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东方鹰a

东方鹰 04 古老神奇一方土【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13 21: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0-3-13 21:25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谢谢关注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日中天的双溪市场,涨满了一幅幅风俗画。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每逢喜庆吉事,便有各类戏剧轮番上演。笔者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哼吧清亮鲜活的武陵小曲/敲响销魄的常德花鼓/步入古老的阳戏花灯/那土腔土味的傩戏/如怨如诉的汉剧/何尝不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梆、梆、梆……”这就是乡人熟悉的渔鼓声。一声声,清脆如玉碎翠谷,击落了古老的黄昏……这时,喜悦的歌声和笑随着悠闲的吹烟一袅一袅漂过戏场,飘向盛产情节的双溪古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梆、梆、梆……”窄窄的渔鼓台磅礴着长城下孟姜女恸哭的悲哀和坚贞,奔泻着乌江畔一代豪杰与美人的血色苍凉,咆哮着包公怒斥权贵,毅斩骄纵的吼声;当秦室喧溅着狡猾的狂妄,岳囚却在幽咽着无可报国的帐惘……几千年的忠、真、善、美在这里总与奸、假、恶、丑并腔对照,演绎着一幕幕生与死,离与合的悲喜剧……常常,台上的虚幻交加着无情的雨,台下的现实却摇晃着不同的评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最后一句唱词随鼓声嘎然而止,寂静的氛围遂攒动一片雨的喝彩,雷的掌鸣,古老而又年青的双溪,便在醉梦中惊醒。这时,夜荡来一叶叶风的小舟,把满屋的情绪从兴奋和疲倦的意境里,划向一个个温暖的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棒鼓是流行于双溪乡间的另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方式,它比渔鼓更诙谐。每逢乡人喜庆乐事,便有艺人为之助兴。那清脆地鼓点,诙谐的说唱,常令人捧腹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走读双溪》2005.10.20入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世界文化艺术联合会大型文献图书《中华丰碑,民族脊梁》;2008.5入选湖南作家网《芙蓉花开——2008芙蓉国网络精品文选》散文卷第五辑:屐痕处处.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2010.8在中华全国管理创新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研究院、共和国开拓者评审委员会、《海内外经济纵横》杂志社 “中国骄傲-共和国开拓者飞鹰奖”评审活动中,荣获“ 飞鹰金奖”同时授予“共和国开拓者”荣誉称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傩戏,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戏剧形态,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它与人类原始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与古代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连。它也是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较大型的戏曲剧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09: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古时代,每逢农业丰收或战争胜利,或祭祀祖先时,先民便演出傩愿戏以示庆祝,并以此酬神,驱疫驱鬼,祈求神灵保佑。傩愿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消失,但我的家乡还可以见到这种称为:“戏剧的活化石”的剧种。当地居民也有叫“土地戏”“傩堂戏”“神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9 11:04 , Processed in 0.03045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