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58|回复: 16

立波故里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30 13:1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舒中一 于 2020-5-30 13:23 编辑

        丁玲家乡人,立波故里行。五月二十九日清晨,临澧诗词界同仁一行相约乘车前往益阳赫山区一代文学大师周立波故里行。
       几台豪华旅游大巴满载旅客往同一目的地前行,一路上各车厢在导游的带领了为了活跃气氛,举手选出能说会唱的乘客现场既兴表演。一时间掌声,歌声,笑声络绎不绝。尽管窗外细雨蒙蒙但热闹的气氛不时飘出窗外,飞向原野。
         大约十时左右抵达目的地指定的停车场,打开车门瓢泼大雨迎面而来。乘客中相当一部分人忘带雨伞,只好前往商店购买雨伞,导致商店雨具销售一空也满足不了需求,(因当时有八辆车先后到达)没办法只好冒雨前行。问导游得知从停车场到故居大约要近二十分钟。
       跟着   长长的队伍冒雨前行,沿途景物映入眼帘,成片的生态稻田,禾苗长势喜人,荷田里荷叶成片,不时冒出几朵合苞欲开的花蕾。隐约可见鱼儿和泥鳅跃出水面,
          石长铁路横跨公路上空,桥墩上巨幅画像吸引游客眼球,一看是周立波<山乡巨变>长篇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劳动场景,栩栩如生,每个桥墩上都绘有不同的内容,游人伫立桥下画前久久不愿离开。头上雨淅淅沥沥,画前人叽叽喳喳,指指点点,这时就有人冒出一句富含哲理的话来,旅游旅游,这才是真正的雨中之游。实实在在的经历了一番作家【暴风骤雨】中的骤雨的考验。
        一刻钟后到达故居,只见故居内外游人如织,碰面后发现几乎全是临澧老乡。说明临澧人对知识的尊重,对文化人的敬仰。进入室内,一尊作家的半身雕像令人肃然起敬,纷纷掏出来手机与之留影。
         前言简述了作家的生平,从前言中了解到先生和丁玲有如许众多的相同点,同时代,同省,同获斯大林文学奖,文艺奖,两人的小说同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发行至国外。同是描写农村生活和农民革命运动的(铁笔和圣手),同被誉为人民的作家……
       沿着各展示随着人流,依次对各室进行了参观,逐步加深了对作家的深层了解后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故居。
        眼望四周,群山环绕,山青水秀,是这一方山水滋润了作家的心田才有他如此多的情感丰富,文笔流畅的长篇巨著展现在世人面前。
         千言万语一句话,不枉此行。
IMG_20200529_101627.jpg
IMG_20200529_101242.jpg
IMG_20200529_102159.jpg
IMG_20200529_100754.jpg
IMG_20200529_100951.jpg
IMG_20200529_104048.jpg
IMG_20200529_1007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13: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丁玲家乡人,立波故里行,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两个作家联系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13: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13: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都是不朽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4:0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关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14: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5:34: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16:2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30 16: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17:06: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前辈及各位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0 22:43 , Processed in 0.0365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