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44|回复: 11

太极拳健身健心与养生治病 【11】 胡承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0 10: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极养生 于 2019-3-20 10:08 编辑

【接10】               第七节 运动系统的健康

       运动系统涉及到太极拳中的步、柔、圆、整。
        步,就是太极拳运动中人体下肢的运动。整,就是运动中的整体性,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头、躯干、四肢在每一拳式动作中都要进行运动。柔,不是单纯的软瘫飘浮,而是有韧性的软,如“水之波旋转”。圆,是指人在练拳中,躯干和四肢呈现的是自然的弧形生理弯曲,而不是故意挺直或伸直的形状,运动中肢体动作的弧线形轨迹又是由肢体的关节为轴螺旋缠绕而形成的。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这就是说人体的下肢机能的衰退是人老化的明显征兆。而太极拳又是如此重视腿部的锻炼。在依靠自身负荷的前提下,通过比平时走路的重心降低和单腿支撑时间延长并与上肢动作配合协调的办法,使得太极拳在不显乏味之中,加强了腿部的锻炼。足部的左旋右转、外撇和内扣、提起和下落等,极为有利地活动了踝部关节。再者,足部落地的一般顺序是(跟步、退步、侧行步、碾步、插步等除外),足尖由自然下垂变为上翘,然后足跟——脚掌——脚趾依次落地。足跟首先落地,踝前方肌肉保持稍长时间的背屈,接着发生缓速弓、屈,起制动调节作用的小腿三头肌收缩,股四头肌进行缓慢的退让收缩,控制重心的移动。这对预防老年人走路因脚触异物而发生的跌倒是很有帮助的。因为这类跌倒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前脚掌先行着地接触地面凸出的物体(如石头等),再加上移动不够灵活,难以维持稳定姿势,使得已经前移的重心失去了支点而引起的。此外,在进行太极拳练习时,人的左右下肢的骨骼、肌肉和韧带得到的是较为均衡的锻炼,这就有益于左右下肢力量的平衡发展,增强人的稳定性,也同样有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跌倒容易引发骨质已处于老化的老年人的骨裂、骨折等损伤。因此,太极拳注重下肢的锻炼,间接地,对于降低老年人的骨折发生率,延缓老年人下肢机能的衰退等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太极拳运动可以说是一种全身运动。“一动无有不动”,这是太极拳谱中说到的。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不仅下肢在动,上肢也在动,还有躯干和头部的动。运动就离不开关节的参与。日常生活中,人体的关节在“弧形”的运动轨迹上进行着屈、伸、内收和外展的动作。关节在太极拳的全部动作中也是在大小不同的“弧形”路线上进行着比日常生活活动幅度更大,经常变换张力和收缩角度但无伤害的屈、伸、内收和外展动作。即使是在动作定势时,四肢也非故意挺直,而是略带弧度的自然伸展,再者,柔和的太极拳要求人体的关节在运动时要“肌肤骨节,处处开张”。这对于防止肌肉紧张,保障气血的流通是非常有益的。练拳中松开的关节在微屈的状态下,在肌肉与骨骼不断地旋转运动中不仅加大了关节的活动范围,而且使得组成关节的关节襄、关节腔、关节面、关节软骨和关节韧带得到温和的锻炼。这对于并无直接供应营养的关节软骨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太极拳运动中对关节软骨所产生的“挤压”效应,使关节滑膜附着区血管中的血液和关节襄中关节液微量地被软骨“收入”,关节襄在太极拳运动中分泌滑液的机能有所增强,利于关节的活动。所以,太极拳运动不仅不会对关节造成任何损害,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关节的稳固性、灵活性和柔韧性。这对于关节炎症的消除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处处动,处处弧,可谓太极拳的又一靓点。太极拳的动作与平时生活中以摆动性为主的动作方式不同,太极拳螺旋缠绕的动作特点使得躯干与四肢在或平面或空间的大圆、小圆、椭圆、半圆、弧性或螺旋的路线上进行运动,全身各部分的肌肉群和肌纤维在太极拳的弧性运动中进行反复的旋转,上行为旋腕转膀,中行为旋腰转脊,形于四枝,下行为旋踝转腿,达于趾端。螺旋、圆润的动作路线在每个动作的起点和终点之间加长了动作的路程,肌肉在行程中会得到更多的拉长拧转,使肌肉的弹性和力量得到了锻炼。在强度适中或较小的太极拳运动中,参与运动的全身肌肉需要比平时更多的能量供应,这在心脏的供血量适当增加和体内血液的分配中就可以实现。此时,骨骼肌的血液供应较平时有所增加,在满足骨骼肌细胞工作需要的同时,改善和增强了肌肉的营养。肌肉在收缩和舒张中不仅增加了自身的营养供应,对附着肌肉的骨骼还产生牵拉的作用,带动骨骼产生围绕关节的相应运动,这又使得骨的血液供给比平时要充沛。新陈代谢加强,利于血钙向骨肉输送和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机能发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有利于提高骨的抗折,抗弯、抗压和抗扭转的性能,对骨折后续治疗不失为一项安全有效的处方。
       例如参加太极拳练习七年以上的老年人与同龄人参加的散步、门球,保健功运动的对比,开目单足站立的时间要高出13.6秒,闭目单足平衡能力也高出2.5秒。
       太极拳运动中退步,即下肢运动的独特要求,使得两侧单腿轮流较长时间地负载体重是下肢肌肉力量增长的直接原因。我所教的一位拳友,原来上五楼要歇两次,通过五年多的太极拳练习,现在一口气可以登上十二层楼,也不觉得吃亏。这表明这位拳友腰、下肢、胯等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伸展能力及弹性增强,人的体质整体增强。
         综上所叙,太极拳运动健身是不可质疑的,太极拳健身功能的“根基”是融汇在太极拳家们的著述之中,流淌于太极拳运动实践之中。心、静、意、连、形、松、气、缓、步、柔、圆、整,就是对太极拳运动健身原理的高度概括,太极拳运动健身的奥妙就在其中。【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1: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意、连、形、松、气、缓、步、柔、圆、整,就是对太极拳运动健身原理的高度概括,太极拳运动健身的奥妙就在其中。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1: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1: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4: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赏佳帖!给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4: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澧网友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4: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静、意、连、形、松、气、缓、步、柔、圆、整,就是对太极拳运动健身原理的高度概括,太极拳运动健身的奥妙就在其中。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5:38: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帖受益,难得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1 05: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0:15 , Processed in 0.03499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