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89|回复: 34

东方鹰 青少年犯罪动机及行为特征探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6 07: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15-9-26 07:33 编辑

   仙人掌.jpg    

  青少年犯罪动机及行为特征探微

                 文/东方鹰


  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主体产生动机的前提。如果需要是正常的,为社会所允许的是可以通过合法手段满足的,那么这种需要就不具有产生违法犯罪动机的性质,当需要必然与刑事法规所保护的社会需要发生冲突时,才会产生违法犯罪的动机。
  动机的形成包括:(1)主体的需要;(2)符合需要的对象;(3)对于对象的意识三个环节。
  违法犯罪主体对自己满足的需要的性质,是有认识的;对于其满足需要的途径和方式,即行为的性质,也必然是有认识的。这种认识在心理现象中,常表现为动机斗争。即违法与不违法,犯罪与不犯罪动机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可能:(1)违法犯罪动机打消;(2)维持原有的违法犯罪动机;(3)犯罪动机得到了强化,或向恶性方面转化。
  违法犯罪的动机是主体实施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违法犯罪的目的是主体通过违法犯罪行为要达到的结果。前者起着推动作用,后者起着定向作用,具有消极的个性意识和倾向的青年,动机斗争的结果往往是后两种情况。如果有偷盗。赌博行为的青年,其主要动机是为了满足金钱的物质的需要;具有流氓行为的青年,其主要动机是为了满足生理上性欲和好奇的需要。
  动机与人与人类行为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违法犯罪动机与违法犯罪行为不是简单对等关系,导致违法犯罪的动机,往往是两种以上的动机混合在一起的,但其中有一个主导的动机或占优势的动机。这个在动机体系中占优势的动机,作为个性意识倾向性在各个方面强烈地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
  一、因满足私欲,贪图物质享受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俗称财物动机。
  目的是通过违法犯罪行为达到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持这种犯罪动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在所有违法犯罪类型中居第一位。不少青少年,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不择手段地进行盗窃、抢劫、诈骗等活动,甚至伤害、杀死他人。据调查统计,刑事案件中属这种动机的占57%-60%。金剑行动中,某公安局摧毁以张x、易x、王x为首的青年盗窃团伙,作案90余次,揭露出违法犯罪嫌疑人27人,年龄为13-17岁,是一个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的青少年犯罪集团。
  二、因满足性欲而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
  俗称性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异常性爱心理发展而来的。性爱是以男女双方的深厚感情为基础的,它是随着人的生理发展和社会交往而产生一个对异性的认识和情感。即受到生理的自然属性的制约,又受到人的社会实践的制约。那种不顾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的规范,把人类的性需要降低到动物水平的实践(单纯本能表现),放任纵欲,错误地认为“性欲”就是性爱,从而一昧追求淫乱的性行为,是一种异常的性心理,这种异常的性心理一旦形成,必然会产生为满足这种欲望的性犯罪的行为。在这种动机驱使下,违法犯罪青少年实施的流氓强奸、情杀、卖淫等活动,正是这种思想主导下的反映。
  三、主要由社会性需要产生的犯罪动机。常见的有:
  (1)“友情动机”。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友情”动机,实质上是“哥们义气”。“哥们义气”既是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精神需要,更主要的是社会性需要,因为“哥们义气”是维系青少年犯罪团伙的纽带,也是青少年犯罪团伙头子控制团伙成员的枷锁。某所连续三年摧毁的21个犯罪团伙中,受“哥们义气”影响参加团伙的占70%以上。
  在“哥们义气”支配下,他们活动猖狂,手段凶残,有持无恐。为了“哥们义气”,他们疯狂地杀人、伤人、打架斗殴、偷窃、抢劫、诈骗以及挟持妇女,供哥儿们发泄兽欲。
  (2)报复动机。
  报复也是青少年很普遍的强有力的犯罪动机。近年来,因报复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占很大比例。报复动机会引起违法青年实施殴打、伤害、破坏等暴力行为,也会造成惨不忍睹的恶性案件。
  如报复恋爱对象的杀人碎尸案件,报复领导的持枪杀人案,报复教师的持刀杀人案,报复司法人员的反革命爆炸案等,它会导致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违法犯罪动机。流氓犯罪团伙首犯x某,1987年在某中学读书时,一天在露天电影场看电影,对同校女生陈xx耍流氓动作,被在场的陈xx之父出面制止。事隔12年后的1992年12月1日下午6点左右,黄与同伙路过五金厂办公室,掏出断肠刀对陈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索赔损失费xxxx元。厂领导和办公室人员出面制止,黄当即大打出手,砸乱办公室门窗,摔碎茶杯,并向厂方勒索现金。
  (3)妒忌动机
  妒忌是一种派他心理,往往在缺乏道德修养和心胸狭隘的人身上较为严重。妒忌也可成为违法犯罪动机,而且往往与报复动机混杂在一起。妒忌的产生有各种原因,他人的声誉、地位、财富、爱情和幸福等都能使某些人滋生妒忌心。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这种妒忌心发展到强烈时,就会变成违法犯罪动机,以至对人进行毁谤,伤害和杀人。有时妒忌动机可以酿成恶性案件。
  四、主要由心理精神需要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
  (1)虚荣心动机
  逞强好胜,自我显示产生违法犯罪动机,是违法犯罪青少年所特有的。这种动机发生在打架斗欧的违法犯罪方面,但也发生在盗窃、抢劫、诈骗、流氓活动方面,甚至发生在与政法公安机关的对抗方面,如有的以进公安局的次数越多越感到“光荣”、“了不起”等等。
  (2)好奇心动机
  所谓好奇心,是指个体遇到新奇的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促使个体产生注意,操弄等行为的一种内在力量。好奇心是人类一种天然本性和需要。但有些青少年由于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由于自身存在不良因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产生违法犯罪动机。如看了黄色或具有不健康内容的书刊、电影、录象,或听了敌台广播,有的青少年想亲身尝试,从而进行流氓、强奸、与敌挂钩等犯罪活动。也有的青少年出于好奇而进行偷窃或放火等违法活动的。
  (3)戏虐动机
  在生活实践中称为“恶作剧”。这种动机是在精神空虚,百无聊赖时,为了追求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处在只有少量感觉输入的单调环境下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以至引起追求刺激的需要。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生活贫乏的青年就会产生戏虐动机;不良行为后果,最终酿成违法犯罪的行为。如累犯黄某,在千胜旅社酗酒后,将拐杖扔向一辆飞驰的卡车,以此作乐,严重防碍公共秩序的安全。此种不顾后果的违法行为,正是出于戏虐动机。
  (4)恐惧动机
  恐惧动机是在青少年作出了不良行为,被他人知道或揭发时,为了摆脱威胁而产生的。它在违法青年身上,常表现为第二动机。而且,这种动机有明显的情景性。
  以上是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常见动机,具体到某个犯罪青少年身上,驱使他走向违法犯罪的可能是一种动机,也可能是两种以上的动机,有的是由于某种动机的驱使而进行多种犯罪活动。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动机特征:
  (1)与成年犯罪相比,违法犯罪青少年动机具有很大情景性,很容易为诱因所驱使,给人以突发性强,动机简单模糊,很少预谋的感觉。常常因为不入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事,一个看不惯的举动,一个极为单纯的欲望而导致异乎寻常的犯罪。
  (2)违法犯罪青少年的非法需要往往不只一种,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违法犯罪动机,导致多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打架、偷窃、抢劫、流氓、强奸、诈骗,”五毒具全“。
  (3)在实施某种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动机很容易发生变化。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很容易产生新的违法犯罪动机,甚至向恶性转化。如:有的青少年犯在作案(如偷窃、抢劫、强奸)过程中,遇到事主的呼喊搏斗时,便产生了惟恐被抓获或被伤害的恐怖感,由于防卫机制的作用,便迅速产生了第二犯罪动机,把事主杀害。为了不被公安机关查获,又很快产生了第三犯罪动机毁尸灭迹。有的犯罪青少年在偷窃、抢劫后强奸,然后杀人,也属于这一类的动机变化。
  二是如果某种犯罪动机不能在预定的对象实现时,容易转移到其他对象去实现。例如,一个流氓要同另一伙流氓械斗,但并未找到对方。为了强显胜,便把愤怒发泄到其他对象身上。一见到人就打,沿途见到东西就砸,一发现需要的东西就抢。有的犯罪青少年在打架斗欧时凶残地伤害无辜者,也属于这种情况。
  (4)在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过程,有反复的动机斗争,并非徒然变坏的。
  因此,研究违法犯罪青少年犯罪的动机,采取相应的对策,制止犯罪势头,是今后一段时间司法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任务。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情感特征: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认识水平极低,对道德、法纪的认识愚昧无知、观念糊涂,甚至到了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地步。违法犯罪青少年的错误认识可归纳为:两大精神支柱,三种错误观念。即封建主义的哥们义气和剥削阶级的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亡命徒式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和低级下流的乐趣观。其特征表现为:
  (1)情感倾向性同一般青少年比较是爱憎颠倒、好恶颠倒。
  他们往往缺乏对别人起码的尊重和同情心,甚至把自己的一时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基础上。有的用气枪打人取乐,有的拿别人的肉体试刀开心,有的为把别人打出血而感到高兴,有的看见被偷的人哭哭啼啼的样子觉得好玩。
  (2)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违法犯罪青少年极易感情用事。
  他们说:“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他们所说的“好”是以对他是否有利可图为标准。“哥们的酒杯一端,脑袋掉了也甘心。”三句好话一支烟,就可以把心交给别人。因此,很容易上当、上钩、受骗(特别是女青年),结成团伙。他们对哥们富有浓厚而热烈的感情,胜过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他们提出为了哥们九不顾,即不顾学习、家庭、威信、钱财、影响、前途、后果、身体、生命。玩命打架多是由于哥们义气所造成。他们很容易受同伙的引诱和暗示,常常是随声附和、一哄而起的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结伙打架、哄抢、轮奸妇女等违法犯罪活动。
  (3)违法犯罪青少年极易产生激情而往往又难以自我控制。
  一件小事也容易促使他们产生激情。当激情爆发时,往往不顾后果。在打架斗欧时,由于他们爱虚荣、好逞勇,想当“英雄”,就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感情冲动。这时动刀动枪都有可能,不把对方打服决不罢休,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但当他们冷静下来时,一般也会后悔;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也会感到恐惧和害怕。他们的情绪容易外露,高兴时会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高兴又容易脑羞成怒。

  (4)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情感极不稳定,表现为情绪变化多端,喜怒无常。
  愤怒时十分凶残粗暴,高兴时也容易动感情。教育他们时,如果者缺乏感情,采取讽刺挖苦、简单粗暴的态度,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甚至与教育者顶牛、打骂起来;如果教育者富有感情,也往往产生动之以情的效果,他们甚至会激动得流泪,真诚表示改悔。但这种情感常常会很快消失,事过境迁,继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出现反复,给人以“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感觉。
  根据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情感特征,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从小就应教育他们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在教育改造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时候,可以用“置换处境”的方法,要他们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友谊教育,启发他们划清革命友谊与哥们义气的界限。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可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教育他们认清哥们义气的虚伪性和危害性。用集体主义和革命友谊去取代哥们义气。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的违法犯罪青少年,教育者切不可失去信心,只要找准出现反复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持之以恒地做感化工作,定能收到效果。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意志特征:
  (1)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意志力具有明显的两极性。
  即在正确方向上自卑,意志力很薄弱;在错误方向上自负,变态地发展着意志力。这是为狭隘的个人利益服务的,是与社会需要和社会道德、法律要求背道而驰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由后进演变而来的。他们学习差,工作差,品德表现也差。由于受到教师、领导、同事、同学、家长、邻居的歧视,使人人都有的自尊心受挫后向两极发展:一方面是自我蔑视,产生了很强的自卑感,丧失了克服困难、搞好学习工作、改正缺点错误、争取进步的勇气和信心,产生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这是意志薄弱的一种表现。在此情况下,他们又在小天地里顽强地表现自己的虚荣心,自信自负得很。
  一个因撬锁偷窃被少管的少年说:“人活着就应该这样,要好就好出个样子,要坏就坏出个样子。我当不了文学家,就当盗贼。”可见,自卑自负是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们在是非颠倒的认识支配下,便把自己的违法犯罪活动当作所谓通用性、英雄、有意志的表现,并以此为骄傲的资本在同伙中吹嘘炫耀,他们把“玩得猖”“闯出名”作为奋斗目标。有的甚至眉开眼笑戴手铐、坐班房、上刑场。
  (2)冒险侥幸。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狂妄自负的心理是在他们一时得逞的违法犯罪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评价。尽管这种评价是主观的,错误的,但他们却又以此去支配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们往往也意思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只能在他们的小天地里吃得开,受到吹捧,而在社会上是要挨千人恨、万人骂的,甚至要受到专政机关制裁的。因此,在他们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尽管自持高明,考虑周密,合伙作案时,还迷信哥们义气,攻守同盟。但仍不免担惊受怕,有冒风险之感。这种矛盾心理状态的存在,就又形成了违法犯罪青少年冒险侥幸这一心理特点。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行为特征:
  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行为特征表现在:
  1、模仿性
  青少年善于模仿自己所感兴趣的他人的行为动作,特别是他心目中的权威人士的行为动作更是极力加以模仿。违法犯罪青少年也很善于模仿他所感兴趣的犯罪形态和行为方式、手段。因此,当宣传报道、电影、电视、文艺作品中出现了新的犯罪形态和行为方式、手段,或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中流行新异犯罪活动时,便在违法犯罪青少年中很快蔓延开来,这就是模仿的结果。例如:数年前放映了美国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后,一时在全国范围内就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加里森敢死队”式的违法犯罪活动。
  2、冲动性
  由于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动机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情感极不稳定,容易为外界诱因的驱使而爆发激情,又难以控制。这就决定了他们在进行某一项犯罪活动时行为的冲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盲目性,偶发性和快速性。
  3、凶残性
  由于违法犯罪青少年容易产生激情而又难以自我控制,由于他们缺乏法制观念,因此,他们在进行犯罪活动时,往往手段凶残,不计后果。例如,有的青少年犯罪分子在抢劫后又轮奸妇女,然后肆意蹂躏、残酷折磨致死,最后又毁尸灭迹;有的青少年犯罪分子,由于报复性动机的驱使,当产生愤怒的激情后,疯狂地使用刀枪、炸药等凶器杀死仇人极其家属,甚至无辜群众。
  4、纠合性
  一般青少年都有在同龄人中找到知音,支持和帮助的意向。违法犯罪青少年由于受哥们义气的支配,有寻找靠山的强烈愿望。由于有共同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以及有相投的低级情趣,很容易纠合在一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结成团伙。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大都是团伙性的犯罪,对社会对人民群众危害极大。
  5、互感性
  如果说“文化大革命”前老教唆犯教唆腐蚀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很突出的话,那么,“文化大革命”后,违法犯罪青少年之间互相教唆、传习,则成了很突出的问题。他们在一起自觉不自觉的互相传播犯罪思想,交流犯罪生动的体验和作案经验,传习作案技术方法。广播、报刊、书籍、电影、电视、录象、网络,家庭及社会环境,甚至连违法青少年因犯罪投入的监所、劳教场地,其不利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模仿源,可谓无孔不入。由于青少年善于模仿,很快就学到手。这种互感性比老教唆犯所起的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使一些青少年增添了犯罪经验,提高了犯罪技巧,成了“多面手”。
  在互相传习教唆中,一般说来是年龄大的教唆年龄小的,有经验的教唆没有经验的,这种互感性的特征,就使得违法犯罪青少年像割韭菜似的,一茬接一茬。
  因此,家长、教师要十分注意孩子的交友情况,提高他们抵御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动方式侵蚀的能力。
  6、戏谑性
  青少年天真好动,好奇心、求知欲强。引导得好,是学习向上的有力条件。但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这些特征却表现为恶作剧型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们把自己一时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遭遇的基础上,或以毁坏公物为乐趣。例如,用气枪打人取乐;乘车用绳索套行人图痛快;用气枪、弹弓毁坏路灯;故意放火招引救火车等,都反映了违法犯罪青少年戏谑的行为特征。
  7、易变性
  违法犯罪青少年由于上述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感情不稳定,容易爆发冲动性行为,违法犯罪的动机简单,具有很大的情景性等特征。这就决定了他们行为的易变性特征,表现为犯罪行为的多方向性。在进行某一项犯罪活动时,容易为主观情况的变化而迅速发生不同性质的犯罪行为。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可朔性。只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界条件,他们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是可以得到矫正的。
  上述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征只是一般而言。在某个违法犯罪青少年身上并不一定全部反映出来。有的可能这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征比较明显;有的可能那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征比较突出,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因此,在教育改造违法犯罪青少年时,必须摸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6 07: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开生面的帖子!赞!
在教育改造违法犯罪青少年时,必须摸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表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办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0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15-9-26 07:55
别开生面的帖子!赞!
在教育改造违法犯罪青少年时,必须摸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表现,采取针对性 ...

谢谢管理员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6 15: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一种责任。要义不容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6 16: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15-9-26 15:26
好文章!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一种责任。要义不容辞!

谢谢关注,谢谢评论!中秋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6 2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6 23: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魏老兄不仅是一位称职的警官,而且是一位用心的警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研究得很全面、很透彻。青少年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家庭要管,学校要管,全社会都要管。所以说,这是一篇对全社会都有影响的文章,值得大家认真读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7 0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少年犯罪动机及行为特征探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2: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关注。双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2: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肇荣 发表于 2015-9-26 23:51
魏老兄不仅是一位称职的警官,而且是一位用心的警官,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研究得很全面、很透彻。青 ...

谢谢管理员精彩点评,祝双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7:23 , Processed in 0.047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