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73|回复: 16

忘情水(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8 10: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前篇)当童年时光随着涔河东去,最终汇入太平洋的时候,堰垱昔日的辉煌和风采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荡然无存。前者,自然规律,后者,规律不自然。

u=2459521861,1912728008&fm=21&gp=0.jpg

       堰垱养育了我26年,我再也不好意思让其养育下去。为了自己的脸面,为了报效堰垱,我不得不向堰垱、向涔河一一深鞠三躬,义无反顾地走到了浩瀚而清澈的沅水边。虽然弹指间30年过去了,但那张比今天博士文凭还值钱的大专文凭和从政20多年的得意,却改变不了我农民的本性,堰垱让我魂牵梦绕。然而,浮躁和忙碌,回家的路每年也只走一两次,且行色匆匆。6年前,富裕了的乡亲们进了城,闲聊中得知村里村外都种上了棉花。我想也是嘛,种植权是农民的,种棉比稻合算,当然乐而为之。是两年前的一次返乡,让我恍然大悟,增添几许迷惘和伤感。
      这,应当感谢老望和茂华叔。

u=1557984846,2256356494&fm=21&gp=0.jpg

      落花时节好还乡。
      腊月初二,茂华叔收儿媳,我居然回去了。以往,家乡诸如此类活动我都只打个电话搭个人情,无论是姐姐们的生日,还是侄女结婚。可这次一反常态,竟毅然决然地前往吃酒,并前所未有的住下了,还住了两晚。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我要游山玩水去,去拜访那堰,那垱,那渠,那河……
      想当初,我们大队党支部一班人,风华正茂,血性方刚,身先士卒,披星戴月,组织和带领1000多社员战天斗地,何等壮观,何等豪迈。冬修时节,壮劳力们远征县、乡水利工程,捷报频传,年年夺冠;后方又何曾示弱?老弱妇幼见缝插针,不仅修整扩容堰垱,而且还先后修起了两条水渠,引进石公桥水库和山门水库之水,保证了1400多亩双季稻水旱无忧,年年丰收。

   u=4008326313,296868088&fm=21&gp=0.jpg    
u=4113919445,1341090314&fm=15&gp=0.jpg

      老望,这位时任支部委员、十二生产队的指导员,以后担任支部书记10多年,也是我家乡的挚友,他陪我一路走去。他依然那样热情豪爽,纯粹就是一名活脱脱的资深导游,指指点点,滔滔不绝,赞赏中显埋怨,追忆里现伤感。我满腔兴奋,一路的惊叹,一路的感慨。昔日田间宽阔硬实的田埂早已成为历史,我一不留意踏空一脚,掉在田里,        踩着几根油菜苗。放眼望去,哎呀!一丘接一丘的油菜苗子。
        “绿肥呢?怎么不见红花草子?”我惊呼道。
        “还种什么绿肥呢!种了也白种!”老望不经意地回答我。
        “没有绿肥,怎么插早稻?”我急切地问。  
        “连一季稻都插不了,还插什么早稻哟!只能种棉花叻!”听得出,他的回答轻松中凸显大半伤感。
       老望见我迷惘,“老伙计,没有水,怎么插水稻呀!”
       “过去都是稻田,怎么会没水?”
       “30年没修整,30年没挑泥巴了,堰垱淤塞了,哪里有水哟!你看吧!”

u=605688576,225710642&fm=21&gp=0.jpg


       眼前就是胡子堰。革命草顽强地显示着它的革命精神,从周岸干涸处盘踞下去,经过浅滩直到堰中那一片浅水。不知名的树枝、柴草和废弃物间杂其中,两条小狗在干滩上嬉戏,一群母鸡争相觅食。我一个小石子扔过去,刹那翻起浑浊的水花。这几乎就是一口干涸的堰。此刻一种莫名的思绪油然而生。胡子堰是鸡公冲的当家堰,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容积6000多立方米,千百年来默默无闻地保证着60多亩稻田水旱无忧。
        “80年代初土地承包后,劳动力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来……。全村大小100多口堰垱都基本上和它差不多,许多都可以改成田了!”老望解释着。
       “石公水库、山门水库的水呢?”

u=2522750710,2001884161&fm=21&gp=0.jpg

       “唉!渠道断裂,杂草丛生,泥砂淤塞,10年前就引不进水了!”
       接下来寻踪的结果完全证实老望的话。
      从1958年开始,人们浴血奋战一年之久,并付出生命代价,在我村筑造起石公桥水库。它是澧县最大的小Ⅱ型水库,也是我村最大的垱,库容近500多万立方米,灌溉着1万多亩农田。每当干旱的时候,清悠悠的库水从灌渠里哗哗地流进我村1000多亩稻田。
      山门水库是从太青发源的,石公水库是它藤上最末的一个瓜。从1976年冬开始,我们从山门水库干渠沿驮背岭至一生产队,开挖修筑了一条渠道,不仅解决了水田供水不足的问题,而且让沿线几百亩旱地也可随时灌溉。
      悲哉!任其断裂,任其淤塞,任其干旱?……我不能简单地说今胜昔或今不如昔。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万事古难全。也无须把酒问青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那一望无际的棉花地,就好像自己已经置身了澧阳平原!毛先生非常重旧情,是一位亲民的、长远的、可交的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毛老师有割不断的家乡情丝,真是性情中人。好文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5: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会长对家乡的情感很深,对多年的变化也感到一些惊奇。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5: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的涔河水对您来说既是为了生活使然的忘情水,也是催生你眷恋故乡的思情琼浆玉液。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乡的怀念,对儿时生活i的回望是一种美好的情愫,也是一种人性的高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5: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哉!任其断裂,任其淤塞,任其干旱?……我不能简单地说今胜昔或今不如昔。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万事古难全。也无须把酒问青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5: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哉!任其断裂,任其淤塞,任其干旱?……我不能简单地说今胜昔或今不如昔。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万事古难全。也无须把酒问青天。


這段话,我读出了作者内心的苍凉和些许的无奈。其实你也是可以大声的说出来的。当年那些渗透了你的汗水和心血的惠民工程,是那个时代的为民杰作,被今天的“超越”给毁了。您的心在滴血,至今仍然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不是更是悲哀吗?他们想象当年一样旱涝保收已不可能。您说出来,也许内心会好受一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您写的是澧县?堰垱,开始以为您写大堰垱掉字了,原来是堰和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21: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个人都有家乡情节,无论他走出家乡后有多么富有或是潦倒,欣赏美文,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9:50 , Processed in 0.07769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