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17|回复: 23

澧县:学习与了解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6 16: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秀英 于 2019-1-27 16:34 编辑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发展。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徽秦合流   
   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目,表演风格,各有其长,故时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之誉。四大徽班除演唱徽调外,昆腔、吹腔、四平调、梆子腔亦用,可谓诸腔并奏。在表演艺术上广征博采 吸取诸家剧种之长,融于徽戏之中。兼之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自魏长生被迫离京,秦腔不振,秦腔艺人为了生计,纷纷搭入徽班,形成了徽、秦两腔融合的局面。在徽、秦合流过程中,徽班广泛取纳秦腔的演唱、表演之精和大量的剧本移植,为徽戏艺术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京剧贵妃醉酒》。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嗓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7: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帖丶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7: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增长知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7: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京剧知识真不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7: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扩眼界,增知识啦!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8: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欢迎交流,遥致冬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8: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19: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如指掌说京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20:4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  因为喜欢京剧  所以学习京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6 20: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9:52 , Processed in 0.0369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