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76|回复: 11

两岸领导人会面习马会发布 习近平马英九讲话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7 18: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握手,跨越了66年。时间: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地点: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两岸领导人66年来首次会面。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11月7日15时许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握手。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http://tvplayer.people.com.cn/player.php/xml/L3B2c2VydmljZS94bWwvMjAxNS8xMS83LzllNDg1MDJmLTE1YWUtNGQ3Yi1hMWJiLTEzMTFlODJiYzNkZi54bWw=/playerByOsmf.swf

习近平讲话全文

尊敬的马英九先生,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住今天。

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过去7年,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丰硕,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正因为有了这7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

在此,我要向所有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出贡献同胞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两岸关系66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少时间的隔绝,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成果不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

两岸双方应该在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及地区与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我先讲这些,谢谢!

马英九致辞全文

习先生,大陆与台湾代表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分,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会面,签订了4个协议,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打下了基础。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东亚经济高峰会”上,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资政对谈。当时我们都认为:“两岸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此刻,我和习先生相对而坐,共聚一堂,在我们背后的,是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的,是这几年来,双方致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和解替代冲突”的成果;在我们手上的,是永续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讯息。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

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海峡两岸在 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两岸目前已不再处于过去的冲突对立,双方应持续降低敌对状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两岸目前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与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

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题。两岸目前在海基会、海协会首长之间,与陆委会、国台办副首长之间,均已设有联系机制。今后应在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之间设立热线,以处理紧急与重要问题。

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但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包袱;他们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建立友谊,一定可以为两岸永续和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扩大这个基础。

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世瞩目的“习马会”今天下午在新加坡举行。根据最新消息,除了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外,参与会见的其他陪同人员也曝光。

央视直播画面显示,大陆方面陪同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的共有六人,分别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总书记办公室主任丁薛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陈元丰。

此前,台湾方面在4日公布了陪同马英九与习近平会面的6人名单,包括马英九办公室秘书长曾永权、副秘书长萧旭岑,台湾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副主委吴美红,“国安会”秘书长高华柱,“国安会”谘询委员邱坤玄。可以发现参与会见的双方人员,无论从数量还是官阶来看,都安排类似,体现这双方的“对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习近平外访的标准组合,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国务委员杨洁篪三人都会参与其中。丁薛祥身兼中办副主任和总书记办公室主任于一身,角色类似萧旭岑。张志军与夏立言是台海双方负责部门主要官员,当然不可缺席。至于参会的陈元丰和吴美红两人,可以猜测两人在此次习马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或是具体操办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8: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人中,大家比较陌生的是陈元丰,他实际上是国台办的资深官员,21年前就随老上司陈云林从黑龙江省调任国台办。目前,他是现任4名国台办副主任中最年轻的,刚满52岁,历任陈云林、王毅、张志军三任国台办主任。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张志军是外交系统出身,陈作为国台办排名第一的副主任,在台湾问题方面可以说更加资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18: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七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住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圣华 发表于 2015-11-7 18:50
公元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七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 ...

谢谢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7 2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握手,跨越了66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21: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11-7 20:55
这次握手,跨越了66年!

谢谢关注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1: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讲话稿写得真好!谢谢老战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8 19: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将军 发表于 2015-11-8 11:35
这两个讲话稿写得真好!谢谢老战友!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3:50 , Processed in 0.0356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