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篇】
竹蔗茅根饮,夏至消暑气
夏至时,人的身体由于气血外张,脾胃机能相对减弱,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为主,避免大鱼大肉或高汤大补,以起到调理胃气、保养精气的作用。同时,人们还应适当进食具有清热、解暑、养阴功效的食物,以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为大家介绍两款夏至保健汤品。
竹蔗茅根饮。做法:鲜白茅根100克,竹蔗200克,将竹蔗切碎略捣,加入鲜白茅根,加水适量,煎沸去渣饮用。功效:清热生津、止咳止呕。可用于夏季保健或作为消暑凉茶饮用,也适合肺热咳嗽、咳痰黄稠、胃热呕吐的患者饮用。
茅根粥。鲜白茅根1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取鲜茅根择净,切碎后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至粥快熟时,加入冰糖再煮4~5分钟即可。功效:清热祛湿、凉血止血,适合伴有水肿、小便不利、尿血等症状的人群食用。
少喝冰饮 多吃“苦”
夏天养生,饮食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不少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吃喝大量的凉菜、冷食、西瓜、冰镇啤酒等冷饮,这造成了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腹泻、腹痛。另外,由于气温升高,食物中的各种细菌生长繁殖很快,常温放置的熟食容易被细菌污染,即使放在冰箱里,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还有,炎热的时候,人们常在空调房里生活和工作,身体机能往往下降,身体抵抗力会变弱,病菌易感性增强,容易发生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和霉菌性肠炎等肠胃疾病。
清远市中医院养生专家陈太日建议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骨头汤能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但要适量,否则伤胃。另外可多吃粥,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则是饮食调理措施之一,如绿豆粥、金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粥等都是很好的夏季饮品。
夏至食疗方
“一卵孵双凤”
材料:椭圆形西瓜一个(约2500克),小母鸡2只(约800克),水发海参50克,水发冬菇25克,水发玉兰片(笋干)25克,火腿25克,水发干贝50克,葱姜丝少许;料酒、精盐、西瓜汁及橄榄油少许。
制法:西瓜削去外皮,切盖,挖出瓜瓤,留瓜皮约2-3厘米厚,洗净备用。将玉兰片、海参、冬菇、火腿切成长片,除火腿外,都用沸水氽过捞出。小母鸡宰杀后,去毛及五脏,择洗干净,剔骨留肉,放入盆中,加入料酒、精盐、味精、橄榄油、西瓜汁、玉兰片、海参、冬菇、葱姜丝,拌匀,腌至入味。将西瓜放入大瓷盆内,然后把腌好的鸡连同配料一起装入西瓜中,盖上瓜盖,用竹签别住。旺火蒸至鸡烂时取出,开盖即可食用。
五味龙眼洋参茶
材料:五味子5克,西洋参5克,龙眼肉5克,冰糖20克(1-2人份)。
制法:将五味子洗净,去杂质;西洋参浸透切片;龙眼肉洗净,去杂质,将冰糖打碎成屑。将五味子、西洋参、龙眼肉、冰糖屑同放炖杯内,加入清水250毫升,放在武火上炖,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
功效:益气生津,养心安神。
乌梅冰糖饮
材料:乌梅15-30克,冰糖适量(分量根据各人口味添加);陈皮、玫瑰花、山楂根据各人情况选用3-5克。
制法:乌梅、陈皮、玫瑰花、山楂加水500-1000毫升,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放温后即可服用,无需冰镇。
【养生篇】
心态平缓勿急躁
进入夏季,心情变得容易急躁,《黄帝内经》说,夏季要使志无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气得泄,不要压抑自己。精神内守,病从安来,就是这个道理。心情不好时可以少吃一些甜食缓解一下,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体力也能给你带来好心情。
防暑降温要做好
夏至期间,全国气温高、光照足、雨水也多,农作物生长旺盛。夏至过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
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做好防暑工作,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