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孺子牛 于 2019-7-2 15:47 编辑
心存善念 传递爱心(之三) 曹儒国
为了把这些资金用准、用好、用活、用到最需要资助的地方,我们慈善人,慈善志愿者,深入洞庭湖滨,走进贫困山区,踏遍沅澧大地,走访调查,摸底探望,亲眼目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贫者,他们期待的目光,求助的心理让我们心中有了底数,从骨子里感受到慈善、爱心对他们来讲是何等的重要。 石门县贫困学子黄海蓉,父亲和爷爷相继因病去世,妈妈随即改嫁,她和78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债台高筑,几间破房子摇摇欲坠,可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却为学费发愁。懂事的小海蓉准备在暑假里去长沙打工挣学费。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她联系了一位爱心人士,资助她四年大学期间的学费。当我走进她家时,她激动地哭着说:“我心里怀揣的是无限的感动与感激,没有你们,我无法想象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可能会辍学,沦为打工妹,能顺利上大学,真的太开心”。 朱梓荣的家住在临澧县四新岗镇牌楼岗村枫树组。去年暑期,当我和工作人员来到她家时,她感到十分意外。“谢谢!我一定好好读书,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们这些好心人。”接过助学金,朱梓荣眼眶有些湿润。她告诉我们,残疾的爸爸正陪着身患尿毒症的妈妈在医院透析,她在家照顾脑瘫姐姐,奶奶在一旁抹眼泪,说这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是他们全家唯一的希望。那天,太阳很大,她家禾场里晒了很多玉米,安顿好姐姐后,朱梓荣开始忙着翻玉米,这是家里唯一可以换钱的东西,她丝毫不敢怠慢,脸上的汗珠有黄豆大,我用手机拍下了那懂事勤劳的一幕。 这些年,我多少次到农户、居民和学生、病人家里走访看望和慰问。看到有的家庭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为学费发愁,我四处“化缘”,联系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的结对援助,帮助很多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看到有的病患家庭、智障家庭、残疾人家庭和天灾人祸家庭,揭不开锅,看不起病、救不了人,心急如焚,一筹莫展。我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慈善人的良心、爱心和责任。 还记得一天上午,津市灵泉镇龙山村7岁的周承程,为外出劳作的奶奶做早餐时,不慎引发大火,导致全身80%面积烧伤,被紧急送往常德武警医院治疗,生命极度危险。仅治疗费用就需100多万元。灾难发生后,70多岁的奶奶数日以泪洗面,因乳腺癌还在接受治疗的母亲心急如焚,巨额的治疗费用压得父亲周序伙束手无策。危难之时,我和慈善办的几位同志前往医院看望,将救助善款送到周承程父亲的手中,勉励他们克服困难。我认为慈善的力量不完全是金钱,传递的是爱心。紧接着我们慈善微信平台发布消息,唤起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帮助小承程凑到了部分治疗费用,挽救了承程的生命。 家住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天合村的刘润,当时正在桑植四中读高一,4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长沙打工,哥哥是智障,还有80多岁的爷爷奶奶,全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生计。祸不单行,正值花季的刘润,突遇一场大火,让他全身烧伤面积达85%,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紧急送往常德武警医院抢救。我从微信朋友圈里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慈善办的同志前往医院看望,送去救助款,并开通慈善微信直播,引起常德、张家界众多市民献爱心。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筹款近30万元,解决了伤者的燃眉之急。 武陵区东江街道新安居委会二组的梅振,兄弟俩都是天生的盲人,全家人的生活全靠两个盲人打零工维系。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岳母患上结肠癌中晚期,今年,岳父又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全家两个残疾人,两个癌症晚期病人,多灾多难,求助无门。他打听到我是慈善总会的会长,拄着拐杖上门求助,出于一个慈善人的真情和无私,怀着一份爱心和善良,我个人或通过慈善机构给予他们适当的资助,尽管是微不足道的,但爱心传递,重在参与,贵在坚持。 我用简单的文字,介绍几个不幸的家庭,是想说明在我们的国度里,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或许还有更多。作为一个慈善工作者,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家,一个有爱心的社会人,就要用一份无言的爱,默默地传递着无声的温暖、爱心,如同久旱的土地,突如其来的一场喜雨,如同风雨交加的路上不期而遇的一把伞,如同风雪夜归时,偶然燃烧的炭。总会给那些不幸的家庭一丝丝希望和安慰。
(请关注心存善念 传递爱心连载之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