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东方鹰a

东方鹰 01 诗意魅力如陈酿(散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刻地感受和独特的发现,来源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对生活无比热爱。可以说,作家的精深思想和炽热情感,是捕捉诗意的触觉,酿造诗意的要素,诗意的浓度同感情的深度成正比,感情的深度同感受的深度相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捕捉诗意的途径多种多样,千条万条,因人而异,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必须牢牢抓住使你掀起感情波涛的“动情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动情点,往往既是事物的闪光点,也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又是主观情与客观景的焊接点,更是我们创作的着眼点。而对同一题材,动情点不同,就会写出不同意境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同是歌颂白杨树,矛盾的《白杨礼赞》,动情点是“伟岸、正直、质朴”,“不折不饶”;而袁鹰的《白杨》,动情点却是“这儿(新疆)需要就在这儿生根了”,“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抓住动情点,就得练好“眼力”,象孙大圣的火眼金星一样,看得真,看得透,看得远,才能一抓一个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的诗意表现,不能太急、太突、太直,而要像春芽破土、花蕾育春、冰河开冻那样,隐匿些,神秘些,迂缓些,要精心安排好前奏、序曲、铺垫,然后“千呼万唤始出来”,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奇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有篇散文叫《仙人球》,写作者因为仙人球“丑”而不喜欢它,又因仙人球刺手而恨它,怪妈妈“别人家养花,自家栽刺;过了些时候,仙人头长出了一个毛茸茸的花骨朵,作者不相信它会开花的结论显然错了,但仍固执地断言:“开花也不会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天以后,花竟然开了,它“悄悄的,好像怕人知道似的。花先从顶端张开一个洞,宛如一个玉制的紧口杯。从杯口里望去,花腔里好似弥漫着雾,又好像笼罩一层轻纱。到了最后,它突然张开了花瓣,全部开放了。犹如一把长弓,向天宣战;如一把唢呐,欢庆自己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16 17: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了最后,它突然张开了花瓣,全部开放了。犹如一把长弓,向天宣战;如一把唢呐,欢庆自己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9 14:11 , Processed in 0.0320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