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中院:公正司法铸公信,案结事了赢民心(二)
(二)树立服务意识彰显为民之情
2015年立案登记制实施伊始,常德中院便正式启用了诉讼服务中心。中心分为安全检查.诉讼引导.立案登记.诉讼对接.律师代为申诉.12368诉讼服务热线.诉讼服务网.远程接待.判后答疑.诉讼接待等十个功能区,为来访群众及当事人.代理人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
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全市法院登记立案一审案件同比增长20.63%,当场登记立案率达98.5%。来院办事的群众进门有人引.咨询有人答.材料有人收.疑问有人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群众满意率越来越高。
"谢谢你们,免去了我在澧县.津市两地来回奔波的辛苦。"8月15日,在津市法院办完立案手续的原告杨某给澧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法官打来电话表达谢意。
杨某是澧县人,一直在津市工作,因房屋买卖合同与被告发生纠纷。杨某前往津市法院立案起诉时发现,该案应由澧县法院管辖受理。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某将诉讼材料扫描并通过"跨域立案"网络系统传给了澧县法院。澧县法院接受后立即进行了立案登记,并通过系统生成受理案件通知书.诉讼风险提示书.送达地址确认书等电子文书,随即委托津市法院向原告送达,并告知该案由澧县法院民一庭审理,完成了远程"跨域"一审立案服务工作。从立案到受理,仅用时20余分钟,大大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和诉讼成本,让杨某对法院赞不绝口。
2017年3月,常德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全国"跨域立案诉讼服务"14个试点法院之一,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诉讼服务"一一当事人可在全市范围内就近或自愿选择任一法院办理"跨域"立案,享受材料补全.文书领取.进度查询.委托调查.法律援助等全流程.无差别.标准化的司法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两个月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跨域"案件30件,提供异地法院咨询200余次.材料收转40余次.诉讼指引360余次。群众对这一服务纷纷表示满意,当事人无一投诉举报,无一提出管辖争议,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2017年5月17日,朱某.刘某母女俩来到常德中院,将一面锦旗送到了该院民一庭法官手中,用锦旗为法官践行司法为民点赞。原来,刘某因婚姻家庭财产纠纷与其爷爷刘某某.奶奶周某发生纠纷,刘某的母亲朱某作为第三人也参与了诉讼。合议庭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后,考虑到刘某某.周某年事已高,决定上门对案件进行调解。在刘某某.周某家中,法官以拉家常的方式耐心细致做双方当事人工作,打开了双方的心结,最终让该案圆满解决。
"亲情是联系家庭的纽带,家事审判具有其特殊性,对家事纠纷不能简单地案件一结了之,而应以弥合感情.修复亲情作为出发点,将'事了'作为根本目标。"常德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饶南丙介绍说。
2016年1月,面对家事纠纷案件数量上升,类型多样和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和探讨,家事审判合议庭在民一庭正式挂牌成立,专门审理婚姻家庭.继承纠纷,以及其他涉及侵害家庭成员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婚姻自主权等人格权的民事案件。合议庭成立一年多来,按照"位置全局化.审判专业化.方式柔情化.参与全程化.考核刚性化"的工作思路,总结出了"亲情调解法"."换位思考法"."心理疏导法"."联动调解法"等调解经验,共审理一审.二审案件1772件。该院的工作成效得到了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