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的功与误 —读《史记·陈涉世家》笔记 陈胜,字涉,阳城人(今河南登封)。少时与人受雇耕田。曾对人曰:“苟富贵,无(通勿)相忘。”人者笑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胜叹息:“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征发居住里巷左边(秦制居右间者为富人)平民中有罪者去渔阳郡(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戌边,有九百人驻屯大泽乡(今安徽蕲县集西小刘村)。陈胜、吴广(字叔,夏阳人)皆行,同为屯长(管五十人之长)。因逢大雨,道路不通,而误行期。按秦法误戌边行期皆斩。于是,陈、吴密谋,冒充扶苏、项燕部下,“为天下倡”,杀死押解之廷尉,召令徒属曰:“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首义反秦,斩竿而起,攻占大泽乡,取蕲地至直陈县(今河南淮阳县)。陈胜称王,国号张楚,意为张大楚国。 陈胜揭竿而起,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各地劳苦大众纷纷响应,聚集在陈胜旗下者日甚一日,反秦烽烟遍起。陈任吴广为假王,挥兵西指,进攻荥阳。又命周文为将军,聚兵车千乘,士卒数十万进攻函谷关。秦二世无奈,只得赦免郦山刑徒,充作军卒,命章邯率领,击败楚军,周文自杀。同时,陈胜又命武臣攻赵地,取邯郸后,自立为王。吴广进攻荥阳不克,被田臧假托陈胜之命诛杀,献首陈胜,陈只得任田为统帅,后在敖仓被秦军击败,田臧战死,军队溃败,陈胜顿失股肱。 是年十二月,章邯进攻陈县,陈胜出城督战,军队溃败。陈胜败走汝阳至下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被车夫庄贾杀害降秦。 陈胜自大泽起事至下城父被害仅半年,便走完了人生最为壮烈的时期,真可谓壮哉、悲哉、英雄也! 司马迁在撰《史记·陈涉世家》中评论陈涉有“一功二误”。所谓“一功”,说他虽非“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①,但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会响应”。尽管他“出师未捷身先死”,却为后来“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开创了有利局面。所谓“二误”,一是忘本。当年他曾怅恨而曰:“苟富贵,无相忘”。但称王后,初志逐渐磨灭,有当年与其同为受雇耕者,进见陈胜,住在宫里,见其豪华宫宇和生活,而大谈陈胜穷困时景状,陈认为丢了他的脸而予以诛杀,自此亲者惧而离异。二是用佞远忠,误用蔡赐为“上柱国”(职权如丞相)、周武为司过(管监察)。凡此两人厌者,皆任意罗织罪名,不经审理,擅自处置,陈遣出将官皆背陈不亲,陈胜便成了孤家寡人。然而,以《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之记载看,陈胜之败,尚有一误,即:称王太急,犯了策略上的失误。陈胜起事后,豪杰父老等请立胜为楚王,胜问张耳、陈余。耳、余对曰:“秦为无道,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暴也。今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则帝业成矣!”可惜,陈胜未纳其谋,至有大失。 一千五百多年后,和尚出身的的朱元璋吸取了陈胜的教训,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取得了天下,创立了大明王朝。 ①仲尼指孔子。墨翟即墨子。陶朱指范蠡。猗顿,战国时大富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