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59|回复: 20

浅论推进贫困山区脱贫的有效途径——产业扶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3 09: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论推进贫困山区脱贫的有效途径——产业扶贫
                        王渊渊
5年前,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既是全国人民的福音,也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最艰巨的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两个最大的难点,一是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二是要让贫困人口永久脱贫,而不能刚脱贫又马上返贫。
本文试以县市场服务中心用发展产业帮扶壶瓶山镇黄连棚村的例子,阐述产业扶贫,确实不失一条推进贫困山区真正脱贫的有效途径。
一、对贫困山区推进产业扶贫势在必行。
(一)是我国当前客观现实的需要。
县市场服务中心帮扶的壶瓶山镇黄连棚村,是最典型的贫困农村。村距石门县城160多公里,北面与湖北鹤峰县交界,平均海拔高达1200多米,总面积16177亩,其中,山地14477亩,耕地1700亩。由于属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其树木、草药、山林和林副产品等动植物一律不准出境,加上茶叶季节至少晚山下一个月,赶不上价格而无法发展。同时由于全村严重缺水,于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烟叶,鼎盛时期面积达1700多亩,产值突破过600万元。但长期种植后,病虫大量发生并无法控制,导致了产量、品质和产值大量萎缩,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下降到了不足5000元,成了全县深度贫困村之一。显然,该村村民返贫的直接原因,就是失去了适合该村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
走出该村看全县。石门县属于常德市唯一入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37个县市区之一,和全省武陵山片区的其他县市区一样,在扶贫攻坚方面面临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承载能力差等诸多困境。但最突出的,基本上都是特色产业滞后。据了解,我县不少村之所以一直处在贫困状态、或者虽一时脱贫,但工作队撤走不久又马上返贫。其原因也多属无产业支撑。从全省的情况看也是如此。据省扶贫办统计,2014年底,全省造册登记的农村贫困人口为596万人,占全国造册登记的农村贫困人口的8.5%,这几年经工作队扶持而脱贫摘帽后,又重新返贫的占到了12%左右。由此可见,用产业支撑,使农民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是农民长期脱贫的客观需要和重要途径。
(二)是兑现各级党委政府承诺的需要。
我国从党的十六大便开始提出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此后,各级党委政府也层层随之向广大人民做出相应的承诺。如今十五年过去,虽然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仍存在不小的距离。
今年年初,我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长沙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围绕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确定的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坚决打好脱贫攻坚年度战役,兑现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并要求湖南今年要实现110万贫困人口脱贫250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0个以上贫困县脱贫摘帽,兜底保障45万左右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年度目标。市委市政府、县县委县政府也同时就脱贫向广大人民做出具体承诺,并采用挂图作战方式列出了相应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从脱贫摘帽后又返贫的情况分析,农村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否则就很难实现永久脱贫,各级党委政府兑现承诺也将成为空谈。而脱贫是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因此,在贫困山区推进产业扶贫,无疑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兑现庄严承诺的需要。鉴于此,今年初,县市场服务中心新任班子迅速做了大量调研后,向全村村民做出的“调整思路,围绕‘四个结合’实行产业转向,建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的庄严承诺,受到了该村的积极响应。
二、贫困山区推进产业扶贫需要更新的三个观念。
笔者参与黄连棚村扶贫将近两年。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我通过与村民的接触后认为,要想在贫困山区推进产业扶贫,首先必须更新如下三个观念:
(一)输血先输智。面对巨大压力,为了使该村实现永久脱贫,县市场服务中心迎难而上,在大量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胆推进产业扶贫并初见成效,并首先下大功夫解放思想,输送智慧。一是提升教育水平。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摆脱贫困的根本。通常上讲,黄连棚村等贫困地区由于地里位置偏僻,农民的思想便相对封闭,因此,要进行全方位教育,对贫困群众,要结好教育帮扶对子,有的放矢。二是开阔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增强可持续内在动力。三是请进专业团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户贫困的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和农户个体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过去,黄连棚村烟叶产业严重滑坡后,部分村民依然死守烤烟。造成收入急剧下降。而今年县市场服务中心新班子上任后,迅速实行产业转向,并向广大村民大力灌输新的思想,村民由此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接受了新的产业,从而使经济收入出现了回升。
(二)换血当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朝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细分析,并科学规划,实现三个全覆盖:一是产业项目全覆盖。努力向绿色、环保、生态、新兴产业方向发展,将产业链连接到每个贫困群众家庭,解决贫困群众有力无处使的问题,以兴新产业的新技能提升贫困群众生产技术。经考察,黄连棚村自然条件适合生产环保蔬菜,而当今环保蔬菜的市场前景又十分广阔,同时,销售蔬菜还是县市场服务中心的优势。于是,县市场服务中心通过四次组团外出考察联系,最终确定该村实行生产高山蔬菜的产业转向。实践证明,这种转向是非常及时和有效的。二是公路等基础设施覆盖全村。要想富,必须把通往每家每户的道路修通,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今年来,县市场服务中心通过多方筹资,先后修通进村和入户水泥路11.8公里,并修建了总容量达1000立方米的蓄水池12个,入户水管敷设也已全面展开,从而为产业转向和蔬菜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针对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采用技能培训和联户干部对口培训同时并举的办法,全覆盖开展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解决农民想干不会干、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等问题,尽可能做到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用武之处。县市场服务中心今年确定在黄连棚村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以来,先后请相关专家进村对农民进行蔬菜生产技术培训4次,组织联户干部手把手教农民如何开展高山蔬菜的产、运、销。受训人员达400余人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农民致富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从而为永久脱贫奠定了基础。
(三)造血当从心。脱贫致富,困难户本身脱贫的信心是关键。困难户本身有了信心,脱贫就有了原动力。因此,只有把贫困群众的信心扶起来,才能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希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力推动外部行动,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来的等、靠、要的消极被动的思想,就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县市场服务中心在扶贫的过程中,曾经发现不少贫困户思想消极,往往只想两手向上,一心望扶贫工作队给他给钱给物,而自己却好吃懒做,在外援所获的钱物花完后,又伸手向扶贫工作队要,周而复始,始终不能摆脱贫困。针对这种情况,县市场服务中心一方面一帮一进行扶贫励志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主动作为,勤奋劳动,勤俭持家光荣,懒惰浪费可耻的观念。同时,大力宣传和扶持主动作为,勤奋劳动,勤俭持家的典型。去年初县市场服务中心扶贫工作队进村后。经调查,发现二组的朱圣凡家家因学致贫的情况突出,于是将其列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穷志不穷,并坚持自力更生。县市场服务中心成立高山蔬菜服务公司后,他一人马上就地种植了5亩高山蔬菜。县联点领导、县人大副主任兼县总工会主席康文化、县市场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盛孝望、主任侯愎等领导多次对他予以鼓励,使他更加坚定了脱贫信心,并用奋斗迎来了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县市场服务中心抓住这个典型大力宣传,并将其事迹写成长篇通讯登载于省扶贫网,从而影响和带动了全村村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的榜样作用使全村绝大多数贫困户一改过去“望饭吃、争补助,等照顾”的懒汉思维,形成了依靠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勤奋劳动脱贫致富的风气。

(紧接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10: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扶贫要注意的几点讲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10: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扶贫要注意的几点讲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11: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1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扶贫要注意的几点讲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11: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扶贫要注意的几点讲得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11: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佳作,赞赏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15:4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有理,扶贫的后劲要有产业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20: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大多数贫困户一改过去“望饭吃、争补助,等照顾”的懒汉思维  越来越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3 22: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7 17:44 , Processed in 0.03696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