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南省汉寿县优秀人大代表、龙阳街道办事处主任罗喜美
□汉寿老干网宣协会 田明时
喜,他为人民而喜;美,他为百姓而美;他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的事业,无论走到哪里,乡亲是他永远的牵挂。从优秀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到优秀街道办主任,他荣获荣誉大几十项。不管头顶光环与荣誉多少,但他的心一直为百姓喜而喜,为百姓忧而忧,倾情竭力为人民的事业绘就美丽的画卷……
——作者题记
他,从乡村田野中走来,又从机关办公室走出;再从工业园区里走来,来到街道工作岗位。他20多年如一日,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他,就是湖南省汉寿县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届人大代表、龙阳街道办事处主任罗喜美。
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他以行动诠释为民的崇高责任
“责任,一个我们耳畔常栖的名词,普通而又非凡,抽象而又具体。说它普通,是因为对任何人而言,它都是一个行为规范,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父母、夫妻、儿女,都是一种责任,责任维系着家庭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和睦与稳定。说它非凡,是因为它的内涵广阔而深远,上对国家社稷,下对黎民百姓,承接历史,延续未来。说它抽象,你难以触摸到它的物化形态,却又能真切感受到它的存在。文秘资源网说它具体,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付出。”罗喜美就是这样理解和践行一个普通人大代表、共产党员的崇高责任的。这些年来,罗喜美深知人大代表和街道工作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又是社会的缩影,工作千头万绪,各项城市功能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稍有闪失,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胜任街道工作,更好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近几年来,他始终紧紧抓牢学习不放松。他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不断地强化世界观的改造,尤其是重点学习了习近平同志一系列讲话,自觉地树立起了为民执政的理想信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作为自己努力的终极目标。
他坚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钻研各项专业业务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不断地适应新任务、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地推进街道的各项事业。同时,他注意理论结合实践,在化解具体矛盾、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攻坚破难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他被同志们誉为精通街道各项工作的多面手和处理复杂难题的能手。近些年来,他的读书笔记达十几万字,并且还带领机关干部和委班子成员学习探讨,提高了整个街道干部队伍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他在学习笔记中这样写到:“我要做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干部,不断地增强自身吸纳新的知识、学习新知识、转化新知识的能力,履行好一个共产党员、人大代表肩负的职责,使自己的生命燃烧的更充分、更美好,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能量贡献给党、贡献给事业、贡献给人民,这是我忠贞不渝、一生不变的追求。”
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担负着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贯彻执行好的责任。街道的具体工作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具体矛盾和困难,罗喜美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很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罗喜美先后三次当选为汉寿县人大代表,十多年的基层工作使得他履新到龙阳街道任职后从容应对困难。龙阳街道地处县城核心区,辖区常住人口8万人,随着县城提质发展进程的加快,发展矛盾集中爆发。2015年下半年,罗喜美上任伊始,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
2016年是城市提质加速推进的一年,也是汉寿县棚改工作高歌猛进的一年。在棚改过程中,罗喜美更是深入群众,多次实地调研,耐心宜讲政策,倾听百姓的实际困难,协调解决棚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016年4月,县政府为了提高城市品味,美化绿化环境,决定将机械厂、茶叶山等四个片区全部拆迁。在国家资金不到位、四个片区情况复杂、拆迁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罗喜美带领街道干部几个昼夜不休息,深入到企业职工家里做政治思想工作,使拆迁工作按县政府的要求及时完成了任务。他无数次协调城区各有关部门,最终机械厂、茶叶山两个片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顺利签约。1000多户拆迁棚改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全部清零。
当好代表,心系人民,他时刻把居民的事放在心中
罗喜美常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街道办党员干部,应倾听民生民意,立足岗位,多做好事,多办实事。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要想什么都得到,那就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在公与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天平上,他从不吝惜自己的一切,可以说,他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上。
城东一位姓刘的孤寡老人,由于常年有病,无人护理,罗喜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他家帮助料理家务,每逢节日,他都从自己的腰包掏钱买慰问品,老人有病时,他寻医送药服务上门,老人家逢人就说:“街道罗主任比我的亲生儿子还亲”。城西有一户残疾人因生活困难经常吵架,罗喜美闻讯后,经常上门做工作,并多次为其找生活出路,最后在驻街单位的帮助下,解决了他们的生活费,使这对残疾夫妇生活有了着落,感情不断转好。为件事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新闻媒介进行了专访和宣传;有一次他见城南社区一位病重老人到街上办事,滑倒死去,罗喜美及时通知家属并亲自出面料理后事,多年来,在他的帮助下,先后有50多户困难户得到了生活保障,110多孤寡老人得到了晚年幸福,800名下岗职工走上了再就业岗位,35户家庭得以破镜重圆。
一番良药苦口的批评教育让人心悦诚服,一缕真挚浓郁深情厚谊让人春风满怀。“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就是人民群众对这位人大代表、街道办主任的人格评价。
罗喜美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基层,成为一名人大代表后,他总是热情为民,建言献策,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16年,县城东边的三连障渠多年来受城区医院、小区污水点排的影响,恶臭熏天,沿线农民无法耕种灌溉,居民群众怨声载道。罗喜美在了解到情况后,在县人代会上向大会主席团提出了《关于加快解决东门污染问题》的议案。立即引起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筹集到资金二十多万元,对4.8公里的渠道进行了疏通出淤,改善了环境,人民群众拍手叫好!近来年,罗喜美先后提出建议意见10多条,大多数涉及到街道居民群众利益问题,都得到了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较好解决。
两袖清风,严于律已,他始终把住拒腐防变这根线
“公侧明、廉则威”、“清廉始于淡泊”。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高官都难过“金钱关”、“名利关”、“美女关”,因此,栽了跟头。“最大的腐败莫过于吏治的腐败。”罗喜美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和龙阳街道办主任,时刻思考着如何面对面对名利的考验,如何以一个普通人民公仆的情怀去公正无私地履行好职责,用好人民的权力。多年来的工作生涯,使他认识到“两袖清风本无价,一身正气胜万金。”他常说:“要做官,淡白名利,着重事业是根本。离开了这一点,其他都无从谈起。”在工作中,他坚持严于律已,秉承低调做人的原则,努力做一个领导放心,人民信任的代表,坚持说法奉公,勤俭朴素,保持了一名人大代表、共产党员应有的形象。一是努力学习廉政知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时刻以党纪条规约束自己,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自觉加强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廉政准则,模范遵纪守法;二是优化工作作风;三是严格遵守党纪法规。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持不去,不该吃请的坚决不接受吃请。他作为龙阳街道主管经济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罗喜美每天审批着大大小小的开支和经费。但他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好处,带头坚持严格的财经制度,从不乱审批一分钱,没有享受过一次纪律规定以外的特权。
为了强化财政预算审查。罗喜美带着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每年定期向街道人大汇报街道办事处财政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对街道办事处预算执行开支情况十分满意。同时,他还建议街道人大进一步加大对街道办事处财政管理的监督力度,合理调整支出安排,弘扬开源节流,勤俭办事作风,坚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做到财政预算收支基本平衡。同时,还要求街道办加大对街道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实事、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逢年过节,难免一些居委会、社区干部和企业、部门同志上门拜访,对于所送的礼品、礼金,罗喜美向来是坚决拒绝,毫不含糊。罗喜美是农民的儿子,长期以来,对自己要求严格,清正廉洁,他对工作、对老百姓却总是认真负责,坚持为大家舍小家。记得2016年11月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为了街道工作正与几位同事加班,开会研究解决几位贫困居民生活问题。当晚,刚好他爱人打来电话说,小孩患重感冒,烧到40多度,有生命危险,要急送医院救治。一方是疼爱的儿子,一方是重要工作,事关居民大事。这时,他想工作是第一,不能耽误,强烈的事业性让罗喜美的砝码倾斜了,他坚持上班开会,研究重大问题,要妻子求他人帮忙,连夜将孩子送进了人民医院救治。会场上的干部都十分受感动,连连说:“罗主任是为大家,舍小家啊!”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这些年来,他先后20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人大代表”等。
在事业面前,他敢于负责,求真务实;在苦乐面前,他以苦为荣,无私奉献;在金钱面前,他两袖清风,清政廉洁;在荣誉面前,他不骄不躁,奋力前行。行之苟有恒,久久有芬芳,苦在人民心中,美在百姓事业,罗喜美就是这样践行着党和人民给予的光荣责任,追求着自己人生的最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