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0-4-21 09:17 编辑
难忘的甜蜜乐章 (二) 文/刘小明
甜蜜温馨小夜曲—多样化的婚育文化
在计生宣传教育上,我们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始终围绕“进”字作文章。在宣传内容上,不落俗套,不拘一格,由过去重政策宣传转向生殖保健、知情选择、手术并发症防治等技术性宣传;在宣传形式上,由说教性向服务性转变,从而使婚育新风如千万株千娇万媚的桃花,在我县村村寨寨处处绽放,每一处风景都浸染着我县计生人的独运匠心,给人以独辟蹊经的新鲜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时又像那温馨宜人的小夜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最靓的电视栏目。县电视台“婚育与家庭”栏目,每周一期两次在黄金时段滚动播出。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的现身说法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知识,收视率节节攀升,创办栏目的经验在2001年11月全省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中得到了推介,节目主持人唐姣菊还被推举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的“银屏女孩”,受到了中宣部和国家计生委的表彰。 最受育龄群众欢迎的报纸专栏。从1998年开始,县计生局就在《桃源报》上开办了《人口与婚育》专栏,专门刊发计生战线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介绍最新的优生优育知识和节育避孕方法。每周一期,每期一个新主题。此专栏由于新、活、实用,已成为我县广大育龄群众每天必须消费的“精神大餐”。 十里婚育文化长廊。进入县城前5公里,沿沅江风光带是本县新城区,县计生局斥资买断了这条十里长街的广告经营权。100块灯箱式人口与计划生育公益广告耸立路中心绿化带,新颖典雅的设计,温馨的广告用语,引来无数路人驻足,因其经济、社会效益双赢,2002年,积累了经营经验的县计生局又将城区两条主干道的广告经营权收归麾下。 民间艺人说唱文库。千里桃源,地灵人杰,民间说唱一直十分活跃。村头巷尾,红白喜事,随处都可感受到民间文艺的染陶。县计生局与县文化局将散落民间的民间唱词、脚本加以整理,旧瓶装新酒,加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内容,然后汇编成书,发放给民间艺人,让他们为群众演唱,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婚育新风。 计生协会宣传网。利用计生协会与群众之间的零距离优势,发挥协会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计生宣传功能,是我县计生宣教工作的又一大“亮”点。本县枫树维回乡计生协会会长翦象友,把全身心扑在协会工作上,走到哪里就把协会工作做到哪里,就把计划生育宣传到哪里,并发动村组协会为育龄群众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龙潭镇落家坪村计生协会会长刘协胜,人老心红,上任一年来,便健全了村组的协会网络,对112位会员进行了走访,发动会员对22位困难户进行了帮扶,在村里建起了协会宣传黑板报,亲自“操刀”每季度出一期,同时,利用村广播站定期进行宣传,组建协会文艺宣传队,利用农村红白喜事上门入户进行宣传,从早到晚忙得没有半点空闲;寺坪乡大洋溪村计生协会会长李伯桃在自己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胸怀全局,心系孤老,把女儿寄给自己做生日和改造房屋用的2万元钱,全部捐献给了该乡78位五保老人;架桥乡计生协会会员、民间艺人孙新民自筹资金10余万元,创建了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小太阳乐队”,常年走村入户宣传计划生育,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