个很不错的摄影热点。 我每天晚饭后必到烟火街走走看看,去感受那浓郁的烟火气息和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去亲身体验那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也逐渐对部分小商贩有所了解。
来自理兴垱镇的女商贩彭大姐,孩子外出打工后夫妻俩人来到县城以贩卖小菜贴补家用,二块3平米的防水布上摆放着每天需要贩卖的时令蔬菜并排放有序。她的丈夫蹲在防水布边缘剥蚕豆,被染色的指甲缝里透着绿色隐约可见;而家住城区的小曾师傅,凭借着祖传手艺经营手工腌制品,他主打的米豆腐、豆乳、甜酒、剁辣椒以及豆腐脑,味道鲜美口感好,赢得了许多固定客户和回头客的光顾。 当华灯初上,烟火街流动公厕亮起指示灯时,这些商家和客户逐渐消失在街巷深处,而环卫工已开始清扫冲洗柏油地面,为明日的烟火腾出舞台,这条充满民生气息的烟火街,就这样在晨收暮启中绵延不绝,书写着安乡城区的市井长歌。
--2025.4.27完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