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19-7-9 09:36 编辑
长篇小说《桃北惊雷》2019.1.2开始连载,半年来正扬网目前阅读读者达32.47万人次,评论4843人次。编者摘录部分精彩点评,以飨读者。 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铭记历史,越不能忘记我们所走过的艰辛曲折的道路,越不能忘记无数英烈先辈所作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在铭记历史中砥砺民族复兴的坚强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13亿人民就必定能完成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作家东方鹰(魏义芳)创作的《桃北惊雷》,是以桃源抗日题材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本土作家首部反映桃源军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长卷。作者以凌厉的笔墨,伸向那个特殊年代,一群泥腿子的后代(猎人、乡医、裁缝、铁匠、铳佬、农民),在桃北地下党的领导下,扬旌举旗,轰轰烈烈。 作者深入实际,借鉴桃源史实,搜集民间传说,终于创作出这样一部豪气干云,感染力很强的抗日题材的历史小说。 1943年,抗战正处于中日对峙阶段,日军为了夺取洞庭湖粮仓,钳制国民党兵力,迫使集结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回师救援,悍然把矛头指向湘西北常德这一军事要地,与国民党第六,第九战区在以常德为核心的十几个县市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血战。国民党中将师长余程万被命令死守亡城。日军战后以“凄绝”形容常德保卫战,承认中国军队的抵抗,“堪为保卫上海战役后最激烈之一次”。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正酣,日军为堵击我增援部队,以一个大队兵力,于那年古历十月十九日、十月二十日,分两批抢占了棠梨岗两边的高山(云盘山和梳背岭)。时隔四天,国军73军15师,74军161师分别从慈利、石门、桃源方向派部队到棠梨岗附近的雷打岩山和鲁家尖山设立据点,直接与日军展开激战。双方僵持了10多天,打成了“拉锯战”。梁祗六师长临危受命,于1943年古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夜九时率部出发,沿着崎岖山路,以强行军速度向热水坑疾进。战斗开始,梁师长亲自指挥炮兵集中全部火力集火射击,掩护步兵有进无退的波浪式冲击。拂晓前完全占领敌两个据点,历时三小时,创造了15师攻坚战的光辉战例。 日军焚烧古镇,血洗热市。劫后余生的桃源子民刘武杰、丁勇、魏丽敏、魏丽霞、赵蕾、郑怡、郑萌、王茹、周邋遢、王东生、林正华、刘长青,面对小日本的残暴,揭杆举旗,成立桃北抗日喋血队,在地下党领导下,演绎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敌后抗日颂歌。作品人物鲜活,故事新颖,曲折离奇,结构紧凑。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作者是常德市老干部网宣协会理事,桃源县老干部网宣协会副会长。作品首发正扬网,是常德市正扬网的荣誉。作品2019.1.2开始连载,半年来正扬网目前阅读读者达32.47万人次,评论4843人次。纷纷点赞一部好作品,感染教育数万人。 连续多年在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2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的炮火拉开了中国全民抗战的序幕,伟大的抗战精神便从那时起,掀开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日篇章,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迎来命运的历史转折。82年后,抗战精神的力量穿越时空,仍是激励全民族奋进的动力。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东方鹰,这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年过古稀,再也坐不住了。桃源是一个红色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大县,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涌现出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翻身得解放奉献了生命、贡献了力量。东方鹰出身这片红色沃土,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放弃优越的退休生活,查阅史志,调研老区,奔走乡里,阅尽桃北峻岭山川,一个个生动的民间传说,一件件保家卫国的故事融入脑海,他以满腔热忱,每三天一章的速度,半年内完成了这部感动数万人20万字的长篇抗战小说《桃北惊雷》,令人钦佩。 作者:张新民,原常德市政协副主席,常德市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会长,曾于2017年受到习近平主席接见。
②毛先金点评: 常德古稀老人半年创作一部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 在”七七卢沟桥事变”82周年前夕,湖南作家、诗人,常德市老干部网宣协会理事,桃源县老干网宣协会副会长魏义芳同志(网名东方鹰),从2019年1月2日开始在常德老干网宣协会的网站《正扬网》连载发表长篇小说《桃北惊雷》,日前胜利收官。真是可喜可贺,可圈可点,可敬可佩!常德出文人、高手在民间。 《桃北惊雷》,是以桃源人民奋起抗日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作者深入实际,借鉴桃源史实,搜集民间传说,终于创作出这样一部豪气干云,感染力很强的抗日题材的历史小说。是本土作家首部反映桃源军民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长卷。作者以凌厉的笔墨,伸向那个特殊年代,一群泥腿子的后代(猎人、乡医、裁缝、铁匠、铳佬、农民),在桃北地下党的领导下,扬旌举旗,轰轰烈烈。 《桃北惊雷》共58章,20多万字,结构新颖巧妙,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丰满,语言生动流畅。她以1943年11月中日常德会战及桃源热水坑战斗为背景,取材当地村巷抗日故事,形象地书写了劫后余生的热市镇人民,面对日寇的焚烧古镇,血洗热市的残暴罪行,揭杆举旗成立桃北抗日喋血队,在地下党领导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气壮山河的抗日爱国主义篇章。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日军焚烧古镇,血洗热市。劫后余生的桃源子民刘武杰、丁勇、魏丽敏、魏丽霞、赵蕾、郑怡、郑萌、王茹、周邋遢、王东生、林正华、刘长青,面对日本的残暴,揭杆举旗,成立桃北抗日喋血队,在地下党领导下,演绎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敌后抗日颂歌。作品人物鲜活,故事新颖,曲折离奇,结构紧凑。 《桃北惊雷》其思想意义远超艺术意义: 作品血泪控诉了日寇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罪行,激情地表现了中华民族觉醒与反抗,形象塑造了常德桃源一批抗日英雄群体,热烈讴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特别是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14年抗战中的“中流砥柱”的伟大贡献,高度赞扬了中共常德地下党,组织领导常德城乡人民开展有声有色的敌后抗日斗争,肯定和维护了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作品还告诫读者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一部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 魏义芳同志是个奇人、狠人、不得了的人。他从桃源县公安局退休后十多年来,废寝忘食,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他既擅长小说,又擅长诗歌、散文,在全国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影视媒体,发表文学艺术作品约达1000万字以上,其中网络作品730多万字、诗歌4000多首,被大家称赞为文学届一只矫健高翔的雄鹰。他不仅是高产作家,而且还是优秀的网络宣传志愿者。《桃北惊雷》是他继《昊鸹惊梦》《铁拐瘸王》《剑啸云天》《大魏雄风》《虎女闯东汉》等长篇小说并改编成电影剧本之后的又一鸿篇巨制。他2013年加入常德市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担任理事和正扬网《文史大观》版块版主。在正扬网,他一边自己发表原创博文704篇、论坛主帖2808篇,一边不辞辛劳认真及时打理会员文学、文史作品7200多篇。他的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正如常德老干网宣协会会长张新民同志赞叹的那样:好一个东方鹰,搏击长空;好一个魏义芳,人生出彩!(7.17发布《发展论坛》正扬网《文学评论》) 作者:毛先金,原常德市委副秘书长,常德市老干部网宣协会常务副会长。
③傅启芳点评: 读《桃北惊雷》随笔 《桃北惊雷》是东方鹰先生撰写的一部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作品。在正扬网上连续发表,今又将付梓出版,是常德一大文学成就,可喜可贺! 笔者在网上读来,感慨良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強烈的启迪性。作品以史实为背景,再现了当年我国军民浴血抗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它告诉人们: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而永远保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人应有的天职,是战胜一切敢于侵犯我国敌人的最強大动力,这是作品的首要意义。 第二、展现了“中流砥柱”的伟大贡献。中共党史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中流砥柱。作品生动地描写了桃北抗日喋血队,在地下党领导下,演绎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敌后抗日颂歌。因而,桃北抗日喋血队的贡献是应充分肯定的,是党的“中流砥柱”贡献的組成之一。 第三、作品有很強的可读性。大作结构严谨,故事新颖,曲折离奇,文笔流畅,读来很有嚼味。 作者:傅启芳,原常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常德市正扬网网监员。
④周则强点评: 读魏义芳(东方鹰)长篇小说《桃北惊雷》,感觉有“五好”
一是题材重大选择好。82年前“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火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伟大的抗战精神从那时起激励中华民族英勇奋斗,82年后抗战精神的力量穷越时空,仍然是全民族奋进的动力。撷取这样的题材可谓高光。
二是本地实际结合好。小说以常德会战为背景,将其延伸至桃北地区,取材于热市人民英勇抗击日冠的故事,很接很接地气,常德、桃源人民引以为豪、引以为荣。
三是弘扬爱国作用好。 作品生动地表现了桃北人民视死如归、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如若拍成电影、电视剧或建立起抗日战争教育基地,其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不可估量。
四是结构新颖布局好。 《桃北惊雷》共58章,20多万字,结构新颖,布局合理,故事跌宕起伏,常常意料之外却往往是情理之中,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艺术感染力强,值得品味。
五是连载刊出反响好。《桃北惊雷》从2019年1月2日开始,在常德老干网宣协会的网站《正扬网》连载发表,呈现出读者多、跟帖多、评论多和反响好的状况。大家一致认为魏义芳同志热爱网宣、钟情写作、充满激情与正能,系:难得的长篇小说,难得的创作热忱,难得的文学高才。诚望各级领导、宣传主管部门、文学艺术界予以关注和支持。
作者:周则强,原常德市纪委常委、常德市监察局副局长,常德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正扬网网监员。
⑤罗志秋点评: 贺魏义芳《桃北惊雷》大结局及阅读后感想 热市是一块热土。 早在1927年,这里就建立了中共党的支部。大革命失败后,桃源组建了4个中共支部,其中有2个属于热市。他们举行暴动,参加石门南乡起义,为革命流血,为理想献身,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这里山清水秀,林木丰茂,更让人惊奇的是,这里地下有源源不断的温泉不断外涌,自古就称为热水坑。1943年,日本侵略者占据了这一方宝地。并从这里向黄石、漆河乃至陬市、桃源进犯。 在反抗日军入侵的一幕幕大剧里,有共产党人,有国民党正规军,有民众自发组织的抗日团体,有普通的老百姓。魏义芳的长篇抗战历史小说《桃北惊雷》,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常德本土作家写常德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特别少,这部长篇历史抗战题材的小说,应该是填补了这方面一个空白。 初次看到魏义芳的名字,还以为是一个秀气的女才子,见面才得知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交流后才明白是一个才高八斗的高产作家。特别是他加入桃源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后,对他的了解也更加深入。《桃北惊雷》这部作品,并不是他写完后才在《正扬网》进行连载,而是每天创作几千字,再发到《正扬网》上,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退休老同志,能有这样的才思、这样的精力,让人不得不感到特别的佩服。 他是文字的高手。小说、散文、诗歌样样都写,创作发表的文学作品有1000万字以上。其作品见于《当代》、《诗刊》、《人民文学》、《中流》、《写作》、《世界华文作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媒杂志及报刊。去年还出版了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诗歌集《诗风雅韵》;他是网络高手,曾当过多家文学网站的版主、主编。至今仍是正扬网《文史大观》版块的版主;他是一个热爱家乡的宣传高手。近些年来,不断以新闻和文学作品反映桃源的变化,讴歌桃源事迹,讲好桃源的故事,树立桃源的形象,为桃源的发展鼓与呼。 《桃北惊雷》已在《正扬网》连载完毕,相信读者看完这部作品,一定会从作品中感受到正义的力量,感受到人民的力量,感受到党的力量,从而转化为热爱桃源、热爱家乡的力量。 作者:罗志秋,曾任桃源县委党史办主任,桃源县文联主席,现桃源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会长,常德市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理事。
⑥徐景列点评: 人生古稀仍登攀 ——读《桃北惊雷》有感
作家魏义芳先生,笔名东方鹰,笔耕数十载,一生擅长写小说,创诗歌,撰散文,著作等身,在全国报刊、杂志、网络、影视,发表文学艺术作品约达1000万字以上,仅诗歌就有4000多首,被大家称赞为不愧文学艺术道路上的一只矫健高翔的雄鹰。虽已年过古稀,却仍以旺盛精力,昂扬斗志,废寝忘食,不拙耕耘,其精神可圈可点;其业绩敬佩之至。他潜心打造出一部部鸿篇巨制的精品力作,继《昊鸹惊梦》《铁拐瘸王》《剑啸云天》《大魏雄风》《虎女闯东汉》《陈氏风云》《花俏果媚》等长篇之后,马不停蹄,又在最近短时间内,创作出20多万字,记述发生在自己老家桃源县热市镇境内当年军民抗战保家乡的一段历史文化的精彩小说《桃北惊雷》,作为一份厚重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奉献于世人面前,可喜可贺! 我,是桃源县热市镇人。年少时,曾耳闻长辈们隐约谈起过当地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可歌可泣的逸闻,但凤毛麟角,极不完全。今感谢魏义芳先生呕心沥血,别具心裁,将大作完整、系统、周翔的故事情节捧献在我们手上。她,是融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也是我们当前贯彻学习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的好教材,更是广大读者。尤其青少年们,不忘过去,牢记历史,敬仰英烈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份好版本。 《桃北惊雷》的故事发生在1943年冬天,抗日战争正处于中日激烈对峙的胶作状态,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如同一只疯狗,将铁蹄践踏遍大半个中国的疆土,烧杀掳抢,实行“三光政策”,无恶不作。那年11月,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常德会战激战正酣,日军为堵击我增援部队,狗急跳墙,凶猛反扑,将魔爪伸向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热水坑。一时间,狼烟四起,鬼哭狼嚎,激起当地人民奋力反抗。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以刘武杰、刘长青、丁勇、魏丽敏、谢腊梅、姜明、赵敏、郑怡、林涛、郑萌、周邋遢等一个个英雄儿女组成的桃北抗日喋血队演绎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人民战争的颂歌,打败了貌似强大的日本鬼子,令人敬佩、景仰。 《桃北惊雷》篇幅长,容量大,故事完整新奇,情节曲折宛转,扣人心弦;人物之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结构宏伟,有起有落,有松有驰,緹沓婉约。作者饱含激情,颇费心机,实地走访,查阅史料,博览群书,以确切的史实为背景,再现我国军民英勇顽强,斗智斗勇,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斗争精神和高尚美德节操,以铁的事实论证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英明论述,千正万确! 今天,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跟党中央,做好本职工作,坚守岗位,矢志不渝,为实现祖国的复兴伟业不懈努力! 作者:徐景列,作家,湖南桃源人,现居广东中山市。桃源县老干部网宣协会常务理事。
⑦张汉平点评:
桃源县为革命老区。正扬网上连续登载《桃北惊雷》长篇小说,却是桃源县本土作家创作的桃源儿女浴血抗战首部作品,更应点赞的在桃源县地下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彰显桃源老区革命儿女面对倭冦威武不屈和爱国爱家的热血情怀!大赞特赞! 他既擅长小说,又擅长诗歌、散文,在全国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和影视媒体,发表文学艺术作品约达1000万字以上,其中网络作品730多万字、诗歌4000多首,被大家称赞为文学届一只矫健高翔的雄鹰。他不仅是高产作家,而且还是优秀的网络宣传志愿者。《桃北惊雷》是他继《昊鸹惊梦》《铁拐瘸王》《剑啸云天》《大魏雄风》《虎女闯东汉》等长篇小说并改编成电影剧本之后的又一鸿篇巨制。他2013年加入常德市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担任理事和正扬网《文史大观》版块版主。在正扬网,他一边自己发表原创博文704篇、论坛主帖2808篇,一边不辞辛劳认真及时打理会员文学、文史作品7200多篇。他的这种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作者:张汉平,原桃源县漳江镇党委副书记,退休干部,桃源县老干部网络宣传协会理事。
⑧钟兴珉点评:
读魏义芳先生《桃北惊雷》
抗日大旗桃北树,惊雷响处放歌吟。
焚烧古镇狼烟起,偷袭大田浴血拼。
正面交锋仇敌忾,暗中较量夺高岑。
英雄浩气千秋在,先烈忠魂意韵新。 作者:钟兴珉,常德市人,作家、诗人,副研究员。常德市《常德诗人》编辑,常德市老干部宣传协会理事,正扬网《诗词雅苑》版主。
⑨李顺华点评: 东方鹰,早已闻名遐迩,他曾在正扬网上发布过创造的长篇连载《虎女闯东汉》,这次又创作出一部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足见其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浓浓爱国情怀。不知其人者以为他是乡土作家和有古稀之龄。魏老,你是常德市老干网宣协会的骄傲!我们为您自豪! 作者:李顺华,汉寿人,副处,汉寿老年大学校长,汉寿县老干部网宣协会会长,常德市老干网宣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