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20世纪六七十年代唱红了大江南北,上了中小学课本,家喻户晓,男女老少烂熟于心。但很少有人知道照片的主人公女民兵就是常德姑娘李原慧,她当时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秘书处工作。湖南党史研究室期刊《湘潮》2009年第5期刊载的石门县覃波先生根据李原慧口述整理的《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其人其事》文章,翔实地披露了事情的原委。
毛泽东一向重视民兵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1952年他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1958年9月他又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北京首先成立首都民兵师、民兵方队,李原慧参加了首都民兵方队两个多月的军事训练。1959年10月1日10周年国庆,首都民兵师、民兵方队接受检阅。检阅后,李原慧全副武装照了像,并将照片视如珍宝,珍藏在自己随身的小皮包里。 1960年,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进行调查研究,李原慧等身边工作人员随行。一天,李原慧等工作人员向毛泽东汇报了当天的社会调查情况后,毛泽东便同他们一起聊天、拉家常。这时,李原慧翻开小皮包,又将自己在国庆10周年参加民兵方队的照片拿出来欣赏。周围的人竞相要看。毛泽东右手微微举着照片说:“好啊!是应该训练,既能文又能武。”当即要求将这张照片送给他作了纪念。 那时,中国共产党与国际上一些政党在意识形态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在怎样对待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在怎样对待民兵组织的建设上,我党与苏共就存在着不同看法。苏共领导人认为,在现代化武器面前,“常规部队无足轻重,民兵只不过是一堆肉”。与此相反,毛泽东则以为,在帝国主义依然存在的今天,在现代化武器面前,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 1961年春,毛泽东回到中南海,翻开李原慧的照片,在宣纸上欣然挥笔;
七 绝 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李原慧当时正在机要秘书处整理资料,毛泽东手托诗词稿纸,走进了机要办公室对她说:“小李,拿了你的照片,我也得赠给你一份礼物,这诗词就送给你了。”李原慧受宠若惊,欣喜若狂,激动地说:“主席,真是太感谢您了。”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此诗载入当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时间,全国上下,大江南北,男女老少,无不激情洋溢地吟诵、歌唱这首自然流畅,脍炙人口的好诗。
李原慧1934年出生于石门县白云乡樟木峪李氏祖祠西侧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李德厚,27岁时留学日本,与孙中山、黄兴相交多年,后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家乡拆庙创办学校,终身从教。父亲李培系与母亲申业宏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他们反对迷信、崇尚科学,鼓励子女求学上进。
李原慧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和熏陶,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天资聪颖的她从小背诵诗词古文,阅读文学作品。1945年她入白云乡竹坝桥中心国民学校念书,两年后考入石门县立初级中学,1948年改读石门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后入石门中学就读。1951年春她在石门中学毅然报考并被录取湖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1951年秋被选调到北京机要训练队培训,半年后分配到总参谋部做机要工作,1956年又选调中央办公厅从事机要工作,直到1990年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