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毛自银 于 2017-12-4 14:09 编辑
天路放映忆华年(一)
戴林贵
我叫戴林贵,原澧县闸口乡水汆村2组人,现属火连坡镇。 1951年1月生,1970年澧县一中高中毕业,随即参加教育工作。1972年12月应征入伍,197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铁道兵10师49团(我所在团当时的番号是5849部队)服役,当过隧道兵、电影放映员,代理放映组组长(排长级)6年,因在特高寒地带任劳任怨为全师指战员尽职尽责工作,被师、团首长通令嘉奖20余次并荣立三等功。1978年退役,重新回到教育战线工作,2011年退休。 我的部队生活是精彩的,也是难忘的。下面是我部队生活的几个片段。 一、从隧道兵到放映员 我的部队服役时节,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得1972年12月入伍之初,驻扎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阿房宫公社王寺村,经过百日新兵训练,我被分到铁道兵10师49团3营12连施工队,开赴陕南安康地区奇阳县开掘吕河隧道。这是襄渝线(全长895.3公里,出动八个师另外四个团外加民兵和学兵总共50万人开建)东起湖北襄阳西到重庆的一段。地质条件特别复杂。隧道全长2404米。深山老林,人迹罕至,机器靠我们拆卸了背进去再安装,寒冷的日子,住的地方是黄土干打垒、用芦席卷垫作墙,一餐我要吃七八个馒头,一天要喝好几水壶水。我们唱着“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艰苦哪安家”的歌儿,干得特欢。这个隧道两端是连接铁路桥的,海拔500多米,上下地势高程约100米,开风镐风枪的战友在洞内作业,洞顶从上到下六七米上下两层同时四个工作面齐头并进掘进,将碎土和渣石按规定倾倒在指定的地方,有时挖到了水石层,那遭际更是惊险异常。我和战友的工种是将一根根长约7—8米直径30cm重约70—100公斤重一根的方木綯在背上爬上去,我们在下面背着爬,上面派人拉,拉上去作为洞内的拱顶和撑木。每天背方木往上爬10来趟。我们一个个要争先进,大部分工作日都会超过规定趟次。看起来我身子骨很瘦,但个子却有1米7几高,原来读书时每天念的都是“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思想上早做好到部队就要吃苦的准备,加上内心建功立业愿望强烈,所以每天我背上去的方木最多。我和战友们每个人一天到晚浑身都是泥湿糊糊的。就在背方木完工的最后一天,我背最后一根快爬到洞口时,旁边接应的一位战友因感冒了身体疲倦手未稳住,有个战友背上去的一根方木忽然一下子滑了下来,我飞快朝左侧一歪,滑下来的那根方木的上端磕在我右脚踝骨上,顿时我右脚鲜血直流,腿脚立即失去了知觉。很快旁边的战友立即把我抬到医疗站去包扎,卫生员说:“戴林贵的腿很可能废了。”营长彭镛(湖南浏阳人)立马赶来,指挥大家把我抬到了几十里外的医院。没几天,连长(湖南岳阳人,名字想不起来了)来看我说:“听战友们讲,那天要不是你机灵,你自己牺牲了不说,还可能伤到好几位战友。我已打报告呈团部对你嘉奖。”在医院里,在很少用麻药的情况下,我顽强地任医生做完了手术,到一个月时,我便学着自己下地行走,后来又在医生指导下,做些康复工作。我原来多少学过一点气功,卧床没事,就用意念专注运气,不到两个月,我便不用拐杖也能慢慢走几步了。医生说我是他所见到的伤势够严重但恢复最快的人。 就在这时候,团里接到师部指示,说要选调几位学历高责任心强,有意从事电影工作的战士去参加放映员培训。指导员黄泽元(湖南桃源人)来医院问我去不去,我当即说“我愿意去!”我问几时走,他说“第一批明天走,你还要住院观察一个月,‘伤筋动骨一百天’,当你住院满一百天时,我报告政治部主任要他来接你。”我说:“还要等那么长时间?我明天就到团部报到。”就这样,我跛着脚到青海省军区文化工作站学习了放映3个月。结业考试时,我的成绩是十师近百位培训战友中的第一名。我获得了师部的通令嘉奖。 二、在青藏铁路哈尔盖到格尔木段放映记事 自从当上了放映员,事情多得数不清。因我高中毕业教过两年书,本身语文功底就要算硬的了。那时部队基层兵中高中生不多,一到新的放映点,我身边立刻围拢来一群人,他们大部分只是初识字,要我跟他们家里写信,我又不好推辞,只好飞快地给他们写一两页纸寄回家去。前后六年多累计我给他们写过上千封家信。我的字被他们称作“叫得响的好”。因为跟他们写信时,了解了这里战友的情况。于是在屏幕制作中写了一些“向高原雄狮学习”“祝愿战友们及早建功立业”之类的句子。每当字幕打出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跳起来,说:“看,这是小戴同志的字啊!他给我写过信的呀!”一个个欢蹦乱跳的样子,令我十分感动。 1974年,我们部队奉调移防青海省刚察县修建青藏铁路。这里海拔3300—3500米,属于高寒缺氧地带,生态脆弱,人迹罕至,往上更是终年冻土层,偶尔才看到几个牧民,做饭水到70摄氏度就开了。沱沱河沿岸更是狂风一起,沙暴就来,高原雷电、暴风雪、地震、荒漠化地表和一些其他自然灾害频仍,盐湖一带盐碱腐蚀,严重影响我们工作。紫外线灼射,把我们的战友皮肤照得像非洲人。此时我们的放映组长冯荫焕(山西人)调任,宣传股股长林玉琼(山东人)报请团政委徐子龙(江苏人)指定我担任放映组代理组长,负责放映和全套技术制作和机器维修。夜里放映,青藏高原气温低到零下三十几摄氏度,一不小心,没带手套的手上肉皮便粘连到了机器上。把放映机一放下,立即采访干部战士先进事迹,画成图片,制成幻灯片,晚上放映,及时点赞他们的英雄行为和模范事迹。有的战友看了说“这连长的像还画得真像!”“戴大哥把我们十班班长画得太像了!”我们放的电影,大部分是当时的中央电影制片厂新闻纪录片、十大样板戏电影片、以及《烈火中永生》《雷锋》《青春之歌》《万水千山》《南征北战》《打击侵略者》《冰山上的来客》《铁道卫士》《雷达兵看空降》《攻克柏林》《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大浪淘沙》《战洪图》之类地反映革命和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片子(也有《追鱼》《西游记》一类精彩的古装电影戏)。战友们看了,有的写心得记日记,思想上进步很快,在工程施工中做了大量加快进程的工作,有的被提拔为干部,成长为一代新人。我们团的团长鲍作航(山东人),看了电影,中间小休时,他总要拿着话筒喊:“战友们,你们看,今天看的电影精不精彩?有不有劲?我们看了感不感动?”自然,下面便是一阵阵齐声回答:“精彩!”“有劲!”“感动!”鲍团长又大喊:“我们应该怎样做?”这下,战友们的回答便不那么整齐了,有答“修好青藏路,保卫大西南”的,有答“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藏南去”的,有回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 去争取胜利”的,有说“我们争取上电影”,有说“我们也要上电影”的,有说“争取立功受奖回家找个好老婆”的,乐得寒冷的放映场地上笑语连连。第二天走之前,他们还要我跟他们出一期黑板报了再走。有时还要我跟他们上高原卫生保健课。 我的工作像风车一样连轴转,没有日夜。由于我的代理组长工作做得好,全高原工区十三个放映点都指名希望我到他们那里去。师长姜培敏(山东人)、政治部主任程常林(安徽人)来检查,听到这些反应,笑着对我说:“小戴呀!知道不?因为你最能干,又能吃苦,善于开动脑筋,所以你最受欢迎。”我说:“这是首长教导的结果。”师长说:“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喜欢说真话,听实话!”(待续)
戴林贵 口述 毛自银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