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162|回复: 13

张松山 自己动手建营房(南湾湖军垦锻炼扎记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5 13: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河布衣 于 2021-8-15 16:46 编辑

南湾湖军垦锻炼扎记之四

                       自己动手建营房

                               张松山

         1969年1月,为期一周的再教育动员结束以后,根据420团团部安排,我们开始了建家劳动:自己动手搭建茅屋营房。
         茅屋,以木作架,以茅复之,为民之居,自古有之。凡读书者,当知杜甫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是怎样一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广厦情怀;凡洞庭湖区老人,都知道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茅屋乃是南县沅江一带农村的典型民居,其中以南县的茅草街最为有名;凡到南湾湖者都知道,早期的军垦战士们艰苦奋斗,都是以稻草茅屋甚至以简易茅棚作营房。我们于1969年进湖时,在南湾湖军垦基地,除师部团部有几间砖瓦房外,基层连队都是清一色的标配稻草茅屋。茅屋最大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冬暖夏凉。缺点是结构简陋,不耐风吹雨打。
         我们学生十连的营房,选址于和部队一营三连一渠之隔的荒地,东五支渠(俗称五七渠)南侧,北距四二O团团部、南距肖公庙老师部、东南距四季红公社所在地各约三、四里左右。我们的营房座北朝南,东南侧紧靠四季红公社地界,左侧是一条南北向的支渠,隔渠有一条简易公路,由北大堤、学十一连、学生四连、420团部及学一连直通老师部。
         我们连队建茅房,我记得主要经历了五个环节:一是打基脚。垫基脚的石头是由师直防化连的干部战士和学生一连的学员取自北大堤外大通湖对岸的明山,但都得由我们自己用船运回连队,搬到基建工地。二是搭屋架。大梁、立柱、檩条、檐子多为当地水杉木,由团部调拨。三是盖草瓦。就地取稻草,篦片为骨扎编草瓦,由下自上舖之。四是糊泥墙。以稻草竹杆芦苇捆成草把绑扎成墙体,以谷壳牛粪和泥糊之。五是搭通铺。房内以湖泥垫高为地,通铺以排为单位,用木棍编铺,覆盖稻草为垫褥,房外以湖泥加高尺许为台阶,以防小雨。
         在冰天雪地里搭建茅草房,最大的困难是严寒的考验。
        1970年2月初,为筹办433团大学生接受再教育成果展览收集资料,我曾回学生十连进行调查。参加座谈的连队干部和学生干事伍桂生、学员代表余柏浩、何善心、二排副排长赵占一等谈得最多的仍然是一年前建家劳动的感人事例。如: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指导员不和随军妻子一起吃饭,和学生同吃同劳动,冰天雪地上大梁;身先士卒的费兴国副连长(后升任连长)抱着结了冰的大石头往船上丢,往工地上搬;二排邓排长(团学毛著积极分子,后升任副指导员)带病扛石头,学员扛一次,他扛两次,拼命干;四排长叶景深和某排孙排长糊房子时带头破冰下水赤脚踩泥和泥。在解放军的带领和鼓舞下,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召下,大学生有样学样,奋力拼搏。一排副林国悌、二排副赵占一、三排副林文赐、四排副黄一兵、六班长唐某某(佚名)、十六班长曾先涛、学员余柏浩、何善心等都不惧严寒,在冰天雪地里行船扛石、踩泥和泥、扎把糊墙,挖井垒灶,经受了锻炼,收获了成功建家的喜悦。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建家劳动,学生十连的营房初具规模。整个营房座北朝南紧靠四季红公社地界,与由北大堤到师部的支渠和简易公路垂直。第一排建筑物是四个生产排的宿舍,右侧不远处是连队的副业地,前方是连队的晒衣场。后面第二排由西向东依次为水井、食堂、炊事班宿舍、连部、随军及临时来队家属住房。第三排是稍远处的鸭棚、猪圈和牛棚。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建好的营房,我们切实体验到毛泽东主席所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
         一九六九年二月初,我们告别部队三连的干部战士,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从此,我们住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多的军垦锻炼岁月。

                          (2021年8月15日写于常德)

图文无关




mmexport1626456208322.jpg
400e22452130467090015832bd5cee7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5 15: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垦劳动辛苦,但磨砺了人的意志。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5 15:2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岁月让人回忆念想在艰苦中炼就精神!佳文精彩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15:4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回复:这是我为南湾湖军垦锻炼大学生群写的回忆录征文。五十多年前的往事,仅凭记忆,不一定准确。欢迎斧正,感谢鼓励!
164750rbgwglzlm9moregm.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17: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大校友、南湾湖垦友、军中战友、曾经部队耒阳驻地老乡,长沙伍桂生:@张松山 :看了你写的“自己动手修建茅屋营房”,思绪瞬间回到了几十年前。建茅房,天寒地冻,北风呼嘯,无论是用脚和泥还是用手糊泥墙,一会功夫手脚都会失去知觉。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大学生,能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好自己的“家”,事后都觉得不可思议!谢谢你,让我们有了完整记忆![抱拳][抱拳][抱拳][玫瑰][玫瑰][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17: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容潇湘子:以朴实的文字,写实的画风,细致的笔触记述人生的节点,坦露那个时代的生活与锻造。仿佛使人看到那浩瀚的湖,延绵的堤坝,一排排在寒风中铺成的崭新茅屋,一张张恰同学少年的青春脸庞……尤其是一颗颗闪耀的红星,一阵阵激越的军号,一面面猎猎风动的战旗。我们向着太阳,那是属于我们的一个火红年代,峥嵘岁月。值得回味,回味无穷啊!为松山兄点赞[强][强][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17: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株洲市政协赵占一垦友:@张松山 谢谢你详细描述当年建房情节。回忆更有方位感,人情味!
内涝时营房内进水,下雪时我的被子上有一层雪。我的铺面靠门边!中耕回来,季益贵被子里爬进一条蛇!杨振久挑到门外的!慢慢过影视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17: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株洲赵占一:@张松山 写得好,很真实![呲牙][憨笑][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17: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战友刘四维:记得1964年我们在白藤基地围海造田也是住的茅屋。一天黑夜,忽然狂风大作,茅屋为台风所破吹倒,大家伙正摸黑抢救,这时夜空中突然响起紧急集合号音,原来是团参谋长来检验战备,全连约将近半小时才集合起来(被子和武器装备全压在倒塌的茅屋中),结果挨了参谋长一顿痛批![呲牙][呲牙]狼狈情景犹历历在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15 17: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安乡陈友光:@伍桂生 @张松山 你们元旦期间入湖,自己建房,天寒地冻,那真够艰苦的。我们8,9月份来,还基本上住老部队的现成的房子,只是为四排建了一栋铁架屋,那时候气温高,踩泥巴,糊泥壁,还觉得很有趣。各个连情况都不同,这次编书,的确需要尽可能多的垦友行动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6:14 , Processed in 0.0384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