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希奇 于 2019-8-26 14:58 编辑
说不清道不明人为什么要登山
前几天去了一趟黄山,在山脚下住了一晚,在山上住了两晚,爬了几座山峰,两条腿至今还在酸痛。 几年前,公司曾经组织去黄山,因髌骨骨折没有康复,不得不放弃。 今年暑假,开学升五年级的孙女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满,唯有8月19日到23日这几天没有重要课程,提出要去黄山,她说班上好多同学都去过。我们认为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即能亲近自然,又能经受锻炼,随即表示应允。 儿子提前在网上为我们祖孙三人签订了自由行协议。19日下午一点半坐上前往黄山北站的复兴号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转坐接站小车,经过70多分钟的行程,到了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司机将我们送到汤泉大酒店入住。 住汤泉大酒店有个好处,早晨上山坐索道缆车享VIP服务,不用排队。6点半凡上山的旅客分乘两辆大巴前往票务中心,由酒店工作人员办理手继后直接送至索道入口。 在这里,立即看到了等候上山排队的人流,用铁栏杆隔开成黑压压一片。因为黄山莲花峰、光明顶等多个山锋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山上没有公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大都喜欢选择乘坐索道缆车上山。当然,也有步行登山的。 从缆车出来,马上就看到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导游打着旗子团队游的、自由行的、年轻的、年老的、全家老少三代的、抱小孩的、背着小孩的,还有用一根绳子将大人和小孩连着的…… 我在想,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爬黄山?登黄山? 我们见到一位满脸皱纹只剩下几颗牙齿的老太太,老伴问她高寿?她说70多岁。真厉害,70多岁还能登黄山! 在黄山上真可谓路无三尺平,都是用岩石彻成的阶梯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不管男女老幼,都是手拄拐丈,气喘吁吁,艰难的行走着。对于像我这样体力较弱的老龄人,走不了多长一段,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下,还好,黄山较人性化,很多地方都有石条凳。当有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人从身边走过时,只要轻轻喊声“加油”!他/她们马上力量倍增,面带微笑附和一句“加油”!人们在艰难的时候总会相互鼓励。
我们去西海大峡谷时,多是下行路。说路,显然不准确,因为路是被人走出来的。而这里是人们凿出来临空架设的栈道,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在栈道上我前面有位中年妇女,右腿可能是膝关节有问题,下阶梯时总是右脚先下,一步一步往下走。就像我前些年髌骨骨折后一样,膝盖不能弯曲太大,每逢下楼梯也只能右脚先下。 快到谷底时,我们见到两口子,男的不知什么毛病,两只手紧紧地抓住旁边的铁栏杆,一步一步吃力的往下退着走。 山上时常会看到骄夫,听带团的导游对他们的团友开玩笑说,谁要是走不动了可以租骄子,只是比买宝马车还贵。在山上两天时间仅仅在上光明顶时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坐骄子。不管怎么累,人们都咬牙坚持着! 据统计,2018年黄山接待游客338万人次,每天接近万人,难怪这几天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人群涌动,上上下下,川流不息。推而广之,中国名山有的是,每天不知有多少人在登山? 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喜欢登山,连世界第一高峰登珠穆朗玛峰也有很多人攀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代价非常大,花几十万上百万的金钱不说,有时还要付出生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只有4469人成功登顶,而在攀登时牺牲生命的就有282人,每登顶几个人就会有一个人死在路上。死在路上的人是无法搬运下来的,只能永久的冰冻在哪里。即使这样,仍然有着无数的后来者,眼看着沿途的尸体,前赴后继地向着顶峰攀登! 人为什么要去登山?是闲得无聊?是好胜心强?是为了征服?是释放心中的压力?是想一举成名?是亲近自然?是欣赏美景?是锻炼意志?是强健身体?是为了阖家欢乐?是为了广交朋友?还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有人说“是因为山在哪里!”这句话流传很广,几乎成为名言,还似乎充满着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在我看来,登山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无往而不胜。伟人毛泽东也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