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587|回复: 129

毛主席六用“空城计”[四]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7 09: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汉平 于 2019-1-27 10:21 编辑

      转者按,“空城计”取自《三国演义》,具有一定文学色彩,乃妇孺皆知的计谋、家喻户晓的故事。没想到,艰苦的战争年代里,这个鲜活于文学作品的空城计现实中再现!战争年代,毛主席将空城计这个古老计谋用一次还不够,还出神入化用了六次,其胆略与智慧可谓旷绝今古。喜欢此故事,且听一个一个道来。寓看于乐,不忘共和囯缔造者毛泽东!
毛主席六用“空城计”,一次比一次神!

2019-01-22 11:52:16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佚名
四用空城计:赤手空拳镇顽敌

     [接上页]朱德得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处在前有黄河、后有数万追兵的险境之中,万分焦急,打电报建议中央立即过黄河。彭德怀派人送信,也建议迅速过黄河。

  此时,毛泽东在曹庄的一个窑洞里正召集会议,研究行军路线。

  “敌人已经从北路、南路、西路包围过来……”任弼时不无焦虑地说,停了一会又说,“德胜同志,看来只有向东走了。”“我有话在先,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现在,屁股后面有七个旅的追兵,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过黄河呢?”毛泽东的话很坚定。

  周恩来连忙说:“主席,我们要过前边的葭芦河,不是过黄河。葭芦河只是黄河的一个分汊。我们过了葭芦河,回旋的余地就大了。”

  毛泽东对周恩来的解释,依然没有做出反应。

  这时,侦察员飞马来报:刘戡冒雨从乌龙铺出动了。

  毛泽东说:“既然敌人这么积极,我们动身吧!”并让任弼时传话:“继续顺河东上。”

  茫茫的雨夜里,中共中央机关好不容易摸到了葭芦河边。几天来连降暴雨,葭芦河水骤然猛涨,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几里地外就听到了轰鸣声,令人望而生畏。

  “过不去了!大水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大家纷纷议论着。

  侦察员又报:“敌人已到曹庄,继续向我们逼近。”

  子弹在耳边呼呼地响,几个战士应声倒下。敌人的先头部队已占领了附近的山头。担任阻击任务的警卫部队只有两个连,是二百人对付几万敌人。

  刻不容缓,任弼时派人找来了几只羊皮筏子。于是,在灰蒙蒙的天色下,十几名水性好的战士,在一片助威声中登上羊皮筏子,在波涛中拼命地划。可一下子,连筏子带人全被卷进了激流,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向东的路走不通了。

  敌人就在眼前。

  “烟!给我拿烟来!”毛泽东伸出手轻声地说。

  “烟,你有烟吗?”大家互相问着。

  毛泽东这些天戒烟了,身边的工作人员没有准备烟。况且,连日来大雨不停地下着,人们都成了落汤鸡,哪里去找烟呢?

  “德胜同志,我……我这里还有烟,有火柴……”

  马夫侯登科终于小心翼翼地找出了那个小油布包,在别人的帮助下为毛泽东点燃。

  毛泽东大口大口地吸着。

  大家的心也跟着烟头一闪一闪地跳着。

  忽然,毛泽东把烟头一扔,掷地有声地说:“决不过黄河,放心跟我走!”

  他扫了一眼山头上的敌人,迈开大步,顺着河堤,向北迎着敌人几万支枪口走去。

  大家惊呆了。

  空气凝固了。

  警卫员猛然醒悟,跑上前去保护,可被毛泽东喝退了。

  毛泽东就这样泰然自若地向前走着。

  队伍也紧随其后,排成两队走着。

  这时,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敌人几万追兵呆若木鸡地看着毛泽东,几万支枪哑了。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大摇大摆地在几万敌人的目光下走过去,二百米,三百米……直到消失在远方,才听到激烈的枪声,但没有人追来。

  这是毛泽东转战陕北最惊险的一幕。

  几十年后,李银桥仍记忆犹新地说:“那简直是令人不敢相信的!当时胡宗南的追兵四五次追上我们,都是这样……”

  毛泽东率队顺利地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他仰望云雾缭绕的山峰,对大家说:“上山吧!”毛泽东走在队伍的前面。

  任弼时大声告诉队伍后的王参谋,把上山的痕迹抹掉,以免敌人摸到我们的行动路线。

  毛泽东听后转过身子说:“没关系,你们就在这里竖块牌子,写上‘毛泽东由此上山\\\\\\\'!那些蠢货也毫无办法。”.

  王参谋摇摇头说:“不行,敌人离我们这么近,说到就到,太危险了。”

  其他人打趣道:“刚才是刘戡在睡觉,我们在他眼皮底下过来了。现在醒了,肯定要追的……”

  毛泽东将手中的棍子往地上一戳:“给我竖,我叫他追,就怕他没这个胆子!”

  周恩来明白毛泽东的用意,对他们说:“你们照德胜同志的意见办吧!”

  毛泽东走到山顶,听到山下传来的枪声,立足道:“是敌人来了吗?”他边说边找了块石头坐下,轻松地说:“好吧!我等着,我要看看刘戡是个什么鬼样子。”

  过一会儿,侦察员气喘吁吁地上来报告:是对岸的民兵在打枪。

  毛泽东站起身来说:“没有事,我们再走!”

  这时,侦察员又报:敌人追到山底下,看到了“牌子”,怕中埋伏,没有上山来。

  上山后远眺,葭芦河宛如一条银色的飘带,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一阵凉风轻轻吹过,大家感到格外清新惬意。此情此景,让大家不约而同地哼起了《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在白龙庙住了一夜。第二天,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顺利地渡过了葭芦河。

  这时,刘戡率七个旅的追兵赶到河边,他们正想方设法要过河之际,河水突然猛涨,冲走了不少敌兵。大水挡道,刘戡只好望河兴叹。

  天黑下来的时候,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来到杨家园宿营。

  当夜,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研究在沙家店地区歼灭钟松部的作战方案。

  8月14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迅速向沙家店地区行进。

  8月17日,彭德怀打响了沙家店战役,死死围住了曾受到蒋介石嘉奖的、骄狂至极的钟松。经过三天两夜的激战,我军全歼钟松的36师6000余人。

  8月21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和各大军区首长,讲了西北战场的大好形势,西北野战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8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转移到葭县的朱官寨,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11月,来到米脂县的杨家沟,在这里召开了中共中央的“十二月会议”,制定了“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具体行动纲领。

  1948年3月10日,周恩来在杨家沟的一个小操场上,向中央直属机关的全体干部郑重宣布:一年来,敌我力量的对比已经起了根本变化,中央坚持在陕北的任务已经完成,为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党中央决定东渡黄河,前往西柏坡与中央工委会合,共同完成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

  1948年3月23日,一个永远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是毛泽东转战陕北的最后一天,也是陕北人民欢送毛泽东等东渡黄河的一天。

  之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同来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在这里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09: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点赞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0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点赞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9: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翁 发表于 2019-1-27 09:16
拜读佳帖,点赞问候!

谢谢首席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翁 发表于 2019-1-27 09:16
拜读佳帖,点赞问候!

谢谢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人都没有毛主席的胆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毛主席才能这样无所畏惧,只有毛主席才能用兵如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0: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毛主席就能打胜仗。执行实施毛泽东思想,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9-1-27 10:07
任何人都没有毛主席的胆略。

谢谢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10: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19-1-27 10:08
只有毛主席才能这样无所畏惧,只有毛主席才能用兵如神。

谢谢关注和支持及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2:06 , Processed in 0.0338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