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18-6-16 02:20 编辑
重走“青山”路系列(3)
“心脏”换代 经久不衰
——全面更新升级的水轮泵机组与站房
从“青山云梯”下来,顺脚就来到了整个青山工程的心脏部位——水轮泵站机房。毫无疑问,整个工程的生命力,惟系于泵站机房里的核心设备——水轮泵机组。初始的青山水轮泵站“心脏”,是由35台老式的水轮泵机组并联构成;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类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已非常滞后,损坏律很高,维护修理困难增大,使用寿命自然也愈益有限。因此,工程设计功率实际上很难饱和运行,直接折扣了工程的效益系数,这也正是青山灌渠尾端基本难以见水的关键原因。
这一瓶颈问题的解决,惟有依赖科技的进步。正是水轮泵机组科研的不断创新,给青山水轮泵站“心病”的解除创造了充分的条件。张远贵局长等陪我们走进已完全更新的泵站机房,看到的是卧在泵房底部的五台硕硕其状的新机组,它完全取代了原来的35台老式水轮泵机组,以1:7的效能,实现着灌溉功率的对等。也就是说,这五台新机组所做的功,与原35台机组的功力是完全持平的。当天,我们看到的只是两台机组在运行提水,其运行的平稳轻松,是与之对应的14台老机组无法企及的。而更闪眼的还是这五台换代泵机上新配套的五台黄色的控速箱,它是西门子公司研制的新科技设备,其性能之优超乎想象,用张局长的话说:“尽管已经运行使用这么久,它可是连喷嚏都没有打一个”。自然,性能好,价格也就不菲,张局长介绍每台购价为200万元,总共就是1000万。这个法宝不仅保障了水轮泵机组长期运行平稳,机遂人愿,而且还能轻巧地在发电和提水的运行模式上任意切换,极大提升了设施的功能。而其控制方式可以在控制人员的手机上实现操作,可谓神奇而智慧。走进新泵站“中控室”,一面显示屏墙上,把整个泵站运行的状态、参数显示得一清二楚;一名操控人员,就能轻松驾驭一座“喝令澧水上高山”的庞大系统,这倒是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了个最直观的脚注。
除了泵站机组的更新换代,电站设备与管理模式也同样与时俱进。工作在今天的青山泵站、电站,那是一种惬意、一种享受,自然是初始建设者们根本无法想象的。新貌昭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我国大多基本建设项目,都拥有获得新生的无穷空间。这所有“新生”的集合,自然就是伟大复兴中国梦色彩最艳丽的展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