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69|回复: 18

最恶毒报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9 15: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是在童年时代,听大人们讲了一个故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故事发生在50年代初期,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长得白白胖胖,形象十分可爱,加上又是家里的独苗,得到了过多的溺爱和娇宠。但,这个小孩对大人们的爱抚和亲昵举动,从来不抱有微笑,一般都是怒颜已对,还伴有骂人恶语,弄得逗他的人十分尴尬和不悦。最可恼的是,小男孩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对这样的骂人和撒泼行为,不仅没有惩罚行为,更没有提出警告,就连他们自己面临小男孩的骂声,也是笑脸相迎。从此,小男孩的恶名远近传播。
      有一个教书先生听到众多乡亲们的投诉后,决定报复这个这个男孩和他的家庭。最初,他假装不经意间到小男孩家里串门,故意逗弄小男孩,等小男孩骂他的时候,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分钱来奖励,如果小男孩打他一巴掌,他会给二分钱的奖励。小男孩很享受打骂人的乐趣和奖励,小男孩的大人们也开心的看着这场闹剧。他们哪里知道,巨大的危险慢慢降临。
      教书先生就这样前前后后十多次到小男孩家里玩“骂人+奖励”的游戏,然后就突然消失了。小男孩心里很是失落,他不停的在家里撒泼,然后又跑到马路上惹是生非,见到大人就骂,看到比自己小的就打,试图得到教书先生那样的奖励。于是,村子里的人像躲瘟疫一样防着他。
      终于有一天,小男孩落入水中(原因不明),他的父母外地做买卖,爷爷奶奶又不会游泳,只得大喊救命。村子里的人齐刷刷的跑到河边,眼睁睁的看着小男孩在水中扑腾,可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人伸出救援之手。眼看着小男孩慢慢沉入河心,满村的人竟然有着灿烂的表情。
      溺爱和放纵小孩,是中国人的“传统”之一,特别是在独生子女时代,这种骄纵更为胜之。纵容孩子的恶果,就是滋养他们恣意妄为、无法无天的个性,触怒他人社会,直至违反法律,导致个人悲剧。教书先生从民众强烈的反感情绪中,寻找了一个狠毒的报复手段,他纵容小男孩的性格缺陷,纵容小男孩家庭的教育错误,他预知到小男孩的悲剧,他希望的也就是这种悲剧早日到来。
      所以,作为大人,需要警惕对孩子任何无缘无故的骄宠;作为官员,需要谨慎对待不明不白的逢迎。用糖衣裹着的不一定是巧克力,也许就是杀人于无形的毒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6: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不当,反而遭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6: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官员,需要谨慎对待不明不白的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糖衣裹着的不一定是巧克力,也许就是杀人于无形的毒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7: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理大人们都知道。但有意无意中,或多或少都溺爱过孩子,故事值得引起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8: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1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任何人伸出救援之手,见死不救也不是好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9 20:01: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立意新颖,寓意深刻。欣赏学习了!(只是素材好像有点牵强附会,呵呵,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0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18-1-9 20:01
立意新颖,寓意深刻。欣赏学习了!(只是素材好像有点牵强附会,呵呵,个见。)

素材是真的,可能在写法上有些欠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0 12: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不当,反而遭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0 07:48 , Processed in 0.0372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