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何天晴

《松滋河畔的记忆》【壹】:史无前例的“安乡保卫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0-8-18 15:05 编辑


〔二〕:拼命保县城

    安造大垸里有县城和5个乡镇、一个农场,共18万多人,其中四分之三的人口和财产,集中在安乡县城。如果县城不保,那么汹涌而来的洪水可以一直淹到三楼。当时的安乡县城,电力中断,一片漆黑,老百姓几乎都搬空了。就是没有离开家园的人,也搬到了相对安全的顶楼上。

    就在这“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夜晚,一场人天之间的较量,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7月25日14时50分,县委书记徐万发,电话向市委汇报,表示要举全县之力,拼抢安猷垸北间堤,保卫县城。15时10分,市指挥部电复安乡:全力支持安乡。22时来自津市,鼎城,桃源,汉寿,临澧等县的万余民支援大军飞速赶赴安乡灾区,与在本县集中的1.2万名劳力在安猷垸北间堤长达11公里的战场上,拉开了保卫县城的战斗。


7.jpeg



(图为1998年7月26日部队官兵在抢修北间堤保县城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9: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武警湖南总队第三支队接到上级下达的抗洪抢险命令后,出动兵力600人、车辆30台,火速赶往灾情十分严重的安乡。 溃垸的当晚,雷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兵分几路,一路负责救人;一路冒险顶到决堤处,控制决口,防止进一步撕大;一路沿垸内废弃旧间堤设置第二道、第三道防线,死守县城。安造大垸,1998年曾多次决口,被当地人们称为“鬼垸”。晚上20时30分,安造大垸告急。有段艰险的筑坝任务交给了武警湖南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文小明下令:必须在次日凌晨5点以前完成筑坝任务! 原有的堤坝两侧都是水,无处取土;裂沟条条,填堵困难,还有管涌、“鼠洞”等隐患,凌晨5时以前筑起“钢铁大坝”谈何容易!突击队员们纷纷向支队长请缨:“如有险情,首先派我们上!”满身汗水泥水的李万陶动情地说:“我家就在澧县,20亩水田已经冲毁,现在不知道爷爷、爸爸、妈妈的安危。

      但是,作为子弟兵,我一定誓死保卫这里的大堤!” 数千米的大堤上,旌旗猎猎,号子声声。一面“抗洪抢险第一突击队”的旗帜在抢险队伍中特别醒目。官兵门扛袋压布,争先恐后,红旗下,堤身在战士们手中加固,矮矮的堤坝在战士们脚下增高,原定5时完成的任务,在4时就大功告成。武警湖南总队第三支队。这是一支英勇的部队。在1998年那场世纪洪水中,他们英勇顽强,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荣立集体一等功,之后被评为全国“十佳标兵支队”。

      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一路风尘赶到了安乡,与安乡干部群众共同战斗了80多个日日夜夜。身为省委领导的郑培民十分清楚这个时候冲上前线、指挥抗洪的份量。他多年来对水利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战胜洪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确保安乡县城的安全,郑培民和市、县领导一起决策,在书院洲修一道10多公里长的间堤,作为防洪保城的第二道防线。

      7月25日市防汛指挥部决定,任命周用金、杨光宏、钦时中为安乡县安尤北间堤指挥长,抢筑北间堤,保卫安乡县城。 废弃间堤年久失修,并在修筑二环路时,已打通取土筑坝毁去数百米。然而洪水当前,此堤成为保住县城的唯一屏障。防汛指挥部紧急调集驻湘解放军官兵和安乡、常德、津市、澧县等县市的民工数万人紧急增援。抢在洪水没顶之前,按防洪标准重新筑好此段长约10公里的子堤,力保县城,免去此劫。三天三夜,整个安造大垸就是一个战场。虽然没有战火硝烟,但无异于解放军苦战孟良崮、自愿军苦战上甘岭。经过成千上万人三天三夜日夜连续奋战,终于将洪水挡在了子堤之外,县城终于保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9: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0-7-13 19:48 编辑


〔三〕:奋力堵决口


       7月27日  常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任命洪明祥为书院洲堵口指挥长,负责安乡书院洲堵口工程。溃口迅速扩展到120m宽。考虑到堤后洪水灾害情况十分严重,必须立即封堵。刚刚完成澧县澧南抢险任务归来的安乡县人武部部长章海南和舟桥连官兵们征尘未洗,又顶着倾盆大雨,奉命紧急赶往安乡书院洲决口处。

      决堤处的堵口工作也正面临巨大考验,随着决口的缩小,水流速越来越快,抛下去的石块和沙包被立即冲走;更要命的是,经长时间消耗,堵口材料和抢险器械极度匮乏,防汛指挥部紧急下令,从各地无条件紧急调运,不惜一切代价堵住决口。


8.jpeg

(图为1998年7月27日部队官兵在安纺溃决处拼命堵口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19: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0-7-13 19:57 编辑


      为了堵住某处管涌,抢险官兵首先需用铁锤将近三米高的木头一排又一排地锤入水中,然后再向打好的木桩中填埋沙袋。铁锤很重,将木头锤到接近水面时,人就得站到水里继续锤,一直要把木桩的高度打到与水面基本平行。

      木桩锤到位之后,为了防止波浪冲击大堤,保证管涌圆满堵住,官兵们一一站在水中,手挽着肩膀排成人字堤,防止浪冲过来,用血肉之躯铸成抗洪堤坝。




微信图片_20200410104723.jpg

用血肉之躯铸成抗洪堤坝

微信图片_20200410104739.jpg

(木桩打好之后再用砂袋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3 19: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黄老师的肯定与鼓励!

请黄老师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洪堵口,谈何容易!缺口水深处有17米,浅处也有7米,流速5米/秒,与其说是堵口,不如说是截流。大家用了上百公斤的卵石包丢进水中,被洪水一卷而走。当时有人说大米比卵石要塌实,建议用大米堵。县抗洪指挥部命令:抗洪运输队迅速从县粮食局调运十吨大米去堵口。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扔进决口,还是无济于事。接着准备了几只大舶船,采用沉船堵口之策。


微信图片_20200407161926.jpg

把卵石、块石装入23m高的钢筋三角笼内抛填合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何天晴 于 2020-7-13 20:28 编辑

微信图片_20200407221530.jpg




微信图片_20200407221522.jpg


       8月11日凌晨4时18分,是58万安乡人民值得庆贺的日子。16天前,那道长130多米、每秒向安造垸内倾泻洪水1600多立方米的缺口,终于被3500多双铁手锁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严防死守保“咽喉”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就在安乡人民紧锣密鼓、众志成城进行抗灾救灾之时,紧靠安乡县北大门的湖北公安县70万亩面积的黄金大垸溃决,8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推进到安乡北线,高出安乡县地面7至10米。历史上,为保特大城市武汉,50年代就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可这次威胁安乡的洪水,刚好在确保垸上游。水一旦泻下来,不但整个县城都要被淹没,还将威胁到其他大垸,安乡县都将成为一片汪洋大海。于是,“北大堤保卫战”打响了。

   当时,我和其他灾民一起乘坐政府派来的机动小木船,在注满洪水的安造大院内曲向前进,把我们转移到了安乡黄山头安全地段安置下来。在安乡黄山头避难期间,有幸让我再次亲临又一个声势浩大的抗洪鏖战场面——北大堤保卫战。在很短的时间里,数万军民紧急赶到湘鄂边境,抢筑一条称之为生命线的北大堤,挡住南下之水。




10.jpeg

(图为1998年8月22日军民一起抢修安乡北大堤的情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13 20: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舟桥部队在以最快的速度搭好浮桥。从黄山头脚下用重车拖来泥土,提供了抢修子堤的土源。每次在重大险情发生时,都是他们冲锋在前。就在此时,高音呐叭里传来了险情报告:“南闸附近出现了险情!!南闸附近出现了险情!!”只见一队队军人和农民扛着沙袋、石头等抢险物资,朝险情处奔去。傍晚时分,高音呐叭里传来了紧急通知:“马上有大风强降雨天气出现,请大家作好紧急战斗准备!”

       不一会儿,群星灿烂的天空彤云密布,霎时间,雷雨大作,狂风呼啸,暴风骤雨倾盆而泄。四周一片昏暗,什么都不见了,只听见风和浪在狂吼狂叫,试图把北大堤掀翻吞湮。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只见那身穿黄色背心的几百名官兵抓住一根粗绳子,迅速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冒着随时被洪水冲走的危险,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坚不可摧城墙。他们白天被烈日晒破了皮的脸与背,被石头磨破了皮的手指头,在高温的水中隐隐作痛。他们没有呻吟,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直到大风暴雨过后……等到这次险情过后,许多官兵皆因酷暑和过度劳累而中途倒下。但只要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即接受新任务,继续争战沙场。


11.jpeg


(图为部分官兵皆因酷暑和过度劳累而中途倒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21:19 , Processed in 0.0366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