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应运 于 2019-4-30 08:24 编辑
文/夏应运宋玉故里寻情记
阳春三月的一个清晨,太阳刚露出红红的笑脸,宋玉和他的三个弟子就驾着轻风,踏着五色祥云上路了。他们今天一行的目的地就是宋大夫的故里——宋玉城。 还在半空,放眼望去,就看到家乡的田野一片金黄,久违的油菜花香扑鼻而来。宋大夫又把手中的长鞭狠狠的甩了两下,口中不停的吟着:“喜哉!春之气也……”今天,他格外高兴,沉积了千百年的伤春感觉全被兴奋劲儿冲刷的一干二净。临行前,文魁星主用十分信任的口吻对他说:“宋大夫,听说故国正在一日千里的变化,经济腾飞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我们正在筹划编辑一本《故国风物大观》,希望你此行故里采风,当好开路先锋。”“快看,前面就是宋玉城!”弟子子春大着嗓门高声地叫着。宋大夫赶紧顿住云头,降落在门前马路上。 新宋玉城离旧城不远,进入大门便是宋玉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宋玉雕塑,四周是各式各样的花圃,花圃里的花儿正在竞相开放着。花圃边上是诗屏和字屏,刊载着宋玉的诗赋和古今文人墨客赞赏宋玉的字词。宋玉久久的伫立在一块诗碑前,仔细审视着唐朝诗仙李白的一首赞美自己的律诗: 宋玉看到这些,心中又是惊喜,又是惭愧。惊喜的是几千年来,自己还受后人如此的尊祟;惭愧的是自己当时有许多还做得不够。接着,城管主任把宋大夫请进了城堡,城堡是一座几千平米的方形的楼房,共有四层。第一层是餐厅,餐厅分有主厅和若干个小厅,还有贵宾所用的专门包房。第二层是休闲娱乐厅,结构布局和一层类似。第三层是大小会议室,中间是一个大会厅。第四层是陈列室、阅览室、展览厅。宋玉仔细地参观了陈列室,他首先看到的墙上挂着的巨形条幅,一幅幅装表得极精致。最显眼的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九辩》,他仔细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眼眶湿润了。又把自己带回了两千多年前,他被小人暗算后驱逐到云梦后,用血和泪写成了这篇巨作。几个讲解员用普通话分别讲解了每一展区的展品。宋玉不时寻问古今翻译。看完陈列室的展览,已经是小中午了。宋玉一点也不觉得饥饿和疲劳,还要坚持参观放舟湖,看花山。放舟湖里早已是满湖荷叶连天碧,映日莲花遍湖红。莲农们划着小舟在荷叶里来回穿梭采摘莲蓬;岸边,一群钓者一字排开正在举行钓鱼比赛,钓得最多的要数黄花鱼儿。看花山下一片金黄色,走近一看是一大片油菜。宋玉感到奇怪的是那一棵棵油菜像一棵棵小树苗,又粗又壮。农民讲解员给天使们生动的介绍了农民父子沈昌健栽培杂交油菜的动人事迹,宋玉和他的弟子们个个热泪盈眶。看花山上种植了百亩樱桃,那樱花烂漫,染红了整座看花山。随着导游,宋玉一行人来到了宋玉墓前,他伫立在那座又高又大的墓前,感慨万千,看到墓碑上的玉字抹去了一点,心中不是滋味。其实宋玉在天庭早知此事,那是两千年前,他刚来到天庭。玉帝专门宴请他,看到宋玉被人们如此爱戴,而且对赋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宴会上玉帝亲封宋玉为赋王,并排雨神将其墓碑上玉字的一点抹去。宋玉再次在心底感谢这里的人民和玉帝。 中午,宋玉城负责人专门设宴款待这位久违的客人,席上都是他最喜欢吃的黄花鱼、黄花菜、放舟湖中刚采来的莲子做成的羹汤,还有野棱、野芹……席间,他们边品着宋玉酒,边谈论着古今的变化和感慨。 午餐后,来不及休息,临澧县宋玉研究学会会长听说宋玉回故乡,邀请宋玉到学会给会员做专题报告。当专车路经文塘时,文塘街上人声鼎沸。因为这里的人们听说宋大夫寻访人间,都想亲眼目睹这位大夫的光辉形象。看到“文塘”两个醒目的大字,又勾起了千年旧事:那是宋玉刚过世几年,秦始皇灭掉了六国,来了一个焚书坑儒的运动。他的弟子子春、子夏、子秋和当地百姓为了保住宋玉和屈原先生的作品,不得不在一个池塘里挖了个大洞,然后用封闭的木箱装好,涂上生漆。最后用石灰、木炭、硫磺、糯米之类严密封好洞口,再将池塘灌满水。才将这些文物完好的保存下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口塘便称之曰:“文塘”。宋玉将车窗打开,不停地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来到宋玉研究学会会议厅,大厅里早已座无虚席,连走廊里也挤得满满的。主席台的中央给宋大夫空着,两旁坐着会长和委员。这次参会的有常德市各县代表,其中临澧县学者最多,湖北宜城的代表听说宋玉返回故里后,也专程乘飞机赶到会场。宋玉在一片掌声中请到了主席台正中座位上。宋玉刚坐好,只见湖北宜城代表抢先提问:“宋大夫,您究竟出生在哪儿?在哪儿生活时间最长?您葬在何处?您自己认为该算哪里人?”一连四个问题都是关于他的身世的。宋玉不紧不慢的答道:“我出生在宋国,从小我的国家就被楚国灭掉,我随家人来到楚国,随着楚国逐渐衰弱,国都南移至申鸣城。后因小人谗言,我就被驱逐到襄王赠我的封地,云梦即宋玉城,在这里我生活了三四十年,寿终正寝在宋玉城(今临澧县南),我个人认为我是标准的安福人。”接着有学者问“《招魂》是不是您老的作品?”,宋玉说:“《招魂》是楚襄王一旦偏信小人后,国家逐步走向衰弱,然后像失去了头魂,我便写了《招魂》一赋。结果还是没有把楚王灵魂招回,当时心中十分内疚。”接着有学者问:“您还写了哪些作品,在哪里创作的最多?”他笑笑回答说:“我写的作品很多,如《九辩》、《大言赋》、《小言赋》《风赋》……”一口气讲了三四十多篇作品。他深有感慨的说:“我在云梦创作的作品最多。”在坐的学者听后心中都充满遗憾,有好多作品是第一次听到,可惜没有保存下来。问题越问越多,会长看看时间吃紧,连忙安排宋大夫给大家讲创作骚体诗和赋的基础知识和创作技巧。讲者讲得口若悬河,听者听得如痴如醉。 夜幕渐渐降临,宋玉在研究会领导的陪同下,漫步在滨河大堤上,诗意公园是他们的第一站,当看到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琼楼玉宇时,他口中赞叹不已。那火红的杜鹃,粉红的樱花,洁白的玉兰,金黄色的橘花在彩色灯光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那高大的香樟,一人多高的各种灌木参差有致。那小草儿和树叶上的露珠,在夜灯的照耀下闪闪发亮。这些美景正如诗如画,和诗意公园中或三丈一诗岩,五丈一诗崖,相得益彰。那诗意公园的宽敞处有几处诗墙,宋玉仔细的再次拜读了先生屈原的《橘颂》,又来到另一诗墙边看看自己的作品《对楚王问》。看到这一切,他深深的感受到安福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楚文化传承和弘扬得最好的示范地。 滨河大堤上散步的人你来我往,或三五成群,或一个两个。那一对对情侣手挽着手,肩并着肩;那老奶奶用童车推着小孙子,嘴中不停吟着儿歌;前者呼,后者应好不热闹。尤其是那些健身的中国大妈,隔三五十米就会有一个方阵,她们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宋玉看到她们那娇健的舞姿,虽然没有《阳春白雪》那样高雅,但远远超过《下里巴人》那样低俗。宋玉一行不知不觉来到月亮岛,看到月亮岛那一栋栋高楼大厦,看着那些建设者们正在夜灯下,拌着机器的轰鸣声夜以继日的操劳着。宋大夫由衷的吟出了一首《美兮,建筑者们》。 月亮出来了,皎洁的月光和滨河上那一条条彩虹桥相互辉映,宋玉临凡一天,一刻也没有休息,但没有一丝儿倦意。让他感受最深的是:现代人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好,他像一首诗,诗意浓浓,充满着无限生机。他像一杯酒,酒香而可口,令人陶醉。这人间的春色即使千只眼也看不完,赏不够。时间过得太快,夜深了,宋玉一行人才恋恋不舍的驾着五色祥云,慢慢的升上了天空。口中喃喃的吟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