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30|回复: 15

河街长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3 20: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竹风 于 2019-5-3 20:50 编辑

文/竹风

微信图片_20190503202833.jpg

河街长风


题记:
家乡有条母亲河,河膛激荡着武陵人砥砺前行的波澜壮阔;河边有条母亲街,乡音吟唱着武陵人情倾老街的善德之歌。许多人从老街走出去,许多人又从外面回老街…


乡愁

午后,我坐在茶几傍侍兰、翻书、品茶。此时手机铃声响起,曾经的同事现定居北京的一位老友打来电话,说央视播放了大美常德,老西门、诗墙、“大小河街”等景致美醉了,那种乡愁古韵在脑海总是挥之不去,想回常德看看。我对这位在激情燃烧的岁月做过我工作搭档、且谋划共事默契的老友总是牵肠挂肚,便欣然诚邀:“回来吧,我陪你游大小河街”。

也许是这个电话的缘故,待到落日褪去了炎暑热浪,我随着微微轻风,又一次走进穿紫河畔涅槃重生的“大小河街”。

飞檐龙脊的吊楼,古木棂窗的廊亭,青砖黛瓦的窨子屋,人来人往的商铺,大大小小的客栈、茶馆、码头和那一望无垠水域上的过往船只,无不朗然在目。

“大小河街”,武陵人的乡愁,武陵人的情怀,武陵人搏击商潮的热望和力量之所在,在历史的长河中,她折射出一座城池不同时期的经济兴衰和跌宕变迁。

透过沉淀乡情乡愁的经典古屋,我的思绪和记忆,被拉长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常德“大小河街”。

据记载,“大小河街”形成于清末民初,凭水依沅江北岸筑建,由麻阳街、大河街、小河街组成,全长十余里,民间俗称大小河街或河街。

儿时,我在河街江边长大。每每清晨,总是被那一声长长的江轮笛鸣唤醒,拾阶而上,走在城墙碎石道上,满眼皆是桅杆轻摇,浪儿弄船,民舍临流,半江炊烟。

晨曦下的石阶码头,卖水汉子踏浪挑担,为了城中千家万户的生活用水而不知辛劳地往返;水手整装,起锚扬帆;搬运工三五搭伙,坐在早点长案傍,一边吃着大碗米粉、麻圆坨,一边观望江面上的过往船只,随时准备接应货物和装载卸载;渔贩子蹿上小船,一番讨价还价后,把活蹦乱跳的鱼虾挑上岸,赶往城里的菜市场贩卖。

排满江湾大小船只上的船工家眷,撩开晨雾漫帐,挟带着自产的鱼干、笋干、烟叶以及乡邻托卖的鸡鸭鹅等小宗土特产品,踩着跳板摇摇荡荡地全都上了岸,老者择地摆摊,小儿满街撒欢,主妇形色匆匆地进城置办水上生活物件。

走近临水人家,剁菜声扑扑桶桶;河边洗菜姑娘咿咿呀呀;擅长腌制坛子菜的家庭主妇,或挎竹篮,或揹背篓,赶早出门小卖,“盐菜、萝卜丝、剁辣椒、茶叶蛋”的叫卖声动听悦耳,从河街热闹至城中市井小街。

“一溜长街,满巷河风”。

河街一天一大早的忙乎,牵动着一城一天的经济社会生活。河街是武陵人的生命街,母亲街。


情怀

应该说,我很知足地生活在江南小城的大小河街。在人生字典中以“组织召唤就是一切”的我,虽没像同龄人那样赶上下放农村的浪潮,却遇上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商潮,从学校门进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并为实现那个历史阶段党和国家提出的“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的工作目标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弄潮”中,我毫无保留地把忠诚、活力、青春和最美好的记忆烙印在了大小河街……

记得七十年代初期,集约经营形式下的商业、供销、粮食三大流通支柱的机构基本上建立在大小河街,河街码头日益繁忙。当时的船运是保障国计民生需求的重要运输线,桐油、木材、棉花、烟草、茶叶、大米等物资,由川东、黔东、湘西等地运到常德码头,然后转口运往长沙、武汉;而花纱、布匹、煤油、药品、白糖、食盐以及农药化肥等生产生活资料,则由江轮从下游城市运到常德码头,经改装后由小船运到沅水中上游和支流的码头,将其物资供应沿途各市县。

那时的常德码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大小河街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街市上的店铺、商号、货仓、客栈、金匠铺、铁匠铺、中小加工厂等不下余千。河街,不仅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大码头”,“充满了浓郁的商业氛围和市井生活气息的地方”,更是船夫们为边城女人捎带戒指、耳环等首饰而口口唸叨着的“银子街”,“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金银出在河街里”的民谣在小城广为流传。

河街的乡愁令我的思绪不断,曾经三年大学的国民经济发展与管理专业进修完成后,我放弃调往省城的机缘,心甘情愿的守望我的“母亲”大小河街,也更崇敬祖先们在河街码头演绎的“上善若水”的沅水精彩。

早在二千多年前,沅水就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它发源于贵州,流经黔东湘西,汇酉、辰、溆、舞、渠水等“五溪",入洞庭,进长江,自古就是黄金水道,被称为古南方水上“丝绸之路”。而境内的河街就是嵌镶在丝绸之路上的“珍珠项链"。

历史是一个层叠的过程,无论哪个朝代都有它的了不起和辉煌。清末民初,随着先进运输工具的发展,河街码头活跃,商贸繁荣。新中国成立之后,沅江水上贸易进入大规划、大格局。江面上大江轮、大拖驳、“巨无霸”等大型运输船只领航竞发,中小船只往来穿梭,河街码头贸易进入鼎盛时期,文人墨客把河街盛景描写为“西楚唇齿”、“滇黔咽喉”、“湘西门户”。


蝶变

我和家乡父老,恋着如同古城命脉的码头河街,也本本份份地经营着沅水河上的贸易往来。然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物种进化定律就是这样,当某一物种达到臻善完美时,其实又孕育着新一轮的裂变。

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开通,集装箱运输出现;高速公路开通,大货运出现;航空开通,快运出现;河街码头似乎完成了她的史命,卸下水上贸易"盛妆",顺应改革潮流开始了蝶变。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当代武陵人不甘河街这块“风水宝地”失去往日的雄风,转变观念,智慧经营,以汇集中华民族文化产品为理念,在长长的河街筑起了一道"百年抗洪诗墙",向世人展示沅水博大情怀。

石板砌就的十里诗墙雕刻着沅澧流域上下六千年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善卷禅让"、“帝者拜师”、“教化子民"等道德文化和灿烂群星如:刘禹锡、王昌龄、杨嗣昌、宋教仁、沈从文、黄永玉等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他们的诗、文、画跃然墙面,一座《中国常德诗墙》不仅被武陵人推入世界基尼斯纪录,而且还以其璀璨的魅力迎送着国家领导人和八方宾客,并把民族的善德文化远播四海。

“涟漪轻荡江边柳,漫卷诗墙韵华章”。经过规划改造,昔日的河街在改革中完美地蝶变成沅安路,彰显着时代的气魄。旧址宛然,街魂犹存,河韵依旧,她永不歇息地勾通着外面的世界!


画卷

晚风吹来,一阵惬意,我的思绪切换到眼前。

“飞檐重钓前朝月,不尽江河万古流”。经历改革浴火淬炼而涅槃重生的大小河街魅力一如当年。

我信步走进年轻的大小河街深处,感觉“地心引力”总是义无反顾的倾向大小河街。

街道店铺门庭若市,石板道上人流如织,唇齿留香的常德钵子、鱼头火锅、猪蹄子、酱板鸭、擂茶、各式烧烤等特色风味小吃应有尽有,“舌尖上的中国"产品汇集河街,河街的“地心引力”旺盛不衰。

孕育大小河街的穿紫河连接柳叶湖,烟波浩渺,湖面潋滟,亭台楼阁倒映水中,龙舟、观光舟、渔舟缓缓而行,码头上闲坐的纳凉老少悠然自得地遥望着湖面上的“渔舟唱晚”。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微风拂面。

风,把我的思绪揉捏成细细的碎片;风,又把碎片组合成新的画卷!

我临风站在河街笔架城,极目远望,一幅映入眼帘的《清明上河图》不得不令人感叹:昨天的河街历史厚重,今天的河街异彩纷呈,明天的河街风光无限!

大小河街,吸引着游子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呱呱叫的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帖!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临风站在河街笔架城,极目远望,一幅映入眼帘的《清明上河图》不得不令人感叹:昨天的河街历史厚重,今天的河街异彩纷呈,明天的河街风光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 21: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拍,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6:28 , Processed in 0.03782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