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01|回复: 17

澧水童谣:儿时雅趣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9 21: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5816mzyillllhf8llvdf.jpg

    中秋的夜晚,金风送爽,月挂树梢。禾场上,我尾随母亲,母亲牵着弟弟,弟弟一步三晃,望着微笑的月亮,跟着妈妈边走边唱:

   月亮粑粑跟我走,一走走到南山口。
   我给月亮打烧酒,烧酒辣,买黄蜡。
   黄蜡苦,买豆腐,豆腐薄,买菱角。
   菱角尖,尖上天……”

151014m7irrou3ov97d4rd.jpg

    伯妈牵着元弟,也接着唱:

   月亮巴巴跟我走,大好月光好卖狗。
   捡个铜钱打烧酒,走一步,喝一口。
   拿块麻糖甜甜口,还留半块给小狗……”

151042fxyxzbddx8odox8o.jpg

    澧水一带民间,充满泥土气息的童歌,就是我们孩提时唯一的也是丰富的文化营养。记得“七坐八爬”的时候,我们就唱起了《推磨歌》。我坐在爸妈腿上,爸妈拉着我的两只小手,一前一后交替拐着,仿佛在推磨,有节奏地唱道:

   推咯磨,拐咯磨,推点耙耙吃哈哆。
   客来了,吃两个,客走了,筐到哆。
   隔壁王妈来借火, 一餐吃了十五个,
   肚子胀得不快活,半夜起来摸水喝,
   门闩碰到后脑壳……

    呀呀学语时,跟着爸妈唱:“芝麻小,果果多,两岁伢伢会唱歌。你唱歌,我唱歌,我的歌儿用船拖,?一拖拖到毛家坡,毛家坡上歌挤歌?……”
    稍能跑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唱童谣,经常占姐姐的便宜。和弟弟边击掌边唱道:

   金打铁,银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耳朵夹个缺。杀鸡儿,补不到,
   杀鹅儿,补半边,还有半边放在枕头边。
   猫儿含到踏板上,狗儿含到粪坑里,
   乌鸦琢到半天里。爹爹起来赶老鸦,
   给它屁股几响嘎

    或者唱“黄毛丫头,睡到饭熟。听到碗响,爬起来乱抢。抢个缺碗,吃一百碗。”姐姐毕竟大我三岁,不与我们一般见识。
   小伙计们多了,童谣也就进入游戏中。如《赶强偷》:
       齐:叮叮当当,喊门香香。
       甲:后头走的哪一个?
       乙:走的王大哥。
       甲:喝烟哒去,喝茶哒去。
       乙:不喝你的烟,不喝你的茶,只问你的北瓜有好大?
       齐:喔!赶强偷(小偷),赶强偷。

    炎热的夏夜,丝逢不动,热得喘气,我们喊《唤风歌》:

  天上风儿转,地下娃儿唤。
   唤得风下来,大家好凉快。
   风婆婆,树丫坐,我唤你,你下来。
   喔喂——


    一般游戏开头,往往推诿。这时《点将歌》派上用场了:“一点兵,二点将,三点四点楚霸王。有娘的,跟娘走,无娘的做强偷。”还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的就是他!”唱着歌,按一人一字点下去,最后一字落在谁,就归谁开头。

151426hv4jpg33vqa3quie.jpg

    渐渐大了,还调侃起新娘子来。新娘子哭嫁上轿,我们在一旁瞎起哄:“新姑儿上轿,撒泡大尿。”“灶里烧个大粑粑,新姑儿吃了打哈哈。”索性唱起“新姑儿新姑儿你不哭,转个弯儿就是你的屋。新姑儿新姑儿你笑一笑,转过弯儿就是你的灶。”最后跟着新娘花轿,伴随着锣鼓唢呐声齐声喊:“阿鹊尾巴长,舂米嫁姑娘。姑娘嫁,我也嫁,我给姑娘背伞把……”

151144k6xu26xwwhu9euzf.jpg

    比《倒歌》和唱《盘歌》不仅快乐,而且益智。如:

   哥哥十五我十六,妈妈生我我煮粥。
   爹爹娶亲我打锣,妈妈出嫁我挑货。
   我从嘎嘎门口过,嘎嘎还在摇窝坐。
   我从大伯门口过,大伯还在带婆婆。

    盘歌一问一答,下面这首歌一直刻在脑际里:

   抱鸡母,背把锁,
   上山去,看丈母。
   吃的么得饭,吃地红豆饭。
   么得红,朱红。么得朱,折蛛。
   么得折,鱼折。么得鱼,扁鱼。
   么得扁,马鞭。么得马,克蟆。
   么得克,高客。么得高,石膏。
   么得石,粮食。么得粮?车辆。
   么得车?风车。么得风?北风。
   么得北?湖北。么得湖?洞庭湖。
   么得洞?蛇洞。么得蛇?花蛇。
   么得花?萝卜花。么得罗?


    不耐烦了,回道“大锣小锣!”齐喊:“敲破你的狗脑壳!”一般是两个玩,从头开始说,说到最后一句,各自拿出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组成一个叉,向对方的头叉过去,叉到了算赢。这首童谣知识丰富,顶针辞格,朗朗上口,极易记住,如洞庭湖、湖北、扁鱼等地物名称就是首先在这首歌中知道的。

151111w8kds08xktrr4vev.jpg

      《打铁歌》也是两个孩子经常一块儿玩的,在娱乐中能知道一些实物和社会常识:

   打铁一,一根羊毛紧扎笔。
   打铁二,二月童子敲铜锣。
   打铁三,三月荷花对牡丹。
   打铁四,四月鱼儿一蓬刺。
   打铁五,五月龙船划端午。
   打铁六。六盘果子六盘肉。
   打铁七,七月鲜桃正好吃。
    打铁八,八个婆婆纺棉花。
   打铁九,九个和尚一路走。
   打铁十,十个猪仔来抢食。

    唱得最多又最好的,要数《拍手歌》了,我们乐此不疲,花样不断翻新。唱这种歌实际上也是唱歌比赛。开始是大人们和小孩拍唱:

   你拍一,我拍一,宝宝小手在哪里。
   你拍二,我拍二,妈妈和你说句话。
   你拍三,我拍三,宝宝身子翻一翻。
   你拍四,我拍四,爸爸教你写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宝宝肚子鼓一鼓。
   你拍六,你拍六,宝宝体操一起做。
   你拍七,我拍七,宝宝小腿踢一踢。
   你拍八,我拍八,宝宝学着爬一爬。
   你拍九,我拍九,宝宝屁股扭一扭。
   你拍十,我拍十,宝宝身体美又直。

    稍大,小孩们开始一对一的击掌对歌了,内容既有现成的,也有随心所出的。如互相勉励讲卫生:加强对动物的理性认识。到了读书时候,行为规范方面的《拍手歌》不胜枚举,也就不属于乡土之类了。
    至今还记得一首较长的童谣,有故事情节,知识性较强,幽默诙谐,也全是家乡方言俚语,照录在此,作为此文结尾:
151303zz1hu8q33wwug5uk.jpg

说白话,讲白话,说起胡子老伯呐。
三月三,种棉花,捡了棉花出棉花,
接进弹匠弹棉花。
早上吃的老北瓜,晚上吃的臭豆渣。
瓜是瓜,渣是渣,搞起弹匠火来哒,
扯砣棉花腰里扎。
隔壁王妈来点火,鼓起眼睛看见哒。
罢哒罢哒真罢哒,弹匠师傅你偷花。
弹匠师傅毛火发,我在腰里抠黄蜡,
哪个偷他乱棉花。

一下跑到厨房下,拿了一个拖拱耙。
扦呐扦,扦呐扦,扦根棉条粗又大。
纺啊纺,纺啊纺,纺了七天又七夜,
纺了鸡蛋大个纱。
鸡公生蛋果果大,把个廷子纺断哒。
杷呀杷,杷呀杷,扒了七天又七夜,
刚刚杷了斤把纱。
跑到街上去卖纱,先生是个萝卜花,
价钱一哈估飘哒,合了三毛八分八。
买了糯米转回家,热水泡,冷水发,
一下放到甑丫下。
烧了三个刺草把,就说糯米蒸好哒。
一下空到碓臼里,碓臼里,又邋遢,
鸡屎拂得几大把。
一下跑到灶屋下,拿了一个拖拱耙,
杵呀杵,扎呀扎,家伙小了不刹咔。
脱了裹脚和鞋袜,捅呀捅,踏呀踏。
丈夫一下看到了,劈头盖脑几耳巴。
打落两缕黑头发,姑娘哭着回娘家。
右手提的是脚鱼,左手提的是北瓜,
背上背的小娃娃,怀里揣的热糍粑。
跑到对面山坡下,天道又把细雨洒。
地下尽是稀泥巴,砰的一下跌倒哒。
北瓜往下滚,脚鱼往上爬。
又想上山捉脚鱼,又想下山捧北瓜。
背上娃娃哭妈妈,扯砣粑粑塌到他。
……

151327ap5n4vgae544ujw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9 2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唤起童年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9 22: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4: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您接地气的民俗回忆!这个实在!那些虚无渺茫不实在的东西我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6:0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越活越年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6: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儿歌!小时候都会唱,您收集得好全!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6: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儿歌! 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6: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犹新,滚瓜烂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6: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过去的童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0 08: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1:58 , Processed in 0.04329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