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46|回复: 18

贺龙元帅的贴身副官张耀南(修改稿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6 15: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19-8-26 16:00 编辑

               贺龙元帅的贴身副官张耀南(修改稿一)


于乾松





在跟随贺龙元帅戎马征战的众多将领中,有一位澧县籍老红军,从贺龙就任澧州镇守使的时候起就投奔其麾下,长期作为贺龙的贴身副官,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转战湘鄂西、爬雪山过草地、驱日寇、打老蒋、至到解放全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他就是贺龙身边“三老”之一的老长官张耀南。



绝望中  成了贺龙的兵

张耀南于清光绪11年,即1885年冬月24日出生在湖南澧州城內洲后街,儿时三兄弟,老幺就是张耀南。那滚滚长江的九曲回荡之处——湖北监利便是其祖籍之地,那年,本为粮仓的江汉平原惨遭洪水洗劫,哀鸿遍野,人葬鱼腹。就在这种情况下,张耀南的祖辈便带着幸免于难的全家老小东飘西荡,落脚到了澧州城,讨过米、打过长工,后来凭着“九头鸟”的精明,才搞点小本生意,支撑起了一个家。
张耀南来到人世间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把振兴张家的希望,寄托在了小儿子的身上。他给儿子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张耀南。意思是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成为江南上空一颗耀眼的星星,“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这位没有进过学校门的生意人,自己虽然不会识字断文,但深知文化知识的重要,为了儿子有出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当儿子能够咿呀学语时,他便硬撑着勤劳苦作,把儿子送进了学校。儿子经过了几年的私塾,长进虽是得了不少,但家境也日渐窘迫,再没能力继续让其读书。而后,张耀南便成了父亲的尾巴,跟着父亲做生意,协助父亲算帐、记帐,把所学的知识全用在了生意场上,经过一段摸爬滚打,他也能和长辈们一起谈经论道,渐渐地成了生意场上精明的里手。
张耀南20多岁那年,他父母请来媒婆才为张耀南找个女人成了家。那女人叫卢氏,婚后小两口和和睦睦,亲亲热热,日子倒也过得舒心。有一天,卢氏在井台打水洗衣时,看到几个年龄相仿的女人手脖上的玉镯着实显眼,惹人喜爱。回到家中,便向张耀南提起,张耀南口里应着,嘴里却许着媳妇说:等条件好了一定买一只上好的手镯饰品,亲自给她带上。
家是张耀南的责任,更是张耀南勤奋的动力。就在给了媳妇那份许诺以后,他在亲友的帮助下,自己独当一面经营起了柴草、山货,生意红红火火,忙中有乐。还有令他兴奋的是,他媳妇给他生下了千金张帮富之后,确应了老人们说的“会生儿的先生女,生个姐姐带兄弟”的吉言,果真在这姐姐四岁的时候便带上了弟弟张帮贵。
张耀南在苦难中挣扎着,在父母亲相继离去的困苦中,更懂得了生命的宝贵,把儿、女都看得精贵。有天,一个相面先生告诉他:他命中多子女,可头几胎恐怕养不住。情急中的张耀南向那先生重金讨教,那先生掂了掂手中的铜板,思忖了一会,才告诉他说:“给你个化解的方法,让你孩子的小名序号从‘四’开始,取双数,包你的孩子一生无灾”。张耀南本不大相信这些,但为了家,为了孩子,他与媳妇商量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大女儿张帮富就成了“四丫头”,儿子张帮贵就成了“六儿”。
就在张耀南家里接连增丁添口的时候,转眼到了1925年,澧州所辖七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灾,三月不雨,致使赤地千里,人们只得采蕨挖葛而食,用树皮草根充饥,百姓易子析骨,惨不忍睹。自然,张耀南的小本生意是江河日下,债台高筑。几个债主天天上门相逼,并扬言不还债就置他于死地。同时,家里开门几张口,柴米油盐不能少,年已不惑之年的他,深感家的危机与肩上担子的沉重。
一天,为了避开与债主的冲突和妻子的唠叨,张耀南清晨将手中仅有的一块大洋留给了妻子,就悄悄的出了家门,漫无目的的荡着。日落时分,不知不觉到了大堰垱,他站在路边,定了定神,觉得满目焦黄的荒野使他心如火焚,燃烧的落日象是一张浸满人血的大口向他狞笑,那些债主的恶语凶颜让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那波光粼粼的涔水河便是自己最后最好的归宿,他扑通一声扎进涔水河里。
不该绝命的张耀南恰好就在贺龙亲自前往王家厂赈灾的途中被救了起来,从此张耀南就成了贺龙的兵。



乱世中  生死几茫茫

张耀南离家出走之后,带着两个孩子的妻子,原以为丈夫在外躲几天了就会回家的,她总用男人外出收帐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也打发一个个讨债人。十天半月过去了,没有男人的影子;三月半年过去了,还没有男人的消息,她对自己男人的生与死已是茫茫无知。
没有男人的家是脆弱的。为了还债,张耀南的妻子不得不把儿子丢在家里,带着刚刚懂事的女儿去给人打工抵债,那孤独与思念,劳作与伤悲,伴着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病痛侵扰着她的身体,泪水磨瞎了她的眼睛。一晃十年过去,1935年8月,她在盼望与遗憾中丢下两个可怜的孩子离开了人世,还是好心的邻居给了她一张破芦席。
妻子被安葬的第二天,跟随贺龙攻克了澧州城的张耀南,满心高兴地回到家中,只见两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脸上挂着泪痕,倒在一堆乱草堆里,他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家。随行来的红军战士听说后,马上从一个财主家抬来一口棺材,张耀南拿出自己珍藏了许久的一只手镯恭恭敬敬的给妻子带上,以弥补自己对妻子多年的愧疚,重新安葬这个为他经受了众多磨难的女人。
红军在澧州休整期间,张耀南介绍万帮义等多名同志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让刚刚成年的女儿张帮富和儿子张帮贵参加了红军,女儿分在卫生队,儿子在军部作勤务。部队行军到了大堰垱,军部领导决定让张帮富留在后方担任联络员,帮部队筹措军需和药品。张耀南虽然舍不得女儿,但还是做工作让女儿留了下来,又把一份对亲骨肉的思念与牵挂留在了故乡。
不久,红军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日夜行军打仗,条件十分艰苦。从小就营养不良的张帮贵,身体矮小虚弱,行军时给张耀南带来了许多麻烦。可他生来聪明灵活,很受贺老总的喜欢,贺老总便专门给张帮贵配了一匹马。在长征途中,贺老总有时忙里偷闲去钓钓鱼,去时总是叫一声张帮贵“六儿,钓鱼去。”张帮贵只要听到贺老总的召唤,就会马上背着渔竿和渔篓笑呵呵地跑在最前面。
就在长征的艰难跋涉中,张帮贵在与父亲的团聚里深深感受到父辈与战友的关怀与慈爱。然而,命运之神却又一次捉弄了他和他的父亲张耀南,使他们陷入了生死几茫茫的境地。那是贺老总的部队长征到达云南后的一天夜里,部队在深山崎岖的路上行进,张帮贵在晃晃悠悠的马背上进入了梦乡,给他牵马的那位战士也在极度疲乏中迷迷糊糊,不知在什么时候,也不知在什么地方,张帮贵跌下马来,掉在了路边的草丛中。天亮了,战士们才发现马背上没有了“张六儿”。
张耀南听说没见了孩子,那无名火怒冲千丈,儿子是生是死,他不得而知;女儿留在了故乡,是祸是福,音讯全无,这些都成了他埋在深处的一块心病和无尽的牵挂。贺老总理解他并告诉他:部队已经通知地方党组织寻找“六儿”,要他振作精神,一定会有和孩子团圆的一天。
“张六儿”从马背上掉到软软的茅草丛中,做着在妈妈怀抱里的美梦。天亮后,敌人发现了这个正在酣睡的孩子,用枪托打醒他,把他从草丛中揪起来,但看到“六儿”瘦弱的身体,破衣乱衫,满头癞子疤,又不说话,象个哑吧,不象个红军,才把举到半空的刺刀缩回来,朦胧中的“六儿”逃过了这一劫。敌人走后,张帮贵坐在草丛中,寻思着自己该怎么办?他不知道部队去了哪里?只知道这里是云南。他不想再拖累父亲和贺老总,也不想再拖累部队和战友,他想回家,想回家找姐姐。回家的路艰难而又漫长,身无分文的他只得沿途乞讨,一讨就讨了两年才于1937年回到澧县。
红军离开澧县后,张帮富作为红军的留守人员回到县城,利用部队给予的一点资金,在洲后街租了房子做点小本生意,给部队经常筹措一些药品。弟弟张帮贵回家后,姐姐非常高兴,对弟弟承担起了父母的责任。为了维持生计,张帮贵跟着别人跑“三斗坪”挑盐巴,吃尽了苦头。而伪政府官员以他们俩是红军的后代为由经常敲诈勒索,找他们的麻烦。特别是那丁保长看见张帮富人长得漂亮,多次要给自己提亲。张帮富不同意,丁保长就勾结流氓地痞到店铺里寻衅滋事,并把她兄妹俩作为“红脑壳(红军)”关押起来,逼迫张帮富与他结婚。张帮富不忍心弟弟跟着自己受牵连,她要保护张家的这个根,只好委曲求全答应与丁保长结婚。婚后一个月,张帮富想尽办法逃了出来,带着弟弟去投奔农村的亲戚,可那位亲戚老远看见她们,唯恐受到牵连,连忙高喊“红脑壳来了,快来捉呀?”吓得姐弟俩转身就跑,只好另择它处栖身。常常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他们最思念贺老总、父亲和部队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贺老总和父亲打回来,为穷苦人民撑起一片红色的天地。她们也经常互相问着:父亲在哪里?他老人家还在不在人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16: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16: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真的斗争场景,艰苦,流血流汗的。与加工的电视剧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16: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19: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6 19: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7 09: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7 09: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半个老乡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7 2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赏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6:49 , Processed in 0.0377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