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64|回复: 4

【德老话常德】赞美你,常德新名片——河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7 19: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3fe1ca4dd444db2b8ece86ef6a5cf16.jpeg

赞美你,常德新名片——河街
张作臣
    时光荏苒,今年我八十岁了。我在常德生活、工作也已经53个年头了,常德是我名符其实的第二故乡,我也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常德老人了。
   我出生在广西钦州的一个小乡镇。1970年8月从上海水产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一起来到汉寿西湖0646部队军垦农场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1971年8月1日,在部队军垦农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2年3月,第二次分配到常德专区商管处,后具体安排到德山常德冻肉厂(省属企业、1975年下放到常德专区、业务仍然归省管,1976年更名为常德肉联厂)。
    我在常德肉联厂工作了23年。在厂里认识了一个常德姑娘,我们从相识、相知、相爱,到结婚成家,同在一个厂里工作生活。我记得在恋爱期间,她带我到住在小河街上门见她妈妈、我后来的岳母娘。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小河街。以后去的次数多了,我才知道与小河街相邻的还有大河街、麻阳街,这三条街紧紧连在一起,静静地伫立、守望着日夜奔流的沅江。小河街临河岸一边是参差起落的吊脚楼,另一边则是紧靠着老城墙的高低不一的木屋。这里住的大都是平头百姓、寻常人家。
     当时,我并不知道河街的前世今生和它背后隐藏着的故事。但它给我留下的点点滴滴印象,至今仍然铭刻在脑海而挥之不去。
     我记不清多少次行走在小河街、大河街、麻阳街上,记不清多少次到沅江为岳母挑水,记不清多少次上下过下南门的码头。对河街的记忆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
那时,每到晚上十点左右,总会准时听到居委会安排的打更人在街上走过,边走、边敲更、边大声喊道:各家各户,小心火烛。防火意识令人感动。
    那时,每到炎热的夏夜,家家户户总将竹床从家里搬出,摆到窄小的街道上,人人摇着大蒲扇、大声说话交流、乘凉休息。
     那时,小河街还没有自来水,每家每户的家里都有大小水缸、水桶,每天都要到沅江里挑水回家使用。
     那时,我经常走出小河街的街口来到下南门码头眺望,宽阔的沅江上,渡船、货船在往来航行。看那浪花滚滚、听那气笛声声,总会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那时,小河街、大河街、麻阳街,岁月静好,人们傍水而居,充满着浓浓的人间烟火。
     那时,每年沅江洪水来临,河街总会首当其沖,洪水总会淹上街道,居民只好将一楼物品往楼上转移。记得我曾几次到小河街岳母家帮助转移物品。
143148zzuv8rdt80x1rl1a.jpg

微信图片_20230422082243_编辑.jpg

    DSC_3316_看图王.jpg
   后来,常德市政府拆迁了麻阳街、小河街、大河街,修建了防洪墙。原来的居民都搬迁到了新建的安置房。1991年,在麻阳街、小河街、大河街原址,市委市政府利用整治护城防洪大堤的机会,建成了既能防洪又传承唐宋风韵、富有文化品味、闻名遐迩、集诗词书法、绘画、镌刻于一体的全长近3公里的大型文化工程“常德诗墙”,并获“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吉尼斯纪录,被誉为“诗国长城”,真乃名符其实的“三绝诗书画、一墙天地人”。
    2003年7月,市委组织部安排我离岗休息。8月我便应聘到海口经济学院工作,在学校里工作了12年。每年假期都返常一趟。每次都能真切地感到常德日新月异的变化。2017年下半年从海南返常后,听说在市委市政府采纳了市政协委员的提案,在穿紫河边重修了河街。为此,我专门查看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
u=3435307434,3523255388&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png

    常德河街最早形成于明朝正德年间地处沅江边,曾是繁华一时的“湘西大码头”,号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沈从文《湘行散记》里的常德河街是,桨声灯影里的吊脚楼,散发着水气的麻石地面,戏院、洋行、茶楼、客栈.….。
    常德河街是2015年1月20日,作为常德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的。2016年10月试运行。2017年1月正式开街。它以常德市沅江边的古河街为原型,包括麻阳街、小河街、大河街,是一条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仿古商业街。2022年,河街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2025年2月,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其为省非遗街区示范点。
     常德河街如今复原了它的原始风貌,已打造成一个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有民俗,集文化、旅游、商业、历史于一身的文旅休闲集聚区。它融合了常德历史文化、码头文化和非遗文化,成为展示常德文化的重要窗口。其历史文脉与城市空间的深度融合,为常德市的文化旅游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街1.png
    古城依旧,乡愁绵长。河街,给老常德人留下了历史的记忆,是常德人留住乡愁、延续乡愁的地方;也是异乡人感受乡愁、牵动乡愁的地方。
     近几年,我先后六次到过河街,有慕名前往现场体验的、有与朋友在河街聚会的、有陪从外地回常的儿孙去河街游玩的。在河街,我逛过街、去过码头,看过穿紫河、会过朋友、去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擂茶馆品尝擂茶、进过走马鸳鸯楼、在美食店前吃过臭豆腐、在河街摊贩上给孙女买过的玩具和特色小吃等等。每次当我看着熣灿闪烁的灯火、接踵而来的游人、满街诱人的美食、浓浓的人间烟火味弥漫其中时,总会被河街美景所感染、陶醉其中,总会产生莫名的冲动,要以诗歌留下对河街的美好记忆。
    2022年8月的一夜晚,是我第一次游览河街。夜幕下的河街流光溢彩,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各种特色美食琳琅满目。漫步其中,我为它的夜景之美、商业之繁华、游人之熙攘而感叹。尤其是看到那河街上竖立的“大河街”、“小河街”、“麻阳街”的交通标识,看到那几尊栩栩如生的码头搬运工塑像躬着身、背负一袋袋重物、迈着坚实的步伐;看到那那正在围坐在竹床上打牌休闲的几尊塑像;看到那那几组老河街的黑白照片,以及站在穿紫河码头上,看着河的两岸灯火闪烁、游船穿梭、汽笛声声,由衷感叹河街历经沧桑岁月后的破茧成蝶!于是,我写下了一首五律《河街夏夜》。
河街夏夜
紫水浪花涌,河街夜益娇。
商家灯火灿,游客笑声吆。
重建老名缀,恭承新妙招。
地标文旅热,万众享逍遥。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考察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
    总书记对常德河街的赞美,是河街的光荣!是常德的光荣!我为此有感而作了诗词两首。
感  怀
仲春时节百花香,领袖来常乐八方。
不忘初心怀九域,殷殷关切暖三湘。
如梦令-感怀
    恰好阳春三月,柳水微风轻拂。迎主席光临,信步河街考察。喜悦,喜悦,常德声名骤热。
     2025年的春节,是我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我先后两次到过河街,一次是正月初三与朋友相聚在河街杨家大院,一次是元宵节之夜探访河街。也写下两首绝句以志。
相聚河街
乙巳初三细雨濛,河街聚会喜相逢。
当年趣事道不尽,意切情真笑语融。
乙巳河街闹元宵
河街正月闹元宵,闪烁红灯分外娇。
紫水扬波同我乐,携来瑞气咏今朝。
    啊,河街,你的前世今生,峥嵘坎坷、跌宕起伏、涅槃重生,你是常德人的历史记忆!如今你华丽转身,在新时代又成了我们常德叫个响的崭新地标!
    啊,河街,我要赞美你!衷心祝愿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名扬四海!
衷心祝愿我的第二故乡——常德更加昌盛繁荣!
2025年4月18日
      
(作者 :张作臣,市畜牧水产局原副局长、市老年大学学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8 06:5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5-8 08:27: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胡修斌先生:
作臣厂长对河街的前世今生写得详尽,文字功底深厚,令人叹为观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8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新民会长精品书作!祝新民会长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15 14: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新民老会长佳作。欣赏学习,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26 02:49 , Processed in 0.03782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