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南省汉寿县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陈晓华
□汉寿县老干网宣协会 田明时
她在感动中成长,在感动中成熟;她知恩感恩,始终把感恩作为责任根植于人民的心中;她把感恩化为博爱体现于行动;她用感恩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灿烂青春与年华,使工作充满美好的彩虹。
她,就是湖南省常德市优秀党外干部、汉寿县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今年29岁的丰家铺镇副镇长陈晓华。
迎难而进 茁壮成长
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
——谢觉哉
人生路上,有志者,一步一个脚印,迎难而上、奋力登攀,途中洒下青春的汗水、奋斗的足迹。
上个世纪七十年末期,陈晓华出生在汉寿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的辛勤劳作,质朴的农民感情深深地感染了她幼小的心灵。从学生时代起,陈晓华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毅力与恒心,养成了吃得苦、迎难而上的好品质、好性格。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动手、动脑与组织能力。
在读初中时,父母亲的亲切教育,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就使她深知,自己的人生还刚刚开始,不仅需要刻苦读书,而且更需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锻炼自己,在精神与信仰的历练中得到升华。自己的人生需要丰富和超越,丰富是扩充自我的基础,超越是升华高度动力,挑战自我是为了明天的腾飞。为了这个理想,分分秒秒、点点滴滴的努力,无不是为壮大自己的人生结构,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些年,陈晓华她把知识的勤勉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将理想、生活、智慧、思想、信仰融合于执着的追求中:由此岸向彼岸乘风破浪。在学校读书期间,她是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同学们的眼中,她是热情自信的好朋友。学生时代的她,勤学苦练、成绩优异,逐步读完了小学、初中、高中,2006年她考上了重点大学。200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参加“三支一扶”到汉寿县文蔚中学支教。此时的陈晓华刚满22岁,但她那稚嫩的翅膀却跃跃欲飞,哪怕前方有未知的风霜雨雪,她也毫不畏惧,内心充满飞翔的渴望。当时她支教的文蔚中学相对偏远,交通不便,每次去县城都要等上很久的汽车轮渡;学校的住宿也比较紧张,两名教师挤在一间教室改造的连卫生间都没有的简易宿舍;学校没有多媒体、更谈不上现代化,还严重缺乏师资力量,她不仅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教授六、七年级的英语,还得每个星期挤出时间到几里外“跑教”小学三年级。有一次,一位寄宿生晚上突然发病,需要住院陪护,是一个留守孩子,爷爷奶奶又抽不开身,要在家照顾其他的孙儿。在这种情况下,未婚的陈晓华就充当起“临时家长”,陪这位学生看病,并照顾了这位学生一晚。第二天白天,学生的爷爷奶奶专程来学校,对陈晓华表示衷心感谢,称她为“学生的好师长。”
两年内,陈晓华先后获得了“文蔚乡优秀班主任”、“控流保学先进个人”、“三八巾帼英雄”、常德市“三支一扶”优秀个人等称号。支教虽然有苦,但支教的乐、支教的甜、支教开的花,结的果,让她倍感欣慰。
2011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湖南省委选调生分配到汉寿县株木山乡政府工作。陈晓华主要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这项工作繁杂而多,在困难面前,她勇于上进,办公室工作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条,多次受到领导表扬。在这一年,她还跟着乡党政主要负责人跑过省道S205征地拆迁,田间地头吃盒饭、深更半夜做工作,她从没叫过苦说过累。2012年她公选为到坡头镇政府任副镇长,党委政府任命她为全镇民调工作宣传组组长,主要负责集镇走访。她带领一班子人不畏酷暑,走家串户讲解民调工作;晚上她坐在机房挥汗如雨,利用当过老师普通话的优势,通过广播村村响向群众宣传平安创建内容。最后坡头镇民调进位明显,拿了个全县第二名。其实刚到坡头的时候,她怀着孕,每周都要从隔河渡水的坡头跑到东岳庙乡。后来生了小孩,初为人母却只能周末和孩子相见,但她从没说过个人困难,一如既往地坚持在一线工作。她凭着一股子拼劲,先后被评为汉寿县宣传、工会、妇女、统战等工作先进个人。
倾听民言 乐解困扰
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
——林逋
陈晓华,作为一个年轻的基层党外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党外人大代表,时刻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倾听民言,心系民生,为民排扰,为民解难。不论何时何地,她都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了人民的利益,她不论在哪里工作,她始终以饱满充沛的精力挥洒着她青春的汗水。
星移斗转,冬去春来。时间到了2015年,全县区划调整,乡镇合并,陈晓华根据组织的需要,服从第三次调动,去丰家铺山区大镇任副镇长。刚一上任,群众就纷纷向她反映,全镇校车不标准,不安全因素极大。她深入了解调查,倾听群众呼声,发现丰家铺镇由于地处汉寿边远偏僻山区,路道窄,状况差,推行校车困难重重,全县8个没有正规校车的中学,丰家铺就占了2个。农民群众、家长、师生怨声载道。陈晓华不畏困难,在倾听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她请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后,通过反复调研、座谈、走访、协调等一系列的工作,于去年9月使丰家铺镇成功引进了标准化校车19台,终于解决了学生上下学困难,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去年,群众向她反映丰家铺镇有个非法无证民办办学机构,学校破烂不堪,十几个学生上学极不安全。陈晓华作为人大代表,立即深入群众调查,听取意见与建议,同时与人大、政府领导一起牵头处理。当时,有人认为党外干部尤其是女干部一般不会上一线,处理麻纱是党内干部、是男同志的工作。但她从没这么想,带起办点干部、学校负责人、站所长共上门7次。通过反复跟对象、跟家长做工作、讲政策。去年腊月二十八,终于和其达成一致,今年已经彻底停办,人民群众拍手叫好。
非法粘土砖厂问题,也是前一个时期,丰家铺镇农民群众反映的一个难题。为拆 3个非法粘土砖厂,陈晓华也是想尽了的办法。她负责拿方案、上门座谈、做工作、拆除时任务分组、拆后申请奖励资金等。当时县科工局的领导对丰家铺镇很是担心,因为分管这项工作的是位女同志,他们生怕丰家铺镇任务完不成。但陈晓华年轻女同志工作魄力足,胆大心细。最后,3个非法粘土砖厂全都在规定时间内拆除了,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这项工作2016年,陈晓华还获得了汉寿县嘉奖荣誉。
参政议政 焕发光彩
光荣的路是狭窄的,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莎士比亚
陈晓华这些年来,在工作上,在为民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光荣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她从不自满,而且继续认真履职,奋斗前行。建言献策是党外干部、人大代表体现自身价值反映民意的一种方式。每年县人大会,陈晓华都积极向大会主席团提交2-3件相应的议案与建议;如2015年她撰写的《关于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引起了县人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还在常德统战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同年,汉寿县委组织部就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组织了专题调研,陈晓华代表的建议为上级制定政策提供了较好依据与参考价值。
在建言献策、宣传信息上她历来认真思索,积极撰稿,她认为需要具备“三有”:有热情、有新闻敏感、有韧性。一是要有热情。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如果你不关心它,你将无法掌握它。党外干部提建议能更好地提升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二要是有敏感。信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有一次她跟点村的支部书记闲谈,他说那天要陪几个来自宋祖英家乡古丈县的客人吃饭。这一下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就详细问了情况,原来是古丈县移民局到她点村来落实少数民族建房补贴政策。她一下子就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信息,后来这篇信息也及时发表在常德统战网上。三要是有韧性。大多数党外干部写着写着就会认为本职工作忙,时间精力有限,写的东西水平也有限,从而开始懈怠。这就需要党外干部调整心态,克服疲沓心理,合理支配时间,坚持参政议政,当看到自己的建议被采纳,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收获,她总是感觉到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今年,她又被组织看重,被挂任常德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总经理助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她仍坚持认真负责,虚心学习求教,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感恩图报献青春,勇往直前永不停。这些年来,陈晓华就是凭着这样一股热情和韧劲,在青春焕发、在优秀党外干部成长的道路上迈进!迈进!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