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8-9-24 18:22 编辑
不能忘、不能旺,商家莫上当! 今天是中秋节,到某些超市看了一下,好多月饼堆成了小山,何而得了啊!作为营养师的我,想和朋友们谈谈月饼的故事,也提醒相关厂家,一定要充分掌握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有钱可赚。
现将月饼的来历吧。中秋节吃月饼故事影响最大得是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杨光辅的《淞南采府》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已和现在的月饼颇为相近。
看来。月饼的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一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不少商家每年因此放肆生产,造成很大浪费,应该把握市场基调,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所谓适销对路,就是指产品特性能够满足广大目标顾客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月饼,在物资生活相当匮乏的年代,人们的营养普遍缺乏,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凤毛菱角,吃些月饼,那是补品啊!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多吃月饼,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危害吧!
1.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月饼多为“重油重糖”之品,制作程序多有煎炸烘烤,容易产生“热气”,或者胃肠积滞。因此,油润甘香的月饼并非多多益善,大家应避免食辛温燥火的食物,以免上火。 2.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吃月饼会使血脂增高,对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患者不利,可能会引发心绞痛、中风等。
3.糖尿病患者多吃月饼会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甚至可能诱发酸中毒引起昏迷。 4.月饼是高糖、高脂肪食品。老人、小孩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吃多了可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 5.吃月饼会使胃酸大量分泌,使胃炎、溃疡病人的消化道黏膜进一步受损,还可能造成胃肠道出血。
6.月饼含动物油、植物油都比较多,多吃易引起胆囊收缩,由于胆囊炎患者有胆汁排出障碍,会引起右上腹痛,还可引起胆石症急性发作。 7.月饼较干硬、粗糙,肝硬化患者吃月饼时易将曲张的食道下段和胃底静脉的血管壁磨破,引起消化道出血。
8.吃月饼过多,会使脂溢性皮炎、痤疮患者的皮脂腺分泌增加,不利于脂溢性皮炎、痤疮患者病情缓解。 9.月饼含高糖,肝炎患者多吃月饼易形成脂肪肝,脂肪肝患者多吃月饼病情会加重,肝脏解毒功能也会被削弱。 “九大罪状”促使好多人都少吃月饼了。销量大大减少了。商家,你的产量不减少,能不亏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