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673|回复: 12

端午情思别样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9 21: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之恋 于 2017-12-13 21:00 编辑

     端午情思别样浓

                  郭雪莲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觉得一年年过得好慢。天天盼着过年过节过生日,只有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才有好吃好喝好玩的。
而我的生日比我父亲的生日早十天,好不容易才望到的生日,母亲却哄着我等父亲的生日那天一起过,只有在父亲过生日的那天才能吃上一个荷包蛋或喝上半碗红糖水。这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过生日时,父母想出的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专为小孩花钱买好吃的是很难得的。所以从小我就对自已过生日没什么信心,而对过传统节日却情有独钟。既使今天生活富裕,过生日还有人来客往,也未冲淡我对过端午节的浓情记忆。
     端午节是我家一年三节中过得最隆重的节日。在农村端午节的风俗就是各家各户从田边地头割一把菖蒲和艾叶秸杆挂在门框上,说是可以防疫疾病,驱瘟除毒。人们都习惯用菖蒲艾叶煮水洗澡祛风除湿。再穷的人家只要人勤快都能做得到的,好多人家都要割上大大的几把菖蒲和艾叶插在自家泥土茅草屋的门框上。过节的食物粽子所需的原材料就是糯米粽叶也容易筹备,在我家屋当的菜园边上有一个大大的粽叶篷,在端午节前十天左右周围邻居一个比一个起得早,争先来采摘又嫩又长又宽的粽叶。我家是近水楼台优质的粽叶自然采得特多。粽叶好包出的粽子就又大又光滑又圆润。到了端午节的前一天,姊妹几个就等在家里围着父母转,急的就是快点包粽子。父亲把糯米拿出来淘洗干净后用竹篾的烧箕沥起。母亲把煮好的粽叶放在脚盆里洗清后用脸盆搁着,哥哥把吃饭的桌子搬来,姐姐把绑粽子用的棕叶撕成细条捆在饭桌腿上。我就帮母亲搬来板凳,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母亲就开始包粽子了,这时只见母亲选出两片小点的粽叶,一倒一顺的搭好两手分别拿着粽叶的两尾端顺势一转,一个尖尖的圆筒就成型了,姐姐就连忙用调羹把糯米灌进母亲卷好的粽叶筒里,母亲边包边对我们说,先给你们几姊妹一人包一个小的“宝宝粽子”,等包完了煮的时候放在锅底就熟得快些。当时我就觉得母亲好心疼我们哟,好懂得我们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姊妹几个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舔着嘴会意的笑着,兴高采烈的忙乎着,递的递粽叶,数的数粽子,烧的烧火,就盼着快点包完快点煮熟快点吃到肚里。特别是既将煮熟香气四溢时,更是引得馋言欲滴,想象着那粽尖沾上白糖的香甜是多么的美不可言,踮脚翘首的等在锅边禁不住连吞口水。
      长大后因工作在屈原故里沧浪水系的湖区乡镇,更是丰富了过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沧浪湖区过端午节,除了家家户户都包粽子,也挂菖蒲和艾叶在门框上,不同的是包粽子的叶片是又长又窄的新鲜芦叶,绑粽子是用细细的麻绳外,还有更吸引人的群众文化活动一一赛龙舟。也许是因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在放逐沅湘流域时所写的《渔夫》一诗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诗句中的沧浪是不是当地的沧浪我未作考证,总之端午节主要是为纪念屈原,而屈原诗词中又有“沧浪”二字而更觉亲切。在屈原故里的湖区历年都有端午节这天民众自愿集结赛龙舟的传统习惯。用这种文化形式来纪念和缅怀我们的文化伟人!
      沧浪湖区说起赛龙舟,男女老少都会兴致勃勃,家家户户就象是要出席重大宴会一样提前为全家老小添置好新的衣裳,准备好粽子和便于携带的食物。精壮劳力铆足劲了等待候选当上参赛主力。特别是能有幸当上“踩头”船长是一辈子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姑娘小伙更是希冀着在龙舟赛上发现自己心仪的目标。那么有趣的群众文化活动对于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我感觉是多么的新鲜。我也和村里姑娘一样憧憬着就想快点身临其境。观一场盛大的龙舟赛,并能邂逅相遇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龙舟赛前有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首先要选好清一色的精悍劳力,再是要务色好踩头的船长。还要在前十天左右组织操练。赛龙舟是有很多讲究的。特別是对踩头船长人选的选定是最要动脑筋的,也是最棘手的事。如果这个村是一个姓氏的人口占多数,“踩头”的人选就非大姓莫属了。如果支部书记恰好是大姓中的人担任的,又是船手,就更好选定了。在我工作驻点村却遇到了一个非常难题,支部书记是村里大姓的上门女婿,如果由他“踩头”其他选手从心里有点不服气又不好明说,如果因为是上门女婿而没有资格“踩头”,这个支部书记又很是沒有面子,对他今后做其他工作的热情也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好在他的岳父原来也任过支部书记,岳母贤惠厚道,加上全村又是本姓自家人邻里关系,村上人缘自然较好。当岳父的老支书最是心领神会,和我一起带上他的女婿逐户登门拜访。俗话说“只要话语说得明,牛肉也能敬得神”。纯朴的村民消除了心中的顾忌打破传统一致同意了上门女婿当船长踩头。到了端午当天,盛大节日拉开了序幕,只见男男女女穿着盛装一个比一个时髦闪亮,涌向大河两岸。早早地抢占着高地,老人爬上远处的楼顶,调皮的小子或是爬上树杈。人山人海。数十条龙舟一起登江,整装待发。对于还只看见过小划子的我,看到长长的龙船,犹如小物见大物一般。真有头一次看到了山以外大世界的感觉。一条龙舟一般有12仓24桡,24桡也就是要24个船手,再加上踩头的,摇旗的,打鼓的,掌梢的。一条龙舟上足足有28人。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令下,宽广的河面高喊着整齐划一地“爬起,爬起”声震云霄,两岸观众人声鼎沸 , 鞭炮火光冲天。  节奏有致的鼓点越擂越紧。来之不易的“踩头,”们更是使出浑身力气,只有头桡下水越深,船员齐心协力船就冲得越快。由上门女婿“踩头”的这条龙舟独占鳌头。夺得了这次龙舟赛的头名状元。在庆功宴上,老支书说我选定“踩头”功不可没,把家里包的既珍贵又具喻意的一对鸳鸯粽子赠送给我,并送上早日找到如意郎君的祝福。祝福还真灵验似的,也就在那年我果真把乘龙快婿领到了父母跟前。龙舟赛后上门女婿的支部书记从心里感激着纯朴父老乡亲对他的接纳和信任,也转化成了他后半生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的动力。以至在他年老病逝也授意子孙把骨灰洒在了那片土地上。也许是缘于他深深的龙舟情结吧。
      年少总觉日子慢 ,现在时间快如梭。转瞬又是一年端午至。虽有美味佳肴盛满桌。还是只有忆起儿时等不急豪吃粽香的甘甜至今仍回味无穷。龙舟赛上那热闹非凡的场景至到现在还清晰地一遍遍在脑海里放映。今天,屈原故里过端午,仍沿袭着传统的节日习俗,氛围更是浓烈。赛龙舟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作为文化传承的龙舟赛,其团结拼搏争创第一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屈原故里人。
                              
                                2017年5月28日
.
      郭雪莲,女,湖南省汉寿县人。大学本科文化,公务员。常德市作家协会会员,常德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汉寿县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联系电话:139736198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9 22: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粽子,看龙舟,欢欢喜喜过好端午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29 23: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农村端午节的风俗就是各家各户从田边地头割一把菖蒲和艾叶秸杆挂在门框上,说是可以防疫疾病,驱瘟除毒。 人们都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0 04:2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节,民俗,民风,民情的传承与弘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0 06: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听一声令下,宽广的河面高喊着整齐划一地“爬起,爬起”声震云霄,两岸观众人声鼎沸 , 鞭炮火光冲天。  节奏有致的鼓点越擂越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30 06: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众亲鉴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0 08: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少总觉日子慢 ,现在时间快如梭。转瞬又是一年端午至。虽有美味佳肴盛满桌。还是只有忆起儿时等不急豪吃粽香的甘甜至今仍回味无穷。美妙的回忆,赛黄金的儿时情怀!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0 08: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粽子,看龙舟,欢欢喜喜过好端午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0 09: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郭秘<<端午情思别样浓>>一文,祝端午节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30 14: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朴素,述事细腻,感情真挚。是一篇难得的美文。欣赏学习,只留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20:57 , Processed in 0.03659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