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32|回复: 11

不倒的丰碑 ——记原津市市副市长伍千善同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8 08: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17-9-8 08:52 编辑

                                     作者:周用镐  杨名鑫
    当津市人民迈步在澧水大桥的时候,当车辆穿梭在孟姜女大道的时候,当夜暮降临霓虹闪烁的时候,在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为修建澧水大桥、孟姜女大道饱受风霜,历尽千辛万苦的伍千善同志高大的身影。伍千善同志,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公安战线工作了30年,是常德地区一名颇有名气的侦察员,尔后任津市公安局局长、津市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顾问。
一  架生命之桥
    津市是湘北一棵灿烂的明珠,地处洞庭之滨九澧门户,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实力,繁华非常,号有小南京之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公路、铁路的畅通,严重地阻碍和制约津市经济的发展。
    1985年,当时任津市市委书记的陈本洪同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重振津市经济,方便由澧水隔开的南北两岸的人民生活来往,他有一个梦想,这个梦就是要在澧水河上架一座精美的澧水大桥,这是一个梦,如何实现这个梦,有一天他把这个梦告诉了当时任副市长的伍千善同志,伍千善听他一说,便情不自禁拍掌叫好:“好哇!书记,你和全市人民想到一块儿去了。”可是当陈本洪把建桥的任务交给他时,他却犹豫了。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老是在想:桥,桥,一座澧水大桥,需要资金2千多万元,,需要钢材几千吨,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又想这又是一件众首期盼,万人瞩目的大事,办好了这事好说,万一办不好怎么向全市人民交待。又想:现在我们市委、市政府都是刚组建的新班子,我将如何面对呢?过了两天,他主动去见陈本洪,陈本洪高兴地紧紧地握他的手说:“老伍,我知道,什么困难也难不住你,俗话说,人生能有几回博。”
    1985年2月,常德行署任命伍千善同志为津市市政府顾问兼津市澧水大桥总指挥长。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工作,1985年5月,津市澧水大桥设计方案,经专家论证通过,省建委的批文也下来了,伍高兴得彻夜难眠,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位省水电厅工程师上书省委、省政府,提出津市桥位是全省有名的防洪卡口,在此修桥,会影响澧阳平原30万人民安全,因此不宜修建……。为了防洪安全,经省长办公室研究,津市澧水大桥暂不动,但是,当时的津市市委、市政府态度很明确,津市澧水河上不能没有桥,为了津市人民的当前和长远利益,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一定要全力争取。
    为了解决防洪保安问题,伍和副指挥长立即赶赴长沙,向省委、省政府、省建委、省水电厅水电专家,一个不漏地轮番汇报。串门走户达100多人次。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硬要找到那位上书给省委、省政府哪位水电厅专家,当面向他汇报津市建桥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经过多方打听,千方百计终于打听他家的住址,找到了又不好随意敲人家的门,只好在他家屋檐蹭着等,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渴了就喝上几口自来水,饿了就啃几口干馒头。他一步也不能离开,生怕错过这次重要的见面机会。从桥型、桥位到设计、资金,反反复复,折腾了108天。
    建桥方案基本通过后,下一个就是解决年度计划问题、资金问题,就在这节骨眼上,省委正贯彻国务院“压缩基建规模,清理在建项目,保一批,压一批,严格控制上新项目”的紧急通知精神,在这种不利情况下,伍市长还是一次又一次找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心想现在正是枯水季节,正是施工的好机会,如果等下去,又得拖一年,这怎么行,死马当作活马医,伍市长到了省计委,提出了抓住枯水季节施工的方案,是否在计划问题上采取变通的方法。并连夜赶回常德,将地区计委同志请到省计委一同商量,在他们的努力下,两级计划部门统一了意见,省计委委托地计委发出通知,同意津市澧水大桥抓住枯水季节,做好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在这个时候,省交通厅又有人以津市大桥既不在国道线上,也不在省道线上,完全是一座城市桥为由,不同意给予原落实的补助资金。这时伍市长耳边响起了陈本洪的话,津市不能没有桥,死也要把这座桥修好。他下定决心,不解决问题不离开长沙,带了六十多付中药,连药罐子也背上了,没地方煎熬,就把中药放在热水瓶里泡一泡,湊合着喝。厅领导出差到哪里他们就追到哪里,见面就不厌其烦的汇报。修桥的资金就在他们穷追不舍下终于落实到位了。由于伍千善同志的不懈努力,顶风霜,冒酷暑,终于在1986年10月1日,澧水大桥披红挂彩,鞭炮爆响,鼓乐齐鸣,举行了盛大的开工典礼。在建桥的过程中伍千善带领全体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披星戴月,栉风沫雨,战胜津市河道地质复杂,桥型结构新跨度大带来的重重困难,经受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谱写了多少动人的篇章。经历了三个春秋,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澧水大桥终于在1989年12月15日胜利通车,津市人民祖祖辈辈的一个梦,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
二  教荒山换貌
    大桥一经剪彩通车,千善指挥长随即又马不停蹄的把南引桥的精兵强将先后集中到了海鹤寺旧址和汤家湖西南坡搭工棚安营扎寨,又开展了一场追星赶月南区建设的攻坚战斗。
    南区建设工程(含党政机关南迁)是一九八三年前就已开始的,指挥部成立后,所有按设计标高需开挖的土石方由湖南六Ο一矿(驻常德机场)接标承包施工。当时的南建指挥部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采取的是“一石二鸟”的施工方案,即北切皇姑山填压汤家湖,南劈金鱼岭铺接丝绢路,并挖鹿头山(机关南迁用地)夯实卢家峪。为了使机关建设达到安全快速美观适用节省优质的要求,亲自请省规划五局张处长现场布局设计,在110亩地盘范围内:西布办公楼,东置生活区,做到了:院道四通八达,周围林荫夹道,绿化美化、亮化一应俱全。发展到今天更是变成了一座花园式的办公优苑。
    “饮水不忘挖井人。”以伍千善同志为首的最初奠基者功不可灭,人们是不会忘记的。
三  为子孙造福
    皇姑山是车辆下桥南驶的第一咽喉卡口,虽全长只有300多米却几次忍痛拆除了电大教学楼和部分生活设施实行砍坎护坡。由于地质极其复杂险恶(据一份地质资料略示:是远古一种泥沙型的淤积岩层,从临澧停弦渡到太阳山一脉都是如此,俗称之为:“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几次都是昼护夜裂甚至下滑,如遇下雨更是泥流坍塌不止,搞得现场施工人员筋疲力尽无所适从苦不堪言,一个冬春的努力耗资几十万几乎打了水漂。
    金鱼岭的情况更是如此,每挖进一尺就下崩一丈,后来采取的腰用强力混泥毛岩墙拦阻,也无济于事,仍整墙下坠泥沙肆溢。
在这样情况下,千善同志听取汇报后,没有怨天责人,多次现场观察才沉着冷静地对工程技术人员说:“大家确实辛苦了,夏顶烈日冬冒严寒在风风雨雨中施工,虽然损失了一点资金,但为成功打下了一定基础,也换来了许多经验教训,不要怕,失败乃成功之母。所有责任由我伍千善来承担,希望大家百折不回再鼓干劲继续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
    为修建金鱼岭大道,可以说千善同志作到了绞尽脑汁废寝忘食临场指挥从未懈怠的努力。关键时刻自带队住到长沙枫林宾馆,请省交通厅出面组织会商招标护坡施工队伍,并以诚信代价由郴洲水电施工公司接标完成了挡土墙任务。
尽管如此,时至今日凡是路过皇姑山和金鱼岭的人们,无不清晰看到墙坠缝裂的道道痕迹,其地质之糟,山力之大,人力之不屈,指挥者之大无畏仍可见一斑。
    事过多年不时有人说:“千善同志在修桥铺路上就像一只默默负重不带铃的骆驼,只有足迹没有声响。”的确是这样,为了解决资金缺口他不顾年老体弱有时竞带病恙上路,跑北京住省城。有一次为等外出的省领导在审批报告上最后签字,熬半夜起五更无怨无悔。前后40多天未曾返津,夏天还着装冬衣求见,省领导很惊奇地问:“你怎么这种打扮?”“我还没回去呢!”事后,这位省领导在一次会上动情地说:“干事情就要有千善同志这种契而不舍的精神,了不得啊。”
    现孟姜女大道,前后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努力,切割了两院(人民医院和湖南机电学院);填平了一湖(汤家湖);辟开了两山(皇姑山和金鱼岭);跨越了一峪(卢家峪)。和澧水大桥一样竖起了津市有史以来第一丰碑。
四  沐和美春风
    一个人最幸福的港湾就是温暖如春的家庭,老年人有一个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贫贱不弃恙病互依赏月花下牵手黄昏的配偶是最大的满足。
    千善同志为党和人民工作了几十个风雨春秋,正当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松一口气,歇歇脚叟唱妪随儿孙绕膝乐亨田园时候,老伴却不幸过早的离他而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和哀伤孤独,使这位久经风霜的坚强老人一下子坠入意想不到的悲痛深渊。很多日子都是恍恍忽忽像丢了东西一样,坐卧不安魂不守舍。在这种情况下,三个女儿代表亲人流着泪同父亲谈心交心,反复劝慰放下母亲,续弦一位共度黄昏的老伴相依为命过好未来的日子,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经过多论接触交往观察撮合,最后使孤身樊贞梅老人进入了千善同志的生活。
    九年来,二位老人相濡以沫形影不离,在这个多子女四代卅人的大家庭里就像一团焰火温暖着家人。樊老视伍家子女如同已出,子女也非常敬重孝顺老人,特别是么女儿华中,几年来为老人购置的衣物就有十六件套之多。贞梅老人同样也极其忠厚亲和淳朴善良。有次得知伍家孩子急需借钱解燃眉之急,二话没说马上把她多年所积蓄的几万元悄悄塞到了孩子手上。不仅如此,平时与伍老更是相敬如宾,细心地把起居生活安排得慰贴温馨,一日三餐照顾分外周到。冷暧亲为病恙不离左右,整天忙忙碌碌无怨无悔。待人接物更是众口皆碑,亲朋戚友街坊邻居都说:“伍市长的福气真是修到了家,不然哪有今天这样幸福晚景……”
    愿伍千善同志健康长寿,风采依然,永远年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06:5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人,事迹感人,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9 08: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人,事迹感人,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7: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野春色 发表于 2017-9-9 06:50
好文好人,事迹感人,赞!

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7: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17-9-9 08:11
好文好人,事迹感人,赞!

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7 2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7 2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好人,事迹感人,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7 2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伍市长是好人,他的事迹很感人!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8: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7-9-17 23:15
伍市长是好人,他的事迹很感人!大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8 08: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05:32 , Processed in 0.0419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