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75|回复: 48

[杂谈天下]﹥曹植写七步诗,郭沫若不服,写了首反七步诗,世人给了一句评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8 07: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75224n19qdze1o877bdqd.jpg
[杂谈天下]﹥
曹植写七步诗,郭沫若不服,写了首反七步诗,世人给了一句评价
对于曹植的《七步诗》,中国人无人不知,上至八十老叟,下到七岁小孩,大概都能背得出来,尤其是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把兄弟相争的那种慷慨悲凉写得震撼人心。
  曹植写这首诗的案发现场大家也都知道。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当上皇帝后,对当初和自己争太子位的弟弟曹植还是不放心,想干掉他,但曹丕也没什么好借口,就给曹植出了道题,让他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写不出来就拜拜。曹植借着悲愤之情,七步之内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曹植的才华不用多说,南朝大诗人谢灵运有句名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这句话的重点也不知道是在吹曹植还是吹自己,但是曹植的才华是受到世人公认的。更有意思的是,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他的名作《诗品》里说,写诗这件事上,曹家三父子曹植乃上品,曹丕乃中品,曹操乃下品。
  这些都足以证明曹植的才华,而作为曹植的代表作《七步诗》,更是传诵千年。
  然而,近代有个人却表示不服,他抛出了一个让世人惊愕的观点。他认为曹植这个人才华一般般,水平也就那样,并且《七步诗》这首诗说明了曹植不理解哥哥曹丕为他做出的牺牲。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还写了一首《反七步诗》,要和曹植一较高下。
  曹植的原诗一共三句话: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里,萁的意思是豆茎,古人把豆茎晒干当做柴火用。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哥哥曹丕比喻成萁,烧出烈火逼迫自己,残害自己。这个比喻形象又生动,让人读起来觉得悲凉又震撼。
  但是郭沫若认为曹植这个比喻有问题,为了反驳曹植,郭沫若写了一首《反七步诗》,也是三句。这么说的: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这诗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煮豆子要用豆萁,豆萁烧成灰了,豆子才能煮熟。豆子煮熟后,端到桌子上成了美味,而豆萁成了灰,只能撒到田里当肥料。如果不是同根生,豆萁怎么会愿意牺牲自己?
  曹植把曹丕比喻成豆萁,是想说明哥哥对自己的逼迫之深,而郭沫若却认为曹丕正是像豆萁一样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曹植。一个哥哥当上皇帝逼迫弟弟的故事,竟然被郭沫若平反成哥哥为弟弟无私奉献的故事。
  郭沫若这首诗一出来,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因为曹丕逼迫曹植是历史事实,没有哪里能看出曹丕为了曹植无私奉献。郭沫若的这首诗挑战了人们的历史常识,更挑战了人们的情感认知,所以很多人认为郭沫若颠倒是非,不分黑白,甚至有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之嫌。
  说实话,郭沫若这种超常的思维逻辑,估计正常人都理解不了,包括小编我。
  最后说一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首《反七步诗》写于1943年,当时的中国文坛流行着一股厚古薄今、尊崇古人的风气,而郭沫若不以为然,他认为古人也不咋地,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叫《论曹植》,指出了曹植很多缺点。
  我们开头的时候说了,曹植在古代文学史的地位很高,甚至高于自己的哥哥和父亲,基本是得到公认的。而郭沫若认为必须要把曹植这个靶子批判一番,方能证明他的观点。他在文章里批评曹植恃才傲物,骄傲自大,放纵任性,等等。在文章的最后,他写了这首《反七步诗》当做结尾。
  在这篇《论曹植》文章的最前面,郭沫若写了一段序言,里面表达了自己做学问的态度。郭沫若说:我研究历史人物,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我的好恶标准是什么?一句话概括:人民本位。
  郭沫若确实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思维,他这么“以人为本”的学者,后来连自己是谁都不认识了。

【素材\网络 ☆ 转载\寿喜老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8: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8: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文人的另类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9: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丶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9: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我也曾听说过,但没这样详细。读了此文,大开眼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9: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认为,郭沫若此举,确实有哗众取宠之嫌。他是研究历史的,对曹植当时要表达的心境是非常清楚的。明知而故为,显然是想显示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9: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不尊重事实的人,我不喜欢。难怪他把李自成归宿搞成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9: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确实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思维,他这么“以人为本”的学者,后来连自己是谁都不认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09: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6 13:08 , Processed in 0.03636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