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乐业安居 ——澧县澧浦街道羊古社区建设完美社区侧记 稿源:常德日报 4月中旬以来,澧县澧浦街道羊古社区军鼓队19名演员每天晚上如约聚集在明德羊古小学,认真排练大型舞蹈《舞动中国》,为6月26日在县体育中心举办的“活力澧浦、魅力新城”首届社区职工运动会开幕式开场舞演出做准备。 这支军鼓队是在社区的引导和支持下于去年9月成立的。去年以来,羊古社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推进完美社区建设的号召,对照《常德市完美社区建设总体工作方案》,建成了社区服务平台,设立了社区“关爱基金会”,组建了社区志愿者队伍……随即,这些平台和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 羊古社区居民办事 搭建服务平台,方便居民 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羊古社区成立于2004年,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现有4个网格、8个居民小组、1187户、3878人,是县委、县政府实施东部新城战略的中心区域之一。随着人口越来越多,社区原有的办公场所已无法满足需要。 经过1年多的筹划与建设,先后投入资金900多万元,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新社区服务中心于2014年9月28日落成,并正式向居民受理服务事项。一楼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面积300多平方米,安装了3块电子显示屏。设置了劳动就业、社会救助、人口计生、民政事务、社区党建、综治维稳等8个服务窗口,为居民提供再就业、扶贫帮困等各项服务。二楼为大、小会议室,是居民、党员议事的好地方。三楼为计生健康服务室、调解室、文体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档案室等。其它楼层将作为写字楼对外招商,为社区积累收入,以更好地发展公益事业。 在服务大楼前,社区修建了50多平方米的党务、政务公开栏,新设了12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记者看到,在公开栏内,公示着惠民政策、计划生育、“关爱基金”募捐明细等6大内容;电子显示屏则滚动播放着勤晒衣被、多吃熟食等生活知识。 凝聚爱心人士,设立“关爱 基金”,救助临时急需 针对部分困难群体,特别是那些政策暂时覆盖不到、又不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突遇天灾人祸的临时困难家庭,羊古社区创新理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作用经常化、帮困日常化、机制长效化”的要求,成立了全县第一个社区关爱基金会。 志愿服务 2014年10月22日,在新落成的社区居民代表议事活动室,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党员、居民群众等232人聚集一堂,举行了社区“关爱基金”现场募捐活动。现场募捐气氛热烈,单位、个人均尽己所能,多则上万,少则几十,共募集基金153050元,大大超出了关爱基金组织者的预期。 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扶助特困者、补助贫困者、救助急需者”的原则,社区关爱基金会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办法,明确了基金来源、帮扶对象及资助标准。社区每一户困难家庭和需要帮助的居民,通过个人申请、社区调查、管委会核实等程序,可得到帮扶。社区由党员、群众推荐,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导下的“关爱基金管委会”,管委会5名人员工作日上午在社区服务中心轮流值班,每人的值班时间、手机号码都公布在办公室门上,随时接受困难群体的来访申请。建立了基金规范运行机制,设立专账,实行专款专用,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在社区公开栏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社区关爱基金会成立以来,共收到困难救助申请57份,经调查核实,审批公示49人,发放帮扶资金38500元。 宣传惠民政策,清扫卫生 死角,志愿者在行动 为动员广大党员、居民参与社区共建的热情,去年6月,在社区党支部的宣传发动下,社区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现已发展队员138人。队伍中以党员为骨干,年轻的20多岁,年长的60多岁,经常组织开展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居民文明出行劝导、经营户出店经营劝阻、清理卫生死角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志愿者每季度都开展了一次以上活动,成为社区工作的得力助手、社区居民的知心朋友。 宣传栏 2014年7月12日,社区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60名志愿者兵分4路,每一路在2个居民小组开展活动。他们中,1人打着志愿者服务队旗帜,4人发放“门前三包”倡议书、县政府禁拱门气球等政策宣传资料,劝导出店经营者回店规范经营,其余人员提着容器捡拾辖区内裸露的垃圾。志愿者走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清除街头裸露垃圾150多公斤,辖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在广大居民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社区居民人人讲卫生、户户比洁净蔚然成风,红白喜事设置拱门、气球的情形不见了,出店经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照片为社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