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9-7-20 08:23 编辑
夸夸恩人李站长 石门县楚江街道二天门社区居民胡昌国 我叫胡昌国,现年58岁,是石门县楚江街道二天门社区五组的本土居民。1985年元月与本村杨菊蓉结婚,第二年生了儿子胡伟。 我们二天门社区位于县城北部,过去是典型的农村,山地较多,主要靠种地过日子,后来大面积改植了柑橘,于是,种植和销售柑橘,成了我们全家生活的主要来源。俺夫妻虽没读多少书,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勤劳。所以靠山吃山,一家生活也还过得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秋,妻子杨菊蓉发觉大便常出现红色。到县人民医院一检查,说是结肠癌。这个消息象晴天一声霹雳顿时把我击倒。好在妻子比我沉着,反而安慰我说:“医生说不要紧,动个手术把癌割了就没事了!”她后来做了手术,身体真的渐渐好了。 没想到,石门还有句“风雨专打漏舟”的俗话像是专门提醒我家的。妻子的身体刚恢复,2014年初又检查出子宫内膜癌。得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天昏地转,不禁连喊了三声“天”。还是妻子顶得住,又到县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并用良好的心态顶住了压力,战胜了病魔,再次迎来了生的希望。 2014年全国精准扶贫决战全面打响。街道和社区对我这个连续两次遭受沉重打击因病致困的家庭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迅速把我们一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同时明确街道畜牧站站长李先德结对帮扶我家。我们全家人就这样认识和体验了这个一心为民、善良可亲、值得我们全家人永世铭记的恩人李先德。 记得2014年初,李站长在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冬生和副书记彭杰妮陪同下第一次到我家见面。他一进屋,就先到卧室看望手术后在家调养的我的妻子,讲了很多安慰和鼓励的话,并硬塞了500块钱给了我妻子。然后就要我带他到房前屋后和桔园转,向我了解我家的情况和要求。离开我家时,他留下了手机号,并说他担了这个责,和我就是一家人,有事随时联系,千万不要客气。 此后,他隔三差五就要到我家来。每次来后就象自家人一样干这干那忙个不停,有时还扛着锄头和我一起到桔子山上干活,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2014年一晃而过。眼看快过年了,李站长担心我家的事情,又专门来到我家。先是和我一起算账:两亩桔子一年只卖6000块,打零工得了2万元,全家满打满算只有2万多块钱的收入,而平时生活至少要花去万把块钱,尤其菊蓉治疗要钱,两次患癌症前后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等着要还,所以必须另想增收办法,才能逐步摆脱贫困。那天,他和我谈到深夜,从过年的物资安排,谈到第二年如何增加收入,如何改善生活条件。我感觉,他真的把我家当成他自己的家了。 我家地处S308省道边,是1996年修的。那时建房没有建筑结构的概念,全是斗砖,修路放炮和挖机施工的强烈震动,造成房子许多地方出现了裂缝。作为农村没读过书的人,我们哪知这些潜在的危害?而李站长却开始高度关注。他每次来家里,总要围着房子转上几圈,还常在房子裂缝上贴些纸条观察。后来干脆出面请来专家对房子质量进行鉴定,并和社区领导一道找有关部门给我办理新建房屋的手续和争取危房改造的补贴。由于他的积极奔走,我于2015年拆掉了旧房,建了一座具有独立院落的全框架结构两层楼房。搬进新房的那天,全家人都说,没有李站长,就没有这座新房。 李站长是个很有头脑的干部。用他的话说,一个家庭要想脱贫,必须要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这,他首先给我争取到了2万元小额贷款,用这笔钱请来挖机开荒,买来桔树栽上,将桔树种植面积扩大了一倍。同时通过他的关系,为我联系上了许多打零工的地方。他还和社区共同研究,每年给我一万元的工资,聘请我担任社区的生态护林员。仅这三项,我家当年就净增收将近3元。说句实话,我长到50多岁,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多的钱。 我儿子是独生子。我们从小把他看得娇。结果,他养成的不爱读书的毛病耽误了他最宝贵的青春,直到20多岁还没个正式职业,这既成了我们夫妻的一块心病,也成了我家致贫的原因之一。李站长敏锐地看到了这个症结,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引我儿子走上劳动致富之道,并早点成个称心如意的家。 其实,我儿子也不是硬不听话,而是书读得不多,见识不广,找不到正确的努力方向。这下,有了李站长这个老师精心指导,他渐渐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并通过李站长的启发、介绍和帮助,在东城物流园找到了一个做灰枣泥的装潢工作,并且一干就干出了色道,干出了效益,干出了信心,他还凭着这些优势,和一个在西北建筑公司做项目的女孩于2016年初组成了家庭。这,便成了我们家庭的一个彻底摆脱贫困的重要因素和重大转折。 这些年,在李站长的帮扶下,我家硬是一年一个样:2014年,家庭收入明显增加;2015年,全家收入达到了脱贫标准,并建了新房;2016年,儿子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并娶了媳妇成了家;2017年,还清了妻子患病所借的十多万债务;2018年,按期偿还了2万元小额贷款,儿子和媳妇还各买了一辆小汽车。现在,我完全可以大声地说,我不仅揭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本社区的富裕户之一。 前不久有领导来我家征求意见时问我:“你对帮扶人的工作满意吗?”对此,我不知怎样回答,因为用“非常满意”四个字远不能表达我全家人对李站长的感激。我的家庭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内有这样大的变化,往大说,应该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和各级组织的关心。但最直接的原因,是李站长全身心的帮扶,因此,说他是我全家的恩人,那是毫不为过的。(胡昌国口述,王渊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