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08|回复: 44

太极拳健身健心与养生治病 【15】 胡承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9 1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极养生 于 2019-3-29 11:10 编辑

【接14】                太极拳与养生
第一节 何谓养生及养生术

       自古以来,养生,也称摄生。它与“治未病”大体义同。“治未病”有两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用现在的语言讲,养生就是养生发、养生机,生机就是希望,就是未来。生是最重要的,养的就是这个“生”,养生发之气。
      养生术就是养生的技能、技术。它是中国灿烂文化中一颗耀眼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是战国时期《却谷食气》篇和《导引图》《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又《庄子、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而刘安《淮南子》内篇载有“六禽戏”“闭四关”及“梳发功”。东汉华伦在公元190年间,进一步总结整理出“五禽戏”,模仿虎、熊、鹿、猿、鸟的动作。可见在上述文字及图画记载之前若干年,这些健体养生之术早就有了。至于无文图记载,仅有传说的中国功夫养生术,就更多了。
      (注:《却谷食气》、《导引图》,是1973年中国考古队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挖掘出土的书帛画重要文物。据考古专家评定,书画的著作都在公元前400年前后。《导引图》彩绘44幅,更是极其珍稀的现存最早的体育健身图。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太极拳的原始雏型。)
       其后大概在唐朝,民间出现了道家行气引导述的文(坐姿)、武(立姿)两种“八段锦”较为系统的健身术,并发展有“十二段锦”、“二十四段锦”、“百段锦”等。北宋时期民间出现了独特奇妙的武当气功“内家拳”,以养生防身,气力绵缠为其特点。明朝和清代,民间武术发展更上一层台阶,产生了太极拳。
       纵观历史,可知养生术在不断进步,由简单到复杂,由仿生到创新,由分立散手到连贯套路,生生不息,发展繁荣。太极拳的产生是养生术的高级阶段。迄今已发展成了举世瞩目的,全球性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太极拳文化运动,为世界人民的健身养生增添了新的篇章。

第二节 太极拳是养生之宝

      唐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家孙思邈,医法高尚,医术精谌,学识渊博,著述宏富,被世人誉为“药王”。唐太宗赐他“名魁大医”,宗徽宗赐他为“妙应真人”。孙思邈活了106岁,在中国古代百岁长寿老人中,他是最负有盛名、最有代表的一个。
孙思邈经过亲身体验,对存神炼气的认识是:“右十八势,若是老人日能依此三遍者,一月后百病除,以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多疲乏”。孙思邈活了106岁高龄,就是他长寿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孙思邈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意思是锻炼身体要注意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宋代周敦颐《太极图说》记载:“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五行——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王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两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解释世界和探求自然规律的一种自然观和方法论。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五行学说不仅用于归类推衍自然界万物,更重要的是以相生、相克等关系来探索和阐释复杂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自我调控机制,这就是五行学说的精华所在。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
       古人把各种具体的事物用五行归类。人体的五脏配五行:肝之性喜舒展而主升,故归于木;心推动血液运行,温煦全身,故归于火;脾主运化,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故归于土;肺主宣肃而喜清洁,故归于金;肾主水而司封藏,故归于水。
       太极拳动作柔松圆活,快慢适度,虚实分明。打拳时按套路调整身体的姿势,进行招式动作,是练形。通过意守,使意念归一,排除杂念,调整心理活动,清静养神。中医学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通过调心养神练形,可调整脏腑的功能,调节气血运行。神能驭气,气行则血行,气血通畅,阴平阳秘,五行相生,脏腑安和。
        打太极拳的养生意义在于调整气血,柔筋建骨,疏通经络,调动内气运行。通过肢体的运动,使五脏安和,内外协调,整体功能得到加强,此为养生之道。【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1: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的[太极养生]即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操作,为你点赞!提一点建议,一次性发贴內容不要太多,可以一个一个专题的发,也可以一节一节的发,仅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1: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1: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治未病”有两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用现在的语言讲,养生就是养生发、养生机,生机就是希望,就是未来。生是最重要的,养的就是这个“生”,养生发之气。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2: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2: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3: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练太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3: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9 15: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20:37 , Processed in 0.0350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