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71|回复: 16

云雾山中,那学校,那师生(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2 19: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雾山中,那学校,那师生(上)

       
    在桃源县最南端的崇山峻岭中,那被云雾掩盖下的大水田中学,即今西安镇中学的前身,是我47年前实习的地方。    当年,即1971年6月中旬,也就是自己走上教育实习之路的第二天上午,炎炎赤日之下,我和同伴颜昌杰(后任公安局副政委)、罗贤君(桃一中高级教师)一道,从县七中搭开往沅陵县城的过路班车,快到三渡水的地方下车后,便踏上了进深山老林去这学校实习的毛公路。
    这条路,是一条从半山腰开凿出来的机耕大道,并且全都悬挂在高山与溪河之间,好陡好险的。我们提着简单的行李书籍,徒步在这四十多里的蜿蜒山路上,中间没地方吃的喝的,又初次感受山涧里时晴时雨的暑热天气,湿度大,让人浑身乏力。不过还好,我们平地来的青年人,对这沿途风光,山清水秀的景致,充满着新鲜与好奇。我们边走边举目四望,尽情享受着四围不同的青青山色。

    这里,上上下下,远远近近,漫山遍野,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经常走到高处和开阔路段时,总看到迎面远处的一座高山,总是让我们在围绕着它转来转去的。须不知,在群山簇拥中,这座山峰总是高耸云端之上,它的腰部几乎一直被重重白云缠绕着。在不雨时晴时候,阳光辉映下,只见这远处墨绿色的山峰上,熠熠生辉着。可以说,这里,是我们有生以来,从未进过的老林深山;这拔地而起的山峰,也是我们从未看过的巍峨青山!经过桥塘、当时六0一矿所在地的西安镇,再折转上另一处高地七八里地,到实习学校后,我们才弄清它的位置和形状。
    原来,这一直矗立在前的高山,名叫观音尖,海拔997米,就座落在离学校一公里远的地方!其环绕山腰的白云们,平时也因依恋这层叠山峰,而常常逗留到了校园的上方,一层层地漂浮着、滚动着,不肯轻易离去。由于观音尖突兀而起,鹤立鸡群,视野开阔,所以在峰顶上,还建有解放军的雷达观察站。听人讲,山上当时驻有一个班的雷达兵呢。也由于晴天云雾缭绕的缘故,使得这里的夏天,总没有燥热的时候。我们午睡时,还要用被子盖着胸部,以防着凉呢。
    置身这云雾山中,顿让人颇感几分神秘色彩。

    果然,来到这深山老林里,确实让人充满好奇!
    早先就听人们讲过,这离县城百把公里的偏僻大山区,是常德、怀化和益阳三个地区毗邻交界之地。过去因这里关山万重,交通闭塞,官府管理不到,所以任弼时、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1935年从大湘西出发长征时,曾平安地途经此地,然后才一路北上。如今这里,在一些老旧住屋板壁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红军写的石灰标语呢。
    我还记起,儿时看过的一本连环画图书中,说的就是这里空投特务的故事。那小人书上说,解放的第二年,即1950年插中稻秧时,一个月黑风高之夜,由台湾飞来的飞机,轰鸣几圈后,便向这里空投了几个美蒋特务。只不过,这些人第二天下午便先后被当地民兵全部活捉了。
    我绝没料到,看小人书后快十年后,自己还有幸到这有些神秘、让人好奇的云雾山中,来实习当老师了!更没料到,此行一年后,曾下放在这里的桃师王兆元等老师,取材这大山里的故事,在1972年第3期的《湘江文艺》上,发表了《老治保委员》、《放干塘水捉鳡鱼》两个短篇小说。一时间,这里还真充满了神奇的故事呢。


    我们同学三人,跋山涉水,来此山中的大水田中学,实习虽只二十天,却感受到了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那纯厚真情的熏陶。
    记得来此的前一天,刚在县招待所参加了会议的我们这些新招教师,带着县革委会文教组的介绍信,分赴全县70多所中学,去实地实习了。开始时,我们一行十人被安排到县第七中学实习。可在校呆了一天后,见这里的领导、老师不正眼瞧人,也不安排大家何时进教室听课和上课,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人,岂可忍受得了!我一气之下,便邀了在一中读书五年的两位同学,到区邮电代办所,大着胆子给县革委会文教组打电话,提出了去偏远乡办中学实习的请求。得到领导的同意后,我们就辞别大家,于第二天上午,兴匆匆地离开了县七中,直奔这大山来了。我们先是乘过路班车搭了30多里地,后又进山徒步40多里,在放晚学前,才一身雨水夹汗水、气喘吁吁地赶到了这叫大水田公社的中学,也即世纪之交时迁往西安镇的西安中学。

    来到深山之中的这学校,不知是有些原始古朴之地的缘故,还是人们心灵彼此相通的原因,刚一踏上这云雾弥漫下的校园,刚刚看清这里有两长排木平房、一栋青砖教学楼的校舍时,就见几位正向我们翘首望着的青年男女老师,快步迎了过来。他们与我们握手问好后,就把我们手中的行李全都抢了过去。这一下,当即让人感到,这里的老师真热情。
    随后,学校的负责人、一位大约30多岁的刘老师,微笑着在平房中间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双手端茶递水。随后,他又通过广播,招呼来两男一女三位青年老师,把我们一分为三,分别领到他们房中去安宿了。
    晚饭时,刘老师领着我们,来到校舍背后坡下边的木房子食堂里,招呼我们坐在餐桌旁吃饭。随后,他自己端来买的饭菜,也与我们坐在一起,吃起饭来。他指着桌上的饭菜,抱歉道:“对不起,山里缺油,也没肉,只好给你们特意做了这盘盐腌黄瓜,还有几碗凉拌蔬菜。菜不好,可饭要吃饱啊!”我们都感激道:“人好水也甜,感谢领导的特意安排呢!”其实,不说当时普遍贫困,只说来自农家、已劳动半年的我们来说,看到这所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如此热情地接待我们,就让人有些受宠若惊了。
    饭后,刘老师又领我们,来到厨房工友王师傅面前。当时,他正给老师和寄宿生们打饭菜。刘老师指着我们,向他一一作了介绍。这位正忙得不亦乐乎的王师傅微笑着,对我们一一点头时,嘴里连声说道:“好!好!好!”
    在带我们回宿舍的上坡路上,刘老师告诉我们:“这王师傅,是位模范共产党员!他工作态度好,很得师生喜欢呢!”在我们分别回住处时,刘老师还提醒道:“以后开饭时,你们就自己拿饭盒,自己去食堂,到王师傅那里买饭打菜就行了!”
    上晚自习前,刘老师带着我们,准备去教学楼,看看六个初中班、一个高中班晚自习的情况。这时候,只见校道上走来一人,还背着一个袋子,手里拿着衣服。刘老师看见后,忙告诉我们:这是徐校长,他从村校督查回来了!
    还未等刘老师介绍,就见近前的这位30多岁的徐校长微笑着,对我们打招呼:“你们三位好!什么时候到的?这大山里时晴时雨的,走得很累吧?”见徐校长如此和蔼可亲,又一双赤脚套在旧轮胎制成的皮草鞋里,汗流满面的,没一点校长架子,就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忙道:“徐校长好!您下村校检查辛苦了!”他边走边告诉我们:“昨晚接县里电话通知,说你们自告奋勇来这里实习,我们老师听到这消息后,都很欢迎呢!今早我去几所村校前,还和刘老师对你们来实习和生活住宿的事,一一作了具体安排!这不,我是特地赶回来看看你们的,要不每次去下面的十几处村校,方圆两百平方公里,没有几天是回不来的!”看到这学校里,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工友,都如此热情对待我们,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2 2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观音尖突兀而起,鹤立鸡群,视野开阔,所以在峰顶上,还建有解放军的雷达观察站。听人讲,山上当时驻有一个班的雷达兵呢。也由于晴天云雾缭绕的缘故,使得这里的夏天,总没有燥热的时候。我们午睡时,还要用被子盖着胸部,以防着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2 2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2 20: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丶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2 20: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这里,在一些老旧住屋的板壁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红军写的石灰标语呢。——如果能拍到照片,那就珍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22 20: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们不要新鲜了三天就厌烦,打退堂鼓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3 08: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8-9-22 20:06
由于观音尖突兀而起,鹤立鸡群,视野开阔,所以在峰顶上,还建有解放军的雷达观察站。听人讲,山上当时驻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3 08: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3 08: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23 08: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8-9-22 20:44
如今这里,在一些老旧住屋的板壁上,还依稀可见当年红军写的石灰标语呢。——如果能拍到照片,那就珍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1:12 , Processed in 0.0348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