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41|回复: 14

好器皿方能烹出好美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 14: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8-2 14:10 编辑


      


        还记得前些年,电视上常可看到一条广告: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
      大约这“风帆”指的是一种蓄电池吧。每每看到这条广告,不由自主,便会想起做菜的器皿,恰如这广告所言的那般: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
      
      自然,美味佳肴,也得美的器皿方能作得出。
      人的一张嘴巴生来好吃,如同俗言所道:嘴巴两搭皮,只想吃好的。外边吃了好东西回来,心下便一直挂念着,刻刻刻不化。等闲下来没事儿可干时,便把吃过的美食仔细的琢磨上一番,想想那里边究竟放了些什么样的酌料,然后哩,自己买了材料回来,依葫芦画瓢,搁好砧板,剁,砍,片,刨,切……,接下来,自然是烧起锅儿,打上火,熬呢,炖啊,煮呀,煎哪,炒哇……。

      做出来之后,当然是‘杀猪宰羊,厨子先尝’。
      品尝次数多了,渐渐地,也就悟出一点道道:百样的容器,不管是铜的,铁的,钢的,铝的,还是不锈钢的锅儿,盆儿,无论是煮呀,炖呀,闷呀……,弄出来的那个味道啊,真就敌不上那看起来呆头呆脑,笨里笨气,土得掉了渣的陶钵钵,炖钵钵与砂锅锅哩!

      原先也想不透这其中的道理,到后来,听有道行的朋友一番解说,再加上看过些论烹调的书籍,似乎有些开了窍。
      按照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万物皆由土上出,土地生出万物来。
      老祖宗们使用了几千年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陶器,那也是由土巴捏制而成,只是得送进窑子内再用火一焙烧,方才变成坚硬容器,也才能装,能容,能煮,能烧……。世上各样的食物,都是从土里生,土里长出来的,即便飞禽走兽,那也是吃了这土地上生长出来的食物才能够长大。百样的食物,见了这泥土做成的容器,也就软的服硬的,硬的服了不要命的。再遇上了火,任你是块钢,是砣铁,也得化解成水。于是乎也,这陶土容器熬呀,炖呀,煮出来的那个食物呀,一个是快,二个嘛,味道也好。

      所以呢,先前的人,凡属是熬,煮,炖的食物,多喜欢选择这陶土容器来做。直到如今,乡下的老者,依然还存留着祖宗先辈们留下的习俗,家有红白喜事,但凡是鸡鸭鱼肉之类的饮食,都还是喜欢用陶钵钵,砂罐罐熬呀,炖呀,闷呀……。
      比如俺母亲那代人,逢年过节,没啥条件,大鱼大肉的办不到,但肉骨头还是得想方设法寻它根把回来,用来熬一钵炖藕,给我们改善哈生活,也解解馋气。
      老人家把筒子骨用刀背一把捶破,将肉骨头埋在砂锅底下,再将莲藕切成棱形的三角块子,一齐搁在肉骨头的上面,跟着撒上一调羹盐进去,再塞进一块桂皮,撒把花椒,将砂锅儿搁在煤灶上面,炉门子留下细细的一条缝儿,然后合紧盖子,留个火眼。
      做完这些,也就懒得朝它瞄上一眼了,任由它慢慢地熬呀,任由着文火去炖。

      那会儿年纪小,也不懂这些那些,俺只生怕那砂锅里头的水熬干之后,会烧坏锅底,没得美食吃了。于是乎,心里惦记着,生怕断了水。免不了时常跑过去揭开盖子看上一眼。可每回老妈发觉后,总要嘿(喝斥)上几句:“那砂锅是熬不坏的,只怕你揭上揭下的,莫失手把锅盖盖掉下来,打破了它啊!”

      这砂锅在炉火上煮了一下午,里头的莲藕早已经熬得滚瓜烂熟,粉嘟嘟的,一口咬去,面砣哒,吃哒还要想呢!每每这时,俺弟兄几个,早已是喉咙里头伸出爪子,急得莫奈其何。只好一边厢不停地咽口水嘛,一边厢等到老妈切些香葱,从坛子里扒一碗剁辣椒搁上桌儿,再一人舀上一碗炖藕,里面搁点子葱花,剁辣椒呢,自己看着酌呗。候到碗端在手中时,香气早已弥漫了整个室内。

      印象最深的是,过端午节,老妈包好了一大堆粽子,也是一齐搁在那大砂锅儿里头,放在煤炉子上,像熬莲藕一样,让它“横”(湘西语:久熬谓之“横”)起。常常是把炉门子关紧,只留下一条细缝儿,剩下一点点火苗儿,让粽子‘横’上一个通夜,根本不需理睬它。

      第二天一早,等我们从床上爬起来,太阳的光芒早已晒到了屁股上。把口嗽清,脸儿洗毕,桌子上已经摆好了剥毕的粽子。“横”了一个通夜的粽子,直炖得软软的,糯糯的,用筷儿挑上一撮白糖或者红糖,那一个美呀,香甜得令人直咂口水。

      打小起,砂锅瓦罐留给我的印象,那是刻在记忆里头,再也抹不去。
      直到背上书包,迈进学堂门槛,读到小学二年级时,有一回,上手工课,老师教我们用金刚泥巴(粘土),捏了两个湘西特产——大辣椒,又分别在外面粘上红纸和绿纸,便成了红辣椒和青辣椒。
      那天是星期六,只上半天课。放罢学,俺径直去了娄奶奶的茶馆。

      俺知道,父亲是这儿的常客。无事时,一群群的排古佬都荫在此处喝茶扯懒谈。那会儿正是枯水季节,上河没木排漂流下来。三朋四友经常你邀我,我接你,刹到娄奶奶的茶馆里,一呆便是一整天。这会儿要寻父亲,径去娄奶奶的茶馆就是。

      父亲拿着俺用泥巴拍出来的两个“辣椒,”,高兴得合不拢嘴巴。一边得意地向众位茶客炫耀俺的作品,一边大声吩咐娄二爷道:“从大砂锅里头捞几个囟蛋出来,外带几块囟干子(豆腐),今儿个老子要打赏俺的幺儿。”
      父亲和同桌的几位朋友,又切了些囟牛肉,打了几角酒,边喝边扯起闲谈。打那回起,俺才晓得,这大砂锅熬囟菜也是没的说。

      等到俺成了家,直想买这样一个砂锅儿回来,方便自己得了闲改善哈生活,却到处寻不到有这东西可买。
      后来哩,向做日杂生意的朋友一打听这才明了:做这砂锅耗费的力气多,工时也多,成本大嘛,利钱又小,没人干呀。再加上那个时候搞集体,做东西是按件计酬,小物件做起来挺快,耗时也少,没哪个自愿当傻瓜,拿起花花绿绿的钞票不挣。所以哩,窑场没人肯做,市场上自然没得买的。

      这砂锅久拖不至,竟成了块心病,弄得俺出差也到处打听,跑了好些个地方,可就是寻不着它。
      一晃好些年过去,砂锅在俺心底,始终是个结巴,解不开呀。
      
      前些年,有那么一天,俺在街市上无事闲逛荡,把双眼睛在日杂店面上睃来睃去,到底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啦!终究让俺给碰上有砂锅卖了,俺满怀欣喜与感叹,赶紧买了一个。
      回到家中,便把砂锅儿泡在了水缸里头。这一泡就泡了个把月功夫,才把它取出来,又寻了块砂岩头,里里外外,把这砂锅儿磨呀,研呀,直磨得灵灵醒醒(干干净净),接着,又抓了把生米,搁了些水进去,放在煤炉子上面熬了一个下午。呵喝呀呀!熬出来的那个粥哟,好喝得真是没得说啊!

      咱们常德这块地方,地处洞庭湖滨,俗称“湘西门户”,是块风水宝地,有山,有田,有河,有湖,物产丰富,无愧的‘鱼米之乡’呵呵。
      家底子一好么,人也就尤其的好吃。人呢,就是一张嘴巴生拐哒的!闻到香味儿想吃,听到好味道要吃,尝到美味之后,更是抓心抓肝地赶哈来吃!

      常德人有句挂在嘴巴边边上的俗语:“不想皇帝招驸马,但愿炉子炖钵咕咕嘎!”
      这话儿翻译过来,那就是:皇帝老儿请我当驸马爷呢,老子都不想去啊!老子别的都不想呢,只想着天天,餐餐,能有个炉子炖钵一把熬起,熬得炖钵里头的吃食儿咕咕嘎嘎直响,人呢,端上一杯杯米酒或者谷酒,慢慢些地喝呀,慢慢些地嚷呀(读:上声,摇头摆脑的样子),这就就行哒!世界上还有么得比这炉子炖钵还要好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4: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5: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乖巧方言连篇,接地气的佳作!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5: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好马配好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16: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忘了,还有“好车配风帆”哪!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7: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18: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美味佳肴,也得美的器皿方能作得出。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 20: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有道理!欣赏,问好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 20: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付蝶 发表于 2015-8-2 20:32
呵呵呵,有道理!欣赏,问好夏安!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07 , Processed in 0.0360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