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02|回复: 39

难忘啊老同学,相知相励大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9 17: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4-5-27 12:42 编辑

    难忘啊老同学,相知相励大半生


    之所以用这个题目叙事,我是有缘由的。
    一个月前,即正月过半时,我突然接到了群祥发来的微信。他告诉我,说看了我的不少文章后,觉得很合口味,要我还发些给他。随后,他发来视频通话,我点击了。不过,不知是他的信号不行还是手机原因,视频效果不理想。于是,我取消视频聊天,改用电话打了过去。就这样,我俩在电话上不知不觉聊了个把钟头。
    我问他:现在北京,还是深圳?
    他告诉我:年前回来了,离你只一公里远呢!
    我惊喜:啊,回家了?那好呀!可是,避疫不能相见,遗憾!
    随后,我俩又聊到每次都首先关心问到的话题。比如,你现身体还好吧?你的兄弟姐妹定然安好?你的孩子都美满吧?你们还是在外带孙子吗?……
    虽然,我俩无论见面,或是打电话,还是视频聊天,每次开场时都是说的现话,可都寄予了对对方发自内心的关切与问候,而绝非可有可无的客套话。
    要知道,我和他,自儿时起,直到今天,可一直是最相知最要好的老同学!

               记得少年骑竹马
    回望友情,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光大。
    我和群祥,典型的50后。虽年届古稀,可不是一般的老同学,而是同宗、同屋场、同儿时、同志趣、一直互励互助的最要好的伙伴。虽然,已过去一个甲子的儿时生活,当年我俩常在一起玩“少年骑竹马”的情景,不是“别梦依狶”,而是历历在目,永远是“勿相忘”的。
    大约从四岁开始吧,我俩就玩到了一起。那时,我俩同在一个大屋场上住着。我家在他家的右前面,中间只隔了他的伯伯,还有另一人家,空间距离不到三十米。而在吃食堂未拆除几道篱笆前,走庭院相隔的篱笆走廊来算,也不足百把米。记得我第一次去他家禾场上玩时,他的那叫毛头的堂兄一见我就打,不准我到他家屋前玩耍。而群祥呢,则与他相反,立即拉了我的手走开,与我玩得不亦乐乎起来。
    从这次见面开始,我俩不仅一见如故,而且晚上也要到一起玩会儿才过瘾。记得1955年初那个最严寒的冬天,即男劳力大多外去治西湖后的日子里,群祥的堂兄出麻子死后,我俩更是无拘无束地玩在了一起。记得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借着他伯伯和他家门窗里透射出的煤油灯光亮,我俩在他伯伯正门前的菜园篱笆边,还玩着老牛耕田的游戏。当时,他举鞭吆喝着在后扶犁,我在前拉着犁。其时,天上突然下起了豆粒大的雪珠子,到处响着劈劈啪啪的打砸声。我惊叫:“这雪珠好大呀,打得人死!”这一下,我俩不仅不躲雪,反倒异常兴奋,玩得越加忘乎所以起来。后来,我因姆妈呼喊我,我们才停止了玩乐活动,匆匆跑过那树木遮盖而墨黑一片的菜园篱笆走廊,一身湿衣湿鞋地跑到家里。那时呀,只顾与他玩,连黑古隆冬、阴森可怕的环境也忘了。
    事后,我们从老人们的说话中得知,这篱笆廊里,很不干净,曾发生过杀人和房屋起火之事!此后,我再也不敢晚上穿行这篱笆廊了。不过,直到上学前,每每白天,我和群祥总是依然在一起,玩着那“少年骑竹马”之类的游戏。我也见证着,他那老五的夭折、老六的长高、老七老八出生时的情景。
   
       同窗共读十多年
    农村开始吃食堂时,八岁的我们,也一同在雪后的开春,上学读书了。先是依次在春大汉家、新庵庙里、雷家六斋公大屋等十多处场所,不时抬着课桌椅转移着读村办小学。中间是一同考进黄土铺完小,读高小两年。再后是,一起考入一中读初中。1968年11月起停学回家务农一年多,之后又被推荐上了一中高中。
    也就是说,我和群祥从小学到高中,前后一共同学了十多年。
    在我们一起读书的这些年里,我俩一直是班上、学校里从不分离的最要好的同学伴,也是互相帮助的贴心朋友。
    记得初小读书时,我虽脑子笨、语文成绩差,可因得到了群祥同学的帮助而跟上了班,没有留级。记得在新庵庙里读二年一期时,李老师上了《狐狸和乌鸦》《小猫钓鱼》后,我不仅背不了课文,就连读着也是结结巴巴的。放学后,他就按李老师对他下达的任务留下来,陪着我,教我一句句地读课文。这一次,直到我把书读通顺后,我们才一同跑回家去食堂吃晚饭。
    群祥小时身体有毛病,就是冬春时节常患哮喘。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在去新庵庙上学路上,他哮喘病发了,呼吸出气呼呼地十分困难,走不了路。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同情与不忍,我或者陪着喘粗气的他蹲下来等他,或扶着他一同慢慢往前移动着,最后终于挪到了教室里。
    我至今感到欣慰的是,我俩自小学四年级起,成绩一直是班上冒尖的。尤其是小学毕业升学考试前,我俩还邀了另两位同学,相约到你家,围坐在饭桌前,就着昏暗的煤油灯盏,名义上搞复习迎考,实则呢在一起聊天、唱歌、信口开河地谈长大后的打算,好有情趣的。
    我俩同学十多年,一直关系融洽,很不容易的。记得我们初小同时入学的五六十位同学,六年后考上一中初中的,只有我们俩,想想就不容易。何况,后来我俩还一同上过一中高中。所以,感觉同学一场很是难得时,我们都十分珍惜这段同窗之谊,也就因此在后来愈加地理解、支持对方。记得在那史无前例期间,每每回村里后,对那些过去当马脚、做巫师,或好吃懒做,或摸东摸西而结伙在村里闹事的人们,嫉恶如仇的我俩,就联系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伙伴们,坚决地与他们对着干,从而帮着维护了村里的社会稳定。也正因如此,得罪了一时当上公社革委常委的那个什么叫国宝的人,惹得他趁机弄权整了我家。记得1969年春天,我家被第二次抄家后,我就似做了坏事一般,有种羞于见人之感。当我来到群祥队屋里,把这事告诉群祥后,正蹲在榨油坊地上砍棉饼的他,很是吃惊。见周围无人,便小声地提醒并劝慰我:“在这‘九大’会议召开前后,正值特殊时期,这抄家之事,可能还会发生的。不过,这不是你家大人的过错,更不是你的问题,丢什么人呢!”此后,我家再次被抄家时,我的心里也就坦然多了。
    在一中读书的几年里,我俩总是一同回家、一同返校,很少有例外的。记得读初中一年一期时,闻讯他娘生了弟弟老九后,他兴奋得不得了。星期六下午五点回家的路上,他偏着个头,只顾放肆地往前奔去,害得我和同路的许五清同学,常常要小跑着才跟得上他。
    读高中时,群祥早我一期进学校。后来我也被推荐上学后,我们在各自年级的班上当班长时,都同心同德,除自我要求很严外,还常常互相鼓励着。我们就是这样,相互提醒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力求把班级工作做好做扎实。
    有道是,既相遇,莫相忘;既相知,必相惜。回想我俩这同学十多年的经历,还有形成的醇厚友谊,我一直觉得是好顺心、好有味、好醉人、好值得回望与温馨之事。


微信图片_20231027121618.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9 17: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动回忆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9 17: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9 17: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你的文风!该你的文笔!爱你的文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9 18: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9 20: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3-9 21: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是,既相遇,莫相忘;既相知,必相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22: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先金 发表于 2020-3-9 17:53
爱你的文风!该你的文笔!爱你的文友!!

感谢毛秘的高看与鼓励!
祝福您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23: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0-3-9 17:30
生动回忆写得好。

谢谢您鼓励!
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3-9 23: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良国 发表于 2020-3-9 21:41
有道是,既相遇,莫相忘;既相知,必相惜。

谢谢您鼓励!
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9:56 , Processed in 0.0510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