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国演义》 —狂士祢衡 祢衡字正平,山东省德平人。少有辩才,辞采甚丽。建安初,自荆州北游许都,恃才傲物,人皆憎之。唯孔融高贵其才,上书荐之,为曹操所不容,送归刘表,后因触怒江夏太守黄祖,被杀,时年二十六岁。《后汉书》卷八十有其传;【裴注】《典略》载有《平原祢衡传》。《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即是据此改写而成的。所不同者有: 并非曹操招安刘表而选定祢衡为使者,而是孔融贵其才“数荐衡于太祖(曹操),欲与相见,而衡疾恶之。”而非曹操“不命坐”引起“祢衡仰天叹曰: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继而说出那段贬辱曹操文士武将的话。其实,《平原祢衡传》只记有两句贬辱之词,一句说荀彧“可借面吊丧”,另一句是说赵稚长“可使监厨请客”。而且是对孔融讲的。 谋士们都劝曹操杀掉祢衡,而操“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吏”。不料祢衡尽脱衣衫,裸身击鼓,演了一场狂谑闹剧(即京剧《击鼓骂曹》)。曹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但仍容忍其狂,欲令衡再见。然而,“祢衡著布单衣,坐太祖营门外,以杖捶地,数骂太祖”。于是,操只得“令骑以衡置马上,两骑扶送至南阳” ,实际上是押送出境,借黄祖之手杀之。 不过,《演义》写祢衡狂傲更胜史书,把一个狂士的模样写的活灵活现。 为人者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非处世之道,没有不失败的。祢衡的悲剧,也可谓是一面镜鉴! 因而,为人处世记住《尚书·大禹谟》中那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是大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